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終結色斑,分清色斑是關鍵!

色斑的種類是比較多的,治療色斑時一定要先分清斑種,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取得理想的祛斑效果。

今天衰姐就帶你學習一下19種色素性疾病的診斷方法:(一定要耐心看完哦)

1、太田痣

診斷標準:

發生在鞏膜、三叉神經不對稱分佈,多數呈斑片樣、少數呈斑點樣、大小不等,青色、棕色、藍色、青黑色,50%患者青春期發病,女性居多,與日晒、季節、內分泌無關,無自覺癥狀、自愈傾向,多數不隆起皮膚,隨年齡增長可能會隆起皮膚,面積加大,顏色加重。

太田痣案例圖:

2、伊藤痣

診斷標準:

發生在肩峰三角肌、上肢近端,斑片樣,淺褐色、藍色、青色、青黑色,與發病年齡、性別、家族史、日晒、季節、內分泌無關,無自覺癥狀、無自愈傾向,不隆起或凹陷於皮膚,隨年齡增大色斑無變化。

伊藤痣案例圖:

3、顴部褐青色痣

診斷標準:

顴部對稱分佈,偶發於眼瞼、鼻翼、斑點樣,圓形或橢圓形,直徑1-5mm,黑灰色、黑褐色、灰褐色、褐色、16-40歲女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與日晒、季節、內分泌無關,無自覺癥狀、無自愈傾向,不隆起或凹陷於皮膚,隨年齡增大色斑顏色緩慢加重,多數合併炎症后色素沉著。

顴部褐青色痣案例圖:

4、蒙古斑

診斷標準:

任何部位均可發病,多發於腰骶部、臀部、幾平方厘米到幾十平方厘米不等,藍色、青色、褐色斑片。出生時即有,主要發生在黃種兒童,與日晒、季節、內分泌無關,無自覺癥狀,可以自愈,不隆起或凹陷於皮膚,隨年齡增長自然消退。

蒙古斑案例圖:

5、色素痣

診斷標準:

交界痣:為直徑幾毫米到幾厘米深淺不同的褐色、青色、黑色的斑點樣色素沉著,平滑無毛,但也可稍高起,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無性別發生率的差異。

混合痣:臨床表現類似於交界痣但更高起於皮膚。

皮內痣:直徑幾毫米到幾厘米不等。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頭頸部多見。顏色為褐色、青色、黑色或皮膚色。直徑小於25px,表面有毛。呈半球形隆起,乳頭瘤樣帶蒂損害。無自覺癥狀,無自愈傾向。

依次為交界痣、混合痣、皮內痣、乳頭瘤樣帶蒂損害案例圖:

6、炎症后色素沉著

診斷標準:

發生炎症部位,片狀、點狀,褐色、棕褐色、黑色,有家族史,與日晒、季節有關,無自覺癥狀,有自愈傾向,不隆起或凹陷於皮膚,隨年齡增大和時間色斑變淡或消失。

炎症后色素沉著案例圖:

7、脂溢性角化病

診斷標準:

發生在任何部位,頭面、軀幹及上肢最常見,褐色、黑色、黑褐色,斑點、斑片樣,50歲以上的老年人。與日晒和季節有關,無自覺癥狀、無自愈傾向,有的會微微隆起皮膚,隨年齡的增大色斑顏色緩慢加重。

脂溢性角化病案例圖:

8、咖啡斑

診斷標準:

發生在任何部位,斑片樣咖啡色,出生時或幼兒期發病,與日晒、季節、內分泌無關,無自覺癥狀、無自愈傾向,不隆起或凹陷於皮膚,隨年齡增大面積變大數量增加。

咖啡斑案例圖:

9、斑痣

診斷標準:

發生在身體各處,軀幹為多,一般不對稱、斑片,數毫米大小、淡褐色斑片上散在褐色或黑褐色丘疹、出生時或幼年期,與日晒、季節、內分泌無關,無自覺癥狀、無自愈傾向,稍隆起於皮膚。青春期發展較快,成年後不再擴大。

斑痣案例圖:

10、黃褐斑

診斷標準:

發生於雙頰或額部對稱分佈的黃褐色斑點或斑片樣色素沉著,與性別有關,有一定的家族史,與日晒、季節、內分泌有關,有自愈傾向,不隆起或凹陷於皮膚,隨時間推移可能減淡或消失。

黃褐斑案例圖:

11、黑變病

診斷標準:

發生在暴露部位,顏面部、顳部、頜部、胸、手背部斑點或斑片樣褐色、藍灰色,色斑周圍有毛囊病變,女性多於男性,與季節日晒有關,有自愈傾向,但不明顯,不隆起或凹陷於皮膚,脫離接觸源或日晒色斑可能會減輕。

黑變病案例圖:

12、黑子

診斷標準:

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的黃褐色或黑褐色的斑點,幼年發病,有的出生時即有,與日晒、季節、內分泌無關,無自覺癥狀、無自愈傾向,不隆起或凹陷於皮膚,隨年齡增大數量增多,成年時穩定或逐漸減少。

黑子案例圖:

13、雀斑

診斷標準:

發生在日晒部位,黃褐色斑點樣,5-10歲發病,與日晒和季節有關,無自覺癥狀、無自愈傾向,不隆起或凹陷於皮膚,隨年齡的增長色斑數量增多。

雀斑案例圖:

14、藍痣

診斷標準:分為普通藍痣、細胞藍痣。

普通藍痣:發於上肢和面部,斑點,1-8mm,灰藍色,幼年發病,與日晒、季節、內分泌無關,無自覺癥狀、無自愈傾向,隆起於皮膚,隨年齡增大顏色會加重,增大至8mm左右不再生長,終生不惡變。

細胞藍痣:發生在臀部、尾骶部,相對於普通藍痣更大些,藍色、藍褐色,出生時即有,易惡變成黑色素瘤。

藍痣案例圖:

15、文身

診斷標準:

各種顏料刺入或因外傷進入皮膚內繪成不同的圖像,隨著時間推移,顏色可能消退。

文身案例圖:

16、毛囊角化病

診斷標準:

好發於毛囊多的部位,常對稱分佈小丘疹,丘疹頂端覆以油膩性痂皮或糠狀鱗屑。針尖或芝麻大小,初期為正常膚色,逐漸增大融合成不規則的疣狀斑塊,呈褐色、咖啡色或深褐色。發病於20-30歲,有遺傳性,夏季加重,患者對熱敏感。無自覺癥狀,但有些病變有自愈傾向。隆起於皮膚,隨年齡增大病情可逐漸加重。

毛囊角化病案例圖:

17、汗孔角化病

診斷標準:

任何部位均可發病,環形、地圖形或不規則形的邊界清楚的斑片,大小不等,小的如綠豆大小,大的直徑約4-6厘米甚至更大,皮損呈淡褐色或褐色,邊緣顏色較暗。多見於男性,一般在幼年時發病,但也有到成年以後才發病。一般都有家族史,與日晒、季節、內分泌無關, 往往無自覺癥狀,很難自愈,隆起於皮膚。

汗孔角化病案例圖:

18、Becker痣

診斷標準:

多發生於胸背、肩部,也可見於下肢及臀部,多為單側。斑片樣,在色素斑上有毛髮增多,大小不等,多為單發。淺褐色、深褐色,多發生於10-30歲,男性患者,有家族史。與日晒、季節、內分泌無關。無自覺癥狀,部分患者自覺瘙癢。隆起於皮面,病變中央可輕度增厚,粗糙,病變表面毛髮增多、增粗,隨年齡增長,色素斑逐漸擴大,可在一到兩年內緩慢增大,隨後保持穩定。

Becker痣案例圖:

19、面頸部毛囊紅斑黑變病

診斷標準:

發生在耳前和頸后。偶爾單側發生。皮損表面可有糠秕樣脫屑。毳毛區損害多累積毛囊使毳毛脫落,境界清楚的紅斑(伴或不伴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其上散布多發淡色的毛囊性丘疹。紅斑和色素沉著混合,多在青年人或中年男性中發病。與日晒、季節、內分泌有關。偶有瘙癢。隆起皮膚。

面頸部毛囊紅斑黑變病案例圖:

祛斑需要一個有序的治療過程,要先問診,分斑治療,才能獲得理想的祛斑效果。

19種常見的色素性疾病診斷方法,請妥善保存哦。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