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因子陽性就一定是類風濕關節炎嗎?

在談到類風濕關節炎時,大家很自然的想到大名鼎鼎的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s, RF)。那麼是不是有類風濕因子就必然有類風濕關節炎,而類風濕關節炎就必然有RF呢?

(類風濕關節炎的梭狀手)

雖然現在大多數教科書談到RF時會這樣說:最早來自1940年Waaler的論文。但如果追蹤下去就可以知道:1922年Kurt Meyer在柏林的兩名肝硬化和支氣管炎的患者身體里就發現了RF。他用低於凝集劑量的兔抗綿羊紅細胞抗體致敏「綿羊紅細胞;然後用這個「被致敏的綿羊紅細胞」去跟病人血清結合,發現綿羊紅細胞凝集起來。他就此斷定,病人的血清里存在一種細胞因子,它導致了綿羊紅細胞凝集起來。不過在當時,Kurt Meyer並沒有想到跟類風濕關節炎有什麼關聯,因此該細胞因子還不叫RF。在發現這個現象后,Waaler深入研究從而確定該細胞因子是一種抗γ球蛋白抗體(即針對IgG的抗體)。在此後,Waaler和Rose發現大多數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的血清可以讓被致敏的綿羊紅細胞」凝集起來。他們就此命名該細胞因子為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s, RF)。

從RF的發現過程可知,測定RF的經典方法是這樣的:

  1. 用低於凝集效價的兔抗綿羊紅細胞抗體致敏2%綿羊紅細胞。

  2. 該被致敏的綿羊紅細胞在37°水溫里孵育15分鐘,

  3. 用不同稀釋度的患者血清加入其中,在4°水溫里過夜,

  4. 把加入患者血清的綿羊紅細胞取出放置在室溫下30分鐘,觀察綿羊紅細胞的凝集效應。

  • 如果綿羊紅細胞沉積於管底成小紅點,則為陰性。

  • 如果紅細胞在管底形成環狀,四周有小凝集塊,則為輕度陽性。

  • 如果紅細胞呈顆粒狀完全沉澱在管底,則為強陽性。

  • 當病人的血清稀釋了1:16倍數(或以上)還有陽性,則可以認定為RF陽性。

為保證檢查的敏感性,也有用人血清對綿羊紅細胞致敏的。雖然用人血效果可能更好,但這個方法較難推廣。即便不用人血,也要用兔血清、綿羊紅細胞。一次實驗就要抽兩個可愛動物的血,萌妹子們一定很難受。

由於綿羊紅細胞的抽取、洗滌、保存和致敏很繁瑣麻煩,為此,有改用血IgG包皂土顆粒或乳膠顆粒等來替代羊紅細胞。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流行用「血IgG包備的乳膠顆粒」作為檢查試劑。北京協和醫院在1980年代還比較過用北京廠商的乳膠顆粒、上海的乳膠顆粒、綿羊紅細胞的效果。最終發現三者無統計學差異,不過表面上綿羊紅細胞敏感性最好。

隨著實驗技術的改進,現在已經完全拋棄了綿羊紅細胞、乳膠顆粒等方法來測定RF。實驗技術的改進讓RF因子測定更加全面:當年的乳膠顆粒等等主要是測定RF的IgM型,像IgG、IgA型的RF往往被漏過。這導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RF陽性率也從過去的50%-70%到今天的90%以上。也就是說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身上也並不是必然有RF!翻轉來說,實際上有RF的也未必是類風濕關節炎!

(在排除其它可能的情況下,明確有至少一個小關節的滑膜炎,則參考上述分類標準。RF也僅僅參考之一)

Waaler當年的研究就已經明確指出RF是一個針對IgG的抗體。到今天已經很肯定喵定的靶點為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Fc段。我們知道人血IgG數量很多,為什麼它會產生自身抗體呢?傾向於因為IgG的去糖基化(即IgG缺乏半乳糖基 agalactosyl)。

普通人群里也有RF,但這類RF數量少、跟IgG的親和力弱,一般檢測方法是查不到的。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的滑膜組織里IgG3增高,且同時缺乏半乳糖基,從而誘使RF數量明顯增加。實際上EB病毒、吸煙可能誘使IgG的數量增加及去糖基化,也同時導致RF的數量增加。當然吸煙不僅僅跟RF有關,吸煙跟類風濕關節炎的抗CCP抗體關係也很密切。

對於普通人來說,RF可能的生理功能包括:增強對細菌或寄生蟲感染的免疫應答;幫助清除免疫複合物。很顯然,對於有慢性感染的病人會產生RF,儘管此時的RF濃度相對偏低。

由上可知,RF陽性的人大多數並不是類風濕關節炎病人。

目前已經清楚:感染性心內膜炎、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后RF陽性不少見。例如,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病例中,有54%-76%的病例為RF陽性,當HCV併發「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后這個比例會更高。而腫瘤性疾病,尤其是來自B細胞系的腫瘤很突出,例如多發性骨髓瘤等。

除上述外,實際上健康人群里也有相當比例是RF陽性,但卻不是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儘管這些人里的少數會在未來進展為類風濕關節炎,不過至少在當下還不是類風濕關節炎病人。

而對類風濕關節炎病人來說,雖然大多數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的RF陽性,但的確相當類風濕關節炎的RF陰性。即便你能檢測IgG、IgA型的RF。這點在輕症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身上較為明顯。

那麼問題出來了,是否應該對所有人去做類風濕因子檢查,因為這個檢查在今天很方便很便宜,不需要像過去那樣既抽兔子血、又抽綿羊的血。

我們清楚,做RF檢查的目的是判斷是否有類風濕關節炎。如果病人在抽血前為類風濕關節炎的可能性很低,那麼RF檢查不能提示患者存在類風濕關節炎。

我們已知,如果來200個人,其中100個為類風濕關節炎,另外100個完全健康的普通人。他們都檢測RF,則100個RA里有90個為陽性;100個健康人里約2個為陽性。

但我們知道中國的RA發病率是0.36%。如果1萬個普通人都被拉來做RF檢查。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結果:

  • 一,不是RA但RF陽性的人數是:

    2%=X/(10000-36) X=199.28,約199

  • 二,是RA而RF陽性的人數是:

    90%=X/36 X=32.4 約33.

也就是說我們總共查出199+33=232個RF陽性。其中199個不是RA!另外還有3個RA病人被我們漏診了。

就此可以發現,這樣的普遍性檢查沒什麼幫助,反而讓我們困惑。

不過,如果醫生懷疑的疑似類風濕關節炎呢?有研究表明,醫生經過病史詢問排除一些情況后發現:這些人里如有1個掌指關節壓痛則14.1%為RA,2個掌指關節壓痛則53.8%為RA,3個掌指關節壓痛74.4%為RA(參考上文提到的「類風濕關節炎的分類標準」)。

(在排除一些可能的前提下,掌指關節壓痛數量可以預示類風濕可能性)

我們對什麼樣的人群做RF檢查是最好的呢?比如,對於上述的3個掌指關節壓痛的人群來做RF檢查呢?即,已知總人群數是1000個,744個為RA。

  • 一,不是RA但RF陽性的人數是:

    2%=X/(1000-744) X=5.12,約5

  • 二,是RA而RF陽性的人數是:

    90%=X/744 X=669.6, 約670

也就是說RF檢查后,670+5=675個RF陽性,其中670個是類風濕關節炎;大約會漏診744-670=74個類風濕關節炎病人,誤診5個類風濕關節炎。我們發現誤診數量很少,但漏診的人數很多。可見選擇得類風濕關節炎可能性很大的人群做RF檢查並不好!

(選擇臨床上得類風濕關節炎可能性大的人做RF檢查,其結果是誤診少,但漏診太多)

那麼為降低漏診,我們選擇只要有1個掌指關節壓痛就查RF,可否?即,已知總人群數是1000個,141個為RA。

  • 一,不是RA但RF陽性的人數是:

    2%=X/(1000-141) X=17.18,約17

  • 二,是RA而RF陽性的人數是:

    90%=X/141 X=126.9, 約127

也就是說RF檢查后,127+17=144個RF陽性,其中127個是類風濕關節炎;大約會漏診141-127=14個類風濕關節炎病人,誤診17個類風濕關節炎。也就是說,這樣做漏診只有14個,誤診了17個人。從漏診風險來看,這樣做更好。何況我們並不僅僅有RF檢查來幫助診斷。

總的來說,醫生應該清楚儘可能選擇合適的人群做RF檢查。當檢查前概率越高,那麼漏診的人就越多,而伴隨的是誤診的人漸少。當檢查前概率越低,那麼漏診的人就變少,不過伴隨的是誤診的漸多。


相關閱讀:

病毒、關節炎與紅斑狼瘡(上)

病毒、關節炎與紅斑狼瘡(下)

如何透過關節痛迷霧發現類風濕關節炎?

文章亦發表於微信公眾號:愛思考的希波克拉底信徒

專業諮詢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來問醫生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