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遇話習俗——今日小雪,你知道小雪節氣的由來嗎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0個節氣,也是標誌冬天的第二個節氣。按傳統曆法,小雪是十月的節氣,一般落在公曆11月22—23日,這時太陽黃經到達240°。

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騰地降,三候閉塞成冬。」

意思是說,由於氣溫降低,北方以下雪為多,不再下雨了,雨後的彩虹也就看不見了;又因天空陽氣上升,地下陰氣下降,導致陰陽不交,天地不通;因此,天地閉塞,轉入嚴寒的冬天。


說到小雪,不得不說說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最早起源於中華民族歷史文明的搖籃一一黃河流域。

春秋時代還處於典型的農耕社會,農業生產是維繫整個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天大的事」自然是搞好農業生產。要搞好農業生產,自然就得把握農時,掌握自然氣候的變化規律,以便在惡劣天氣到來時,提前做好準備,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Advertisements

古人是怎樣有效地把握自然氣候變化規律的呢?人們首先從觀察物候的變化人手。所謂物候,就是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對氣候變化的反應。這些反應都是有一定規律的。

最古老的曆書一一《夏小正》上就物候有詳細的記載。《夏小正》全文雖只有五百餘字,卻以全年12個月為序,記載了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農事、氣象等方面的內容,說明我國古人對於星辰,特別是北斗星的變化規律研究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後來,人們發現通過物候來掌握氣候顯得沒有規律,並且也不太穩定。直到周朝、春秋時期(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年),人們意識到物體在陽光下的影子長短可能與太陽的位置和氣候變化有某種關係。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土圭被發明,用來測量太陽對晷針所投影子的長短,這就是土圭測日影的方法。

Advertisements

經過長久的觀測和記錄,人們發現在夏天的某一天正午,土圭上的桿影長度最短,而後就越來越長,天氣也隨之越來越涼;進入冬天後,又有一天其正午的桿影長度最長,我們的祖先給它們命名為「日至」。「至」就是達到極限的意思。後來,為了把兩個「至」區分開,又把夏季的日至稱作日南至,或夏至;冬季的日至稱作日北至,或冬至。夏至到夏至,或冬至到冬至,恰恰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即陽曆的一年。在夏至到冬至和冬至到夏至的兩個時段里,有兩天的白天和夜晚一樣長,命名為「秋分」和「春分」,「分」表示晝夜平分。今天,在河南嵩山腳下還保留著世界上最古老的「周公測量台」。它完好如初,是我國先民用土圭測日影的最好證據。

另據史書記載,土圭並非唯一的測量工具,也有人用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來定節氣。黃昏時斗柄指東為「春分」,指南為「夏至」,指西為「秋分」,指北為「冬至」。

「兩至」、「兩分」確立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開端的四個節氣也相繼確定下來。這樣「四立」加上「兩分」、「兩至」,正好把一年分為八個基本相等的時段,把四季的時間範圍定了下來。《呂氏春秋·十二紀》中就記載了完整的八個節氣。

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新工具不斷湧現,農業生產也變得更加精細與複雜。為了使生產效率提高,必然要求人對農時和氣候的掌握有更多的主動性和預見性,以便及時採取措施。到秦漢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人們根據本區域歷年氣候、天氣、物候以及農業生產活動的規律和特性,先後補充確立了其餘16個節氣。這16個節氣分別是: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這時二十四節氣才趨於完善。後來有關二十四節氣的詩歌開始廣為流傳。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賞析)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小雪節氣習俗有哪些呢

腌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小雪節氣習俗中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製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曬魚乾   

小雪時台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後來到台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台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吃刨湯   

吃刨湯是小雪節氣習俗之一,小雪前後,土家族群眾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以上有沒你家鄉的習俗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