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為什麼要知道歷史的真相

文/雷鄴羨 校對/吳嘉杭

當代一位偉人曾說,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務實最講究實惠的民族,所以軍閥得不了天下。因為他們只為自己爭地盤,所以只能和洋人借錢買槍炮,但兵員還得從老百姓里招,還款來源還得靠老百姓的賦稅。可老百姓沒有實惠就不支持他們,他們就沒兵沒賦稅,久而久之這些軍閥大都難以為繼,最後被其他勢力吃掉,所以軍閥必然退出舞台。

後來的故事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這位偉人帶著他的隊伍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得到了實惠,他和他的隊伍也就得了天下。這位偉人極其深刻的懂得中國這片土地上老百姓內心深處的呼喚,那就是老百姓做這件事有什麼實惠、好處,或者說有什麼實際功效(其實全球人類都這樣,否則洋人幹嘛借錢給軍閥,不就是為了高利息)。

那麼,了解歷史有什麼實惠、好處,或者說有什麼功效呢?了解歷史可以增長見識。那見識又有什麼用?有了見識,就有了處理問題的方法,就有了判斷選擇的依據,甚至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

這些方法、依據、能力彙集起來就可以幫助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擁有幸福的未來,而幸福正是人類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歷史真的有這樣神奇的功效么?我們就用歷史本身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借鑒歷史帶來的成就

漢唐盛世一直以來是被中外學者公認的歷史盛世,但在秦漢大一統到隋唐大一統之間,卻有著長達369年的軍閥混戰時期。正所謂「深山藏猛虎,亂世出英雄」,在魏晉南北朝這段殘忍而又風流的歲月里,後趙的建立者石勒,就是這樣的一位英雄人物。

在西晉第二代皇帝惠帝司馬衷登基后,由於種種政治上不當的措施,爆發了「八王之亂」。這場叛亂使得中央無力管制地方,於是各種窺視皇權的勢力紛紛崛起。

劉淵、劉聰、劉曜(劉淵養子)父子就是第一個反對司馬氏政權的軍事集團。劉淵在「八王之亂」,國家無力管控地方的時候,不斷的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到劉淵死時,劉氏集團已經成為除西晉政府外最大的軍事集團。

劉淵死後,兒子劉聰繼承首領的位置,並於公元316年攻破洛陽,至此北方大部分地區已經落入劉氏集團手中,只有長安等少部分地區還屬於西晉政權。於是,劉聰一面派兒子劉粲和養弟劉曜攻打西晉殘餘勢力,一面自己當起了皇帝。

當了皇帝的劉聰開始驕奢淫逸,劉氏集團及其所建立的國家也開始走上了下坡路。中央控制力變弱,地方的勢力便再次抬頭,石勒便是這地方勢力之一。

石勒本是奴隸出生,在劉淵擴大自己軍事人數的時候加入劉氏集團。在劉氏集團不斷的擴大軍事成果的過程中,石勒通過自己勇猛的作戰,不斷的得到提拔,也不斷的擴充自己的實力。

到劉淵死時,石勒已經有了可以和劉氏集團分庭抗禮的實力,但是一方面念及舊情,另一方面支持劉氏集團的人數眾多,再一方面自己還沒有實力獨自與西晉抗衡,所以石勒依舊效忠於劉氏集團。

公元318年劉聰去世,兒子劉粲繼位當皇帝。由於劉聰在位期間不理政務,所以國家的各方面都已經表現出衰敗的跡象,同樣的,在西晉「八王之亂」中地方窺視皇權的事情再度上演。

如果劉聰多活幾年,他就能看到自己的國家如何滅亡的,不能不說劉聰死得早是一種幸運,但他的兒子劉粲就沒那麼幸運了。

劉粲繼位后,同樣不理政務,把大權都交給靳准,果然靳准弒帝奪權。後期雖然劉曜聯合石勒等擊敗了靳准,但是北方再次大亂。鑒於混亂局面,劉曜於是把都城遷往長安並自立為帝。

雖然政權暫時被劉氏集團保住了,但是在靳准之亂后崛起的勢力,並不買劉曜的帳。北方戰火重啟,在一小段時間的兼并后,北方只剩下以劉曜為首的劉氏集團,和以石勒為首的石氏集團。

表面上看,兩大集團實力相當,但仔細評估后,劉氏集團江河日下,而石氏集團卻蒸蒸日上。

雖然兩大軍事集團,都在爭奪和儲備土地、人口、糧食等資源,同時興辦學校、培養後備幹部,但是,在劉氏集團里這些措施實施的非常混亂,效果極差,而在石氏集團里,這些措施卻井然有序,效果顯著。

為什麼做同樣的事情,兩大軍事集團得到的效果卻差距極大呢?原因是劉氏集團的首領劉耀,雖然自己是能文能武,但是沒有一個強大的領導班底,不得不事必躬親。

首先,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其次,在遇到除打仗外的治理問題的時候,還不得不花時間摸索。時間久了,劉曜自己就成了一個消防員,國家那裡有問題,他就出現在那,疲於奔波,而所做的事情無一不得自己從頭摸索,很多事情都是事倍功半,所以效果比較差。

反觀石氏集團,首領石勒和劉曜一樣是能文能武,但是,他還有一個專門為他出謀劃策,治理國家的智囊班底,一幫由讀書人組成的團體,叫君子營。

這個君子營主要幫助石勒做三件事,第一是講述歷史故事,第二是策劃當前的謀略,第三是描繪未來的規劃。

君子營具體為石勒講述了歷代由亂到治的歷史故事,同時根據當前的形式,讓石勒合理的在統治區徵收賦稅,實行屯田,並為石勒指出,未來與東晉如何南北對峙,如何滅掉東晉一統天下等等。

簡單來說,就是當年的曹魏如何平定的北方,石勒今天就如何平定北方,當年的鄧艾、王俊如何滅掉蜀漢和東吳,石勒未來就如何滅掉劉曜和東晉。

因為君子營直接使用歷史有效方法幫助石氏集團站穩腳跟,所以做同樣的事情,石氏集團事半功倍,結果便一目了然。不出幾年,劉曜被石勒部將活捉,劉氏集團滅亡。

在戰爭年代,以史為鏡確實可以興盛一個王朝,毀滅一個王朝,那麼和平時代呢?

二、洞悉歷史解決的麻煩

公元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病死。因為無子,只能從朱家宗室里找人繼承皇位。命運之神便垂青了朱厚照的堂弟,十五歲的興獻王朱厚熜。

當時的內閣首輔是四朝老臣楊廷和。楊廷和因為受到明孝宗朱祐樘(朱厚照父親)的知遇之恩,看到孝宗無後,便想讓現皇帝朱厚熜認朱祐樘為父親,而將朱厚熜的生父朱祐杬改稱為叔父。

楊廷和想報恩,但是朱厚熜卻不願意,兩人之間便展開了一場鬥爭。本來這場鬥爭就是家長里短的小事,不過發生在皇家就成了國事,既然是國事,就要有個雅號,文人們便給這一君臣對峙事件起名為「大禮儀」。

楊廷和為了讓朱厚熜就範,於是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漢成帝和漢哀帝,一個是宋仁宗和宋英宗。漢成帝無子,便過繼了弟弟的兒子也就是漢哀帝。漢哀帝繼位后稱漢成帝為父親,稱生父為叔父。宋英宗是宋仁宗哥哥的兒子,英宗繼位后稱仁宗為父親,親生父親為伯父。

有歷史先例,而且是儒家倫理上的先例(現代人覺得儒家文化沒什麼,在當時可是深入人心,就像現代人都認同有錢能使鬼推磨一樣),這讓十五歲的朱厚熜便一籌莫展了。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此時一個飽讀詩書,四十七歲才中進士的儒生張璁替朱厚熜伸張正義。張璁上奏書說,漢成帝和漢哀帝,宋仁宗和宋英宗,他們都是活著的時候,就將兄弟的兒子過繼為自己的兒子,但是朱祐樘和朱厚熜是死去以後,才要過繼,而且是大臣迫使新皇帝和舊皇帝變成父子,這是不一樣的。

同時,還指出朱厚熜堅持不改口的行為,在儒家經典上是大孝的行為。當然,除了這兩點,張璁在奏書中還寫了其他和歷史情況不一樣的一些細節,就是靠著這些細節,朱厚熜便否定了楊廷和為首的一幫大臣的提議。

最後,朱厚熜靠著張璁奏書中的不一樣的歷史細節,遵親生父親朱祐杬為父親,在皇家叫做皇父,遵朱祐樘為伯父,在皇家叫皇伯父,完勝楊廷和等一幫大臣。

由此可見,了解歷史,特別是了解歷史當中的真相和細節的重要性。

三、需要知道歷史的真相與細節

利弗摩爾說,如果你認真的思考問題,答案便會自動呈現在你的眼前。歷史的效果現在已然躍然紙上。

如果石勒的君子營不熟悉歷史的話,石勒集團不得不摸索一段時間,他與劉曜集團的混戰也會延續,遲則生變,未來誰平定北方就不可知了。

如果張璁不熟讀歷史的話,他怎麼給朱厚熜出主意,怎麼幫他做決策呢?但是,要明白的是,知道歷史不僅僅要知道一個簡單的歷史事件,更要知道歷史的細節和真相,還要知道這些細節和真相的價值,否則做出的決策和效果會大相徑庭,犯「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蠢事。

1907年美國股市大跌,大多數人都認為股市下跌的原因是空頭打壓多頭(當時空頭的代表為傑西*利弗摩爾,多頭的代表為亞瑟*卡頓)。但是,實際的原因是緊縮的貨幣形勢,大多數人都沒有清楚歷史的真相和細節,還有它們的價值。

庸碌的大眾堅持著錯誤的事實和概念到了1929年,那年股市再次大跌,很多人又把股市大跌賴在利弗摩爾頭上,但事實卻是經濟運轉本身出了問題,而利弗摩爾只是順勢做了空。其實,他也並不只做空頭,在行情上漲的時候,他也做多,也賺做多的錢。

很多人並不清楚歷史的真相和細節,也就更不可能知道它們的價值,他們選擇性的忘記在行情轉換之前利弗摩爾在報紙上的多次提示,而僅僅記住了利弗摩爾在大跌行情之前做空。這些人輸掉的金錢左一百萬美元,又一百萬美元,數也數不清楚。

在大勢來臨之時,沒有任何人和任何團體可以操縱股市,每個身在其中的人只能跟隨基本形勢順勢而為,而不是責怪某個順應基本形勢賺了大錢的人。

歷史已經清晰的述說了它的功效,以及如何使用它。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的一切都是周而復始,但是,太陽底下曾經發生的事,事情的真相和細節,以及它們的價值,並不是都被人知道和明白。

明朝的一個絲綢商人,將商品賣給胡人,但是這個胡人如何通過大沙漠如何把絲綢產品賣到地中海,他是不知道的。雖然這個事情,在漢朝就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運轉方式,但是到明朝,明朝的商人也未必知道。

明朝的這個商人也不會知道,他的絲綢賣的好,是因為地中海地區戰爭,黃金貶值,軍閥們用稀少的絲綢做軍餉。而戰爭後來結束了,他的絲綢價格下降了,使得他賠了大量錢財后,而不得不改作糧食的生意。如果這個商人早知道他絲綢價格為什麼那麼高的話,他或許可以提早轉型做糧食而不需賠錢。

可見,雖然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是也未必所有人都知道。今天信息越來越發達,判斷的事物也越來越複雜,借鑒歷史的必要性也就越來越凸顯,但是在借鑒歷史之前必須要弄清楚歷史的真相和細節,以及它們的真正價值。

因為,只有懂得歷史真相和細節,以及它們的價值,才可以獲得真正的財富。

(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首發同名微信公眾號:讀史銘鑒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