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發商是怎樣做精裝房的?

比起中國人,日本人對裝修問題的愚笨是難以想象的。如果去街頭詢問,多數日本人無法回答本地的建材市場在哪裡,這是因為日本新房都是精裝修過的。

並且由於早已完成城市化進程且步入老齡化社會,日本二手房交易遠不如中國活躍。年代較久的二手房售出前如需重新裝修都會找公司完成,不需自己操心裝修問題被視為理所當然。

即使是精裝房,中國人與日本人的用心程度也截然不同。中國精裝房的購房者大都能說出新房每平方米的裝修造價,這是房產公司必須告之的重要事項,而日本人則對此毫不關心。

有兩位旅居日本多年的中國人,在被問及此問題時,竟然用了相同的比方反問:難道你在4S店買汽車時,需要知道汽車的噴漆花了多少錢嗎?

日本人像看待工業製成品一樣,將裝修視為住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許是因為日本家庭裝修已接近工業化製造的緣故:

Advertisements

日本公寓住房的家庭裝修,本質上可算工業製成品的組合安裝。住房裝修設計與住房設計建造是一併考慮的。家裝的大部分材料(廚、衛、浴、櫃、桌椅等)都是標準設計的成套工業製成品,裝修工更像汽車生產線上的裝配工,質量非常穩定。由於工業化生產製造的品質和工人的技能,使得家庭裝修使用壽命較長,不會因為質量問題短時間內需要頻繁裝修。

日本的現代家居裝修業比歐美起步稍晚,但日本傳統民居以榻榻米計算室內空間的習慣,使之很容易接受德國人率先引入的家居模塊化觀念,八十年代率先完成了家居的工業化生產製造革命。

那麼,牆紙幾年後卷邊、發霉、起泡怎麼辦?牆皮起泡脫落怎麼辦?木地板開裂或拱起來起伏不平怎麼辦?瓷磚斷裂或脫落怎麼辦?廚房衛生間甚至客廳漏水怎麼辦……這些中國人熟悉的問題,日本人都無法回答,因為今天日本人的生活中缺少這樣的經驗。

Advertisements

日本室內大量採用牆面貼紙(布)。

但是,再精良的工藝,通常十年到二十年,廚衛浴的設施也會出現局部老化現象,但與中國人傾向於整個拆了重來不同,日本人只會委託專業公司對老化設施做整體更新或翻新,而不是把家裡的裝修全部拆掉重來一遍。所以,隔三岔五電鑽電錘電鋸的可怕噪音,在日本是極為罕見的。

由於這種翻新裝修(「裝修」這個詞在日本和一些發達國家會因為程度和項目不同使用不同的詞)需要重新設計,這時,房主通常會請專門的建築士(設計師),而不是自己當設計師。也許是因為這類需求較多的緣故,日本是建築設計師最多的國家,其單位人口中的建築設計師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3倍。

日本人購買新房,房產公司的樣板房通常設在公司專門的住房展區。每種戶型都有一模一樣已裝修好的樣板房。由於採用模塊化設計,購房者可根據喜好挑選,或根據需求提出另外的需求,不過,附加的選項另外算價。

標準化設計並不意味著同樣的戶型,裡面的布置會一模一樣。建築商會考慮不同家庭的需求。譬如依照家庭成員數量和年齡,將用戶分為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類型的家庭,同樣的戶型,會根據家庭情況不同,在空間布局和功能設置上有不同的安排。並且,由於模塊化設計,它是可調整的,譬如多了一個孩子,或孩子長大獨立出去,都只需要簡單的組裝,就可適應需求。

住戶在挑選住房時,房產商都會仔細詢問其家庭狀況。在更細微的環節上,房產商也會有比用戶有更豐富的經驗。日本房產建築商大都有專門的研究部門,從人體工程學不斷改進住房設計細節。從有老人的家庭,什麼地方需要扶手、怎樣做到輪椅可無障礙通行,到案台、櫃門該如何設計才可讓家庭主婦更順手,都有一套成熟完善的標準。

社會學的研究發現也被引入住房的建築設計和裝修設計上,它使得今天中國與日本家庭的布局差別,又多了文化習慣之外的因素。

中日家居之別

日本傳統文化中注重簡約的審美偏好,對日本家裝風格影響至深。而今天中國的家裝審美偏好千姿百態,多數人依然認為把家裡裝修的像商務消費場所才是美,並且由於缺少現代都市生活的經驗積累,視覺效果的考慮往往在裝修時被置於首位。

相比之下,日本設計師在實用功能的考慮上經驗遠較中國更為豐富。譬如為夫老妻居住的房子,會考慮到老人往往會因鼾聲互相干擾,有分床而睡的需求,卧室的兩張床中間,會設計一個可收放摺疊的屏風,入睡前,拉開屏風就成了兩間獨立卧室。

建築面積在90-120平米的公寓住房,中日兩國最大的布局區別在於,中國的客廳、餐廳、廚房多是分離的,至少廚房與前兩者分離,而日本今天的住房,這三者幾乎都是統一的空間,並且處於居中位置,被稱為家務空間。

這種中日差別,看上去最直觀的原因,是因為中國人烹飪時多炒、煎、炸,油煙極大,廚房與餐廳、客廳必須分離。而日本烹飪方式油煙較少,可以不用擔心污染室內空氣。

但日本住宅注重客廳、餐廳、廚房打通形成家務空間,卻是因為社會學研究的結果。研究者發現,由於日本社會的消費場所極其發達和觀念的變化,近二十年來,家庭已不再是社交活動的空間和場所,與此同時,都市人群開始注重家人的團聚交流。為此,空間上必須打破廚房與客廳、餐廳的隔離,儘可能增加家人的交流機會。家居環境中家務空間居中的格局也由此形成。

另外,社會學的研究發現,日本學習西方國家給孩子獨立空間后,易造成父母與孩中日住宅布局的另一大區別,是衛、浴空間的安排。

中國的住宅,除非面積特別巨大,通常浴室和衛生間是一體的,尤其不會刻意強調洗臉、洗澡的功能獨立。而日本住宅布局,則奉行乾濕分離的原則,洗臉間、衛生間和浴室的空間都是互相分離的,由於日本人愛在浴缸里泡澡,哪怕面積很小的單元,衛生間與浴室都是分離的。

另外,洗衣機通常也有獨立空間,不但預裝了上下水的管道,並且有專門的座墊,不會出現洗衣機工作時,地面上水漫金山的情形。

今天日本浴室地面多是防止積水的漏斗形,地面材料是保溫的

在儲物收納空間上,日本住房裝修設計時,隱藏式的儲物收納柜子,佔用的空間要比中國大得多,給住戶添置傢具的空間很小,一方面與日本的「藏」多於「露」的審美偏好有關,另一方面,是日本設計師積累了更豐富的現代都市人群的生活經驗——中國全新的精裝修房,剛搬進去時會顯得很寬大,但往往需要不斷添置新的儲物櫃,最後反而容易顯得局促凌亂。

由於今天日本住宅的儲物空間是模塊化設計製造的,它往往可根據家庭因人口、年齡的變化,重新組裝調整,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正是這種設計上的考慮日益周到,日本成套傢具因為需求減少,市場早已萎縮。

今天中國住宅建築還不會考慮環保節能問題,而日本則為此挖空心思。譬如為減少使用空調,有的建築會在相對的兩面牆上開很小的窗口,一高一低,利用空氣對流的自然風為室內降溫。

職人與匠人

日本製造業別於多數歐美國家的特點,是企業生產協作的分工極細,一個大公司下面有多個層級與之協作的小公司,裝修亦然。房產商的裝修任務,會交給多個模塊功能的供貨商,每個供貨商又會委託多個小公司負責施工。最終一個裝修項目會有幾十個小公司承接。

企業間的高度分工,它最終會體現為工種分工極細,工人專業度極高。據統計,日本普通公寓樓的家裝,前後進場施工的工人,工種會多達十五個以上,而在中國,一般只有泥瓦工、水電工、油漆工和木工四個工種,由於木工活現在越來越少,更多時候只有三個工種。

而日本公寓的住房者幾乎永遠不會與裝修工人直接談判交道。公寓樓需要局部重新裝修時,則是與物業公司交道。通常會委託設計事務所,由事務所的設計師更具需求繪製裝修改造圖,由設計師與物業公司的裝修工人溝通交流。

當然,今天日本居民並不全都住在現代高層公寓樓中,大量人口是住在獨棟或老式狹小的樓房中。裝修老化時,不可能像公寓樓那樣以標準化裝修。但無論是東京這樣的大都市,還是北海道的偏遠山村,非公寓樓住房的翻新裝修,同樣是委託專業的公司,內部功能模塊依然儘可能地由供貨商定製。

日本人很難理解中國人關心的裝修施工質量問題,在他們看來,大、中、小公司之間長期穩定的協作關係,決定了無需擔心工人技能和責任感。出了質量問題,追溯的鏈條清晰直接,不可能出現事後找不到人的問題。

另外,在家庭建築裝修涉及的材料、工藝、質量標準上,日本有幾十條法律法規,以確保質量標準和行業資質。據JIG-EARTH株式會社的伊藤雅詞介紹,在技術標準上,除了德國可能略高於日本外,日本在相關領域的標準是最高的。

家庭裝修供貨商負責組織施工工人的同時,還需負責對工人的定期技術培訓,以確保工人掌握最新工具和技術。日本裝修工人的計薪方式,有計時和計件兩種,按正常作息工作,其勞動時間大大短於中國同行,平均月收入為五十萬日元,要明顯高於一般公司職員的收入。

在日本,一般家庭裝修的工人,被稱為「職人」。此稱謂通用於各個行業的技術工人。「匠人」是一個極高的技術稱謂,據伊藤雅詞介紹,它是專指純傳統手工勞動的技術工種,通常職業生涯要達到二十年以上,才有可能被稱為「匠人」。

在承接很特殊的裝修任務時,才會有「匠人」出現。最常見的是定位高端的日本傳統風格的飯館、旅店。譬如用竹、木等材料裝修時,不但不能使用現代裝修材料,而且不能使用現代施工技術。只有手工工藝極高的工人,才能做出工藝品般的作品。

今天的日本,早已無城鄉之別,無論是「職人」還是「匠人」,都不會是來自特定地域或社會階層。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對職業很容易產生強烈認同甚至熱愛。

而中國裝修工人多自農村來,雖然相對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人收入較高,但相對他們的城市僱主,則有明顯的社會地位高下之別,大多數人只將其視為謀生手段,缺乏基本職業的認同,更談不上熱愛。

另外,在家裝問題上,中國人與日本人對預算的態度也明顯有別,中國部分城市的住房價格已與日本相當,但中國人可接受住房高價,卻很難接受在裝修上一次投入大量金錢。不過,由於中國人往往十年就會重新裝修一次,算來算去,中國人一輩子花在住房裝修上的錢,很可能與日本人是一樣的。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