夏末秋至,救肺如救火!預防「秋燥」有妙招

肺主一身之氣的運行,體現於對全身氣機的調節作用,肺的呼吸均勻通暢,節律一致,和緩有度,則各臟腑經絡之氣升降出入運動通暢協調。秋季天氣乾燥,加上霧霾天氣肆虐,導致肺部受到傷害,這個時候養肺是頭等大事,而肺則喜歡濕潤的環境,潤肺解秋燥是秋季養生中的關鍵點,建議大家多吃水果,多喝湯水。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秋燥」,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乾燥的癥狀,如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燥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偏於寒,一偏於熱,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出現口乾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種秋燥病症,臨床上分為「涼燥」、「溫燥」二種類型。

涼燥

感受秋涼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寒者,臨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鳴鼻塞,類似感受風寒,但本病有津氣乾燥的現象,如唇燥溢干、乾咳連聲、胸悶氣逆、兩脅竄痛,皮膚干痛,舌苔薄白而乾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損而出現的寒燥癥狀。表證偏風寒,津虧鉸輕,舌紅苔薄白,脈浮數。

溫燥

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氣而發病,是秋燥之偏於熱者為溫燥。臨床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乾咳無痰,咳痰多稀而粘、氣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悶脅痛、心煩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邊尖俱紅等症,是肺受溫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現的燥熱癥狀。表證偏風熱,津虧較重,甚化熱傷絡,胸痛咯血,舌紅苔黃,脈細數。

秋燥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癥狀,並傷及人體肺部,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燥邪」。那麼,「燥邪」會有什麼具體的表現?

聲音沙啞

秋燥中,咳嗽最要命。其實,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斷身體是否乾燥的地方。癥狀較輕的會出現聲音嘶啞,喉嚨疼痛以及口腔潰瘍等癥狀;有些人會咳嗽,聲啞氣喘不停,特別容易於夜晚發作,進而無法安心入睡;還有些體質差的人會將這種秋咳一路持續入冬,或轉變為慢性支氣管炎等嚴重癥狀。

鼻敏感

中醫認為,鼻子敏感多為肺虛所致。每逢秋天,十個人里會有九個患有鼻子敏感問題。鼻黏膜在秋天特別容易乾燥,而一旦乾燥,又用手指去挖,由於鼻黏膜附著豐富毛細血管,越是乾燥,挖鼻孔的行為越為頻繁,最終會導致鼻子出血。還有些人的表現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噴嚏。

皮膚乾燥

皮膚在乾燥的環境下特別容易乾燥、瘙癢甚至皸裂。如果你經常性撓皮膚、抓癢甚至舔舐嘴唇,說明肌膚已經喪失水分了。這個時候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補水,每天多喝水,然後日常生活中最好帶上一瓶噴霧保濕的,時常潤一潤自己,也可以多喝一下緩解秋燥的湯水。

驚厥

乾燥的秋天,會陷入兩個極端:身體免疫力好,性格開朗的人會安然入睡;而另一方面,一些身體免疫力不是太好的人則會心神不寧,甚至會出現驚厥現象。有這種現象的人千萬要小心,提早去醫院治療。

頭髮乾燥

秋天乾燥,氣血循環變差,血液無法將養分帶到頭髮毛囊,頭髮容易出現乾燥枯黃。當你發現自己秋天一到的時候,頭髮枯黃拚命掉落,那就是秋燥找上你了。這個時候你就該做好應對措施了。

便秘

秋天體內水分過度蒸發,加上腸胃功能變弱,不少人都會出現大便乾結的情況。便秘的問題可大可小,而且一旦被纏上的話,煩惱就不是一般的煩惱而已,因為畢竟是發生在私密地方的毛病,即使看醫生也有許多不方便。所以想要讓自己過的舒服正常,千萬要防止秋燥來襲。

中醫角度來說,中醫驗方治秋燥方法以「潤」為主,有潤燥清火,生津益胃,潤腸通便,增液潤燥,滋燥養榮,清燥救肺,滋燥清腸的說法。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好「防燥」措施呢?

1.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乾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但是,光喝白開水,並不能完全抵禦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中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就不那麼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

2.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3.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薑,它含揮髮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消化的功能。生薑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在秋季這樣一個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是人們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時候,這時,如果不注意,會很容易得病。因此,在秋季應該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秋季養生講究五味調和,潤燥滋陰,排濕祛風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說到排濕效果顯著的食物,就不得不提薏米。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薏米味甘淡,能利水滲濕,就像疏通水道一樣,能將人體內的水濕之氣排出,是常用的利水滲濕葯,也是常用的祛濕食療藥材。

紅豆薏米粥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

做法:將薏米、紅豆等洗凈,紅豆、薏米要提前浸泡1小時。然後將所有材料盛入燉盅,放入適量的水,文火燉3小時,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綠豆百合薏米粥

材料:取適量綠豆、新鮮的百合、薏米仁、粳米以及冰糖。

做法:把綠豆、薏米和粳米洗乾淨後放在清水當中泡一泡,大約泡30分鐘,把百合洗乾淨切成小塊。然後在鍋里加上清水燒開之後把薏米和綠豆放進去煮到開花,再放進粳米和百合煮爛為止,最後加上冰糖調節甜度就可以食用了。

總結:對於「秋燥」你了解多少?預防「秋燥」你又了解多少呢?

------------------------------------------------------------------------------------

感謝你的細心閱讀,有緣再見!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