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傷寒本草|乾薑就是晒乾的生薑嗎?

乾薑真的不是生薑晒乾來的呀~

生薑在傷寒論里常運用於梔子生薑豉湯,生薑瀉心湯等中,降胃逆,止嘔。乾薑多用於乾薑附子湯,甘草乾薑湯等中,溫中,回脾胃之陽。

最早《神農本草經》中只記載乾薑。生薑在東漢時期與乾薑區別入不同的方劑,在《名醫別錄》中被單獨收錄為一味葯。

以前多認為乾薑、生薑是姜科植物姜的不同採收時間和加工方法得到的藥物。但是李時珍提出乾薑用姜的母姜,生薑用姜的子姜。乾薑和生薑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

乾薑、生薑的來源有區別

乾薑、生薑都來源於姜科植物姜的根莖,可以說是一母同胞,乾薑為姜的乾燥根莖,生薑為姜的新鮮根莖。

▲植株

在南北朝時,陶弘景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生薑和乾薑是來自不同產地的姜。

Advertisements

生薑生犍為(今四川犍為)川穀及荊州(今湖北荊州)、揚州(今江蘇揚州),九月采。乾薑今惟出臨海(今浙江台州臨海縣)、章安(今浙江台州椒江區),兩三村解作之。蜀漢姜舊美,荊州有好姜,而並不能作干者。

從上文看出當時的生薑多用四川犍為,湖北荊州等地產的,乾薑多用浙江台州等地產的。

在明代時,李時珍大大明確指出,乾薑是用姜的母姜,生薑用姜的子姜。

母姜和子姜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這個就得從姜這個植物的生長狀況來說了。植物姜在栽培時,以姜的根莖種植,生長過程中,會生出新的嫩的子姜,同時栽種用的姜不會腐爛而繼續生長。所以,這個栽培時用的根莖稱為母姜,新長出來的為子姜。

▲母姜

▲子姜

從李時珍之後,大多醫生都沿用李大大的觀點,認為乾薑用母姜,生薑用子姜。

Advertisements

在四川等道地產區,其乾薑和生薑的種植方式也有所不同,乾薑栽種時需要培土,使成分積累在母姜上,不生子姜。現在由於長期的栽培,選育,乾薑和生薑形成了兩個不同的品種,形態,成分等都有差別。

乾薑、生薑藥效也不同

生薑常作解表葯,多用於止嘔,散寒解熱,治療感冒初起等。

▲生薑

乾薑現在歸於溫里葯,它的主要作用是溫中,回脾胃之陽。常和附子等配伍,助附子回陽。

現代研究表明,生薑、乾薑兩者的成分藥理是有不同的。乾薑、生薑所含的揮髮油類成分不太一樣。生薑所含揮髮油總含量(主要解熱成分)高於乾薑。

總姜酚的含量也是生薑高於乾薑,其中姜辣素等成分可以止嘔,健胃。生薑止嘔作用強於乾薑,生薑的抗炎、抗缺氧等作用弱於乾薑。

同時乾薑還常炮製后入葯,一般用砂燙至鼓起,表面呈棕褐色,稱為炮姜,增強其止血的作用。

▲炮姜

小貼士:

乾薑、生薑的來源、功效都不相同,乾薑和我們食用的生薑更不是同一品種,乾薑來源一般稱為葯姜,食用的姜的來源常稱為菜姜,千萬不要混用哦。

乾薑、生薑採收加工有差別

現在乾薑主要產自四川犍為、雲南、貴州、山東等地。冬至前後採收母姜乾燥即得。生薑南北地區均有產,立秋前後採收新鮮的姜的子姜入葯。傳統上認為四川,浙江等地產的姜較好,辛味較強烈。

乾薑,陶弘景記載其加工方式是生薑經過流水長時間浸泡后,颳去皮后晒乾。

《本草圖經》中有言:「秋時采根,於長流水洗過,日晒為乾薑。」並不要求去皮。

後代本草記載也是有的去皮,有的不去皮,那麼乾薑到底是否應該去皮呢?

姜皮也可以單獨做一味葯,性辛涼,可以利水消腫。

▲姜皮

藏器曰:「生薑溫,要熱則去皮,要冷則留皮。」生薑皮性涼,生薑是否去皮對於藥性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乾薑一般都沒有提到。其實幹姜不去皮,不容易乾燥,故以前常去皮。但有對四川道地產區的乾薑加工方式的研究表明,以低溫乾燥,不去皮製得的乾薑有效成分含量較高。

故現在乾薑大都直接採收,不去皮,晒乾或低溫乾燥即可。

乾薑傳統以身干,質堅實,粉性足,白凈,氣味濃者為佳。做藥用的乾薑纖維多,水分少,氣味辛辣,節間密,質實飽滿。

▲乾薑(圖片由王永磊老師提供)

乾薑分粉性和柴性兩種。多認為粉性的乾薑更好。普遍認為四川、貴州等地產的乾薑較好。現代研究表明四川等地產的乾薑較山東、廣西、河南等所含揮髮油、姜辣素等有效成分含量也較高。同時李時珍提到「乾薑以白凈結實者為良,故人呼為白姜。」

小時候的記憶就帶著一股濃濃的姜味,那是瘋玩后衣服被汗水打濕后,奶奶捧著薑湯要我一口氣喝下的味道。

長大后也沒有時間也不會瘋玩了,但是也有汗水打濕衣裳的時候,也不知道誰還會為我熬上一碗濃濃的薑湯呢?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本草真源願與您一道播種希望,用脈脈溫情,守望中華葯魂。

本文參考文獻:方文韜,詹志來等.乾薑、生薑、炮姜分化的歷史沿革與變遷.中國中藥雜誌,2017,42(9).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3.4。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