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紅蛋白對糖尿病的發現、診斷、控制都有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了與糖脂代謝紊亂相關疾病的迅猛增加。其中,糖尿病人群已接近1億,早期未發現病人約2億人。但我國患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達標率卻很低!

1、知曉率( 36. 1%)

2、治療率(33. 4%)

3、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達標率(13. 5%)

現在,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國家!

糖化血紅蛋白的定義:

正常人血紅蛋白經電泳後分為:HbA、HbF、HbA2 ,其中HbA佔比絕大多數,約95%以上。

如果進行層析分離,HbA又可分為天然(非糖化)血紅蛋白是A0(2α2β鏈)和亞組分(HbA1a1 , HbA1a2 ,HbA1b和HbA1c)。

Advertisements

亞組分HbA1a1、HbA1a2、HbA1b、HbA1c,是含糖血紅蛋白,合稱為總糖化血紅蛋白。

HbA1c是葡萄糖化血紅蛋白,另三種是其他糖形成的糖化紅蛋白。

測定中的糖化血紅蛋白定義為:HbA1C 。

正常參考值:4%--6.5%

糖化血紅蛋白的特點:

糖化血紅蛋白由HbA在代謝過程中與葡萄糖結合形成,它的合成過程是緩慢且相對不可逆的,持續存在於紅細胞120天生命期中,其合成速率與紅細胞所處環境中葡萄糖的濃度成正比。

1、不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的干擾,可以穩定可靠地反映出檢測前120天內的平均血糖水平。

2、糖化血紅蛋白是指其在總血紅蛋白中的比例,所以不受血紅蛋白水平的影響。

Advertisements

3、越來越多的糖尿病治療專家認識到,無論是空腹血糖還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只是患者某一具體時點――即「那一刻」的血糖水平,而不能完整地反映血糖控制的真正水平。因此糖化血紅蛋白可用於評定糖尿病較長時間控制水平程度的指標。

糖化血紅蛋白的重要意義:

1、評價糖尿病長期控制水平,反映出病人在抽血化驗前2個月之內一段時間的血糖平均水平。

2、可作為糖尿病的病情監測指標,亦可作為輕症、Ⅱ型、「隱性」糖尿病的早期發現診斷指標。

3、作為監測指標來了解患者近階段的血糖情況,以及估價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情況

4、對預防糖尿病孕婦的巨大胎兒、畸形胎、死胎,以及急、慢性併發症發生髮展的監督具有重要意義。

5、對於病因尚未明確的昏迷或正在輸注葡萄糖(測血糖當然增高)搶救者,急查糖化血紅蛋白具有鑒別診斷的價值。

6、對於HbA1c特別增高的糖尿病患者,應警惕如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併症的發生。

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標準: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推薦的一般HbA1c目標值為<6.5%,

1、4%~6%:血糖控制正常。

2、6%~7%:血糖控制比較理想。

3、7%~8%:血糖控制一般。

4、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強血糖控制,多注意飲食結構及運動,並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5、>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併發症發生髮展的危險因素,可能引發糖尿病性腎病、動脈硬化、白內障等併發症,並有可能出現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併症。

控制糖化血紅蛋白的價值:

英國前瞻性研究證實HbA1c每下降1%:

1、 糖尿病相關的死亡率降低21%;

2、心肌梗死發生率下降14%;

3、中風發生率下降12%;

4、微血管病變發生率下降37%;

5、白內障摘除術下降19%;

6、周圍血管疾病導致的截肢或死亡率下降43%;

7、心力衰竭發生率下降16%。

糖化血紅蛋白的建議檢測周期:

血糖控制滿意且穩定的糖尿病患者至少1年測2次糖化血紅蛋白
若血糖控制不滿意且需調整方案者應一年測4次
計劃懷孕的糖尿病婦女(1)初期每月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 (2)血糖控制滿意后,應每6~8周測1次,直到受孕。


糖化血紅蛋白的注意事項:

1、糖化血紅蛋白可作為糖尿病的普查和健康檢查的項目,但不能取代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依據.

2、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是目前公認的診斷糖尿病的金標準。

最後祝願大家關注健康,關注糖尿病,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控制好血糖水平,健康生活!更多信息請關注本人血檢通頭條號或微信公眾號:XueJian-Tong.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