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眾醫、良醫、神醫

眾醫、良醫、神醫

本文摘錄自 《列子臆說》

【其子弗曉,終謁三醫。一曰矯氏,二曰俞氏,三曰盧氏,診其所疾。矯氏謂季梁曰:「汝寒溫不節,虛實失度,病由饑飽色慾,精慮煩散,非天非鬼。雖漸,可攻也。」季梁曰:「眾醫也,亟屏之。」俞氏曰:「女始則胎氣不足,乳湩有餘。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漸矣,弗可已也。」季梁曰:「良醫也,且食之。」盧氏曰:「汝疾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稟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亦有知之者矣。藥石其如汝何?」季梁曰:「神醫也,重貺遣之!」俄而季梁之疾自瘳。】

楊朱作了這一首歌,是接受了他的朋友季梁的委託,想用歌教訓季梁的兒子。可是「其子弗曉",季梁的兒子不懂這個意思。父親病了,快要死了,當然要請醫生來救治,「終謁三醫",結果請了三個醫生來給父親看病。

「矯氏謂季梁曰",第一位醫生姓矯的告訴季梁,「汝寒溫不節,虛實失度,病由饑飽色慾,精慮煩散,非天非鬼,雖漸,可攻也」,這是醫學的道理哦,一點也沒有錯。這位姓矯的醫生說「汝寒溫不節",是指氣候的變化,暑濕寒熱,有冷有熱的天氣,這是屬於外界,所以有寒溫不調和現象。人有七情六慾,思想、知覺與感覺隨時隨地可以使人生病。而且每種病,不管大病小病,它的力量都可以使人死亡。縱然病好了,不死,生命已經消耗了不少。

照中國古代的醫學觀點來看,人起碼活十二萬年,因為七情六慾的變化,高興笑一下,減幾年;哭一下,減幾年;生悶氣又減幾年······那個賬我記不得了,十二萬年減下來,我們大概只能活個四五十年了。聽起來很玄,但絕對有道理的,因為人的生命非常脆弱。如果醫生真能夠醫好病的話,人就不會死啦!可見真有病要死的話,西醫中醫都沒有辦法,所以醫儘管醫,死還是照樣的死,人要不死是做不到的。

說到寒溫不節,譬如說現在這個氣候,大家喜歡用冷氣,現在很多的病,都因為冷氣吹風來的,進到身體內都不知道,等到將來一旦爆發,不可收拾。最近開了冷氣以後,很多人病了,我說是不是開冷氣睡覺啊?他們說對。我說活該,看醫生去吧。尤其有些人,夏天冷氣都開到像冬天一樣冷,坐在辦公室,穿著毛衣,所以最後病起來啊,西醫也叫做冷氣病,沒辦法,這就是寒溫不節,自己不曉得調節,不曉得應用。

我們講中醫「望聞問切",四個字很難了。進來一眼就看出神氣、病情,叫做望。聽你講話的聲音,西醫則聽心臟,這是聞。問你哪裡不舒服等等,這是問。切就是把脈,西醫的診斷靠儀器來化驗,比把脈靠得住多了;把脈三個指頭在那裡試,除了神仙,多半判斷錯誤。所以有許多人有病,我說你先去西醫檢查,把資料拿來再看吃不吃藥。三個指頭把脈,要多高深的工夫啊!把脈的時候完全忘我,自己已經進入定境了,而且把自己的精神進入病人的身體內部去了,那才有一點點像樣。

小的時候我生病,那個老醫生,看到我把葯吃下去了,然後難過打滾,他說對了,對了,等一下就出汗了,又把被子捂一下。我悶得要死,要把被子拿掉,不行不行,要出汗出到腳,再摸摸看腳底心真流汗,好了,抹一抹,然後他才回去。不像現在,幾天還不好,哎呀!你大概吃了什麼東西吧?我的葯本來對的,是你搞錯了。

怎麼叫「虛實失度"?譬如說你餓過頭了,就是虛,胃的消化力量減弱了;吃的太多就是實,這是容易了解的。譬如有些人生病了,因為身體裡頭虛了,虛了就吃補藥,完了!補藥不能亂吃啊!什麼人可以吃補藥?身體特別好的人可以吃補藥,因為他有吸收的能力。你身體裡頭衰弱,是個窮家,忽然送了一千萬美金給你,地方都沒處放,又怕小偷,又怕土匪,虛不受補啊!假設你感冒了,高麗參啊什麼補藥,一吃進去,本來三天好的,三個月都好不了,把病封死在裡頭了,就像把土匪、小偷封死在家裡一樣。所以「虛、實」二字,那是很難懂的。

昨天一個人問我,他要去考醫生執照。我說我讀了一輩子的醫書,只給人家治治小病,至於大病,對不起,我不敢下手。我從小因為老師是醫生,他逼我讀醫書的,每一種藥性酸的涼的都要背。我哪裡肯背葯呢?他在桌子上貼一張今天要背的藥名,廁所里一張,蚊帳上都貼了。我現在想想,我今天能夠懂一點道理,還靠他當年逼我的。你們許多同學喜歡學中醫,規規矩矩,要麼去讀中醫學院。像我的中醫老師,又會武功,又有學問,都是第一流,都還沒有把我教好,談何容易啊!憑你們這樣子學三年,關起門來看看書,然後考取了。我說你們去做劊子手多好呢!要學這個東西可難了。據我所知,《傷寒論》是南方用的,你到了黃河以北,很多的病用《傷寒論》,絕對不通,我這是受過名師傳授,黃河以北要用《溫病條辨》。有許多病,到了中原、四川、貴州、雲南,用藥就和台灣用的完全不同,這也就是虛實的道理。

「寒溫不節,虛實失度」,寒溫虛實失了調節,自己不曉得調整。一般人講衛生是西方的文化觀念,中國人講養生,養生就是修道。要想懂得養生,第一先懂得這兩句話,寒溫要曉得節制。譬如冷氣,像昨天這個同學跟著我做事,我說打開冷氣吧!他說不要啦,老師你不是講流一點汗舒服一點嗎?我說對啊,可是現在你一流汗,昏了頭就不能做事了。我說打開最弱的,兩個鐘頭以後關了就夠了。他照我的辦法,蠻好,涼快一下就好了嘛,何必一定要冷得非穿毛衣不可,那就是「不節",不曉得節制;那就叫做「失度",不曉得調整,就會致病。

還有饑飽,是腸胃問題,譬如感冒分兩種,一是細菌性傳染,一是受氣候風寒暑濕影響來的,不能用一樣的葯。「饑飽」兩個字代表了消化系統,消化系統絕對健康的,細菌進來就殺死了,也把它消化了,所以說「病由饑飽」。還有一個很重要,性行為的關係,「色慾」來的,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很多人生病都是這個問題來的,自己還不知道,醫生也不好意思問,問也不會老實講。據我所知,人十分之九死在這個色慾上面,十分之零點五死在消化系統上面。所以「病由饑飽色慾」。還有「精慮煩散」,人因為有痛苦有煩惱才生病。

你看這個醫生看病第一等的高明,那真的是醫生,「非天非鬼」,並不是什麼被鬼迷了,或是上帝菩薩使你病,沒有,都是自己的寒溫虛實問題,或由饑飽、色慾、精慮煩散來的。

所以這個醫生判斷季梁,「非天非鬼,雖漸,可攻也」,他說你雖然到了最後的關頭,但是還有希望,可以用藥攻,就是把裡面的病打出去,這個在中醫的名稱就叫攻。不管中醫西醫,只有三條路,汗、吐、瀉。不是發汗就是嘔吐,把它吐出來,再不然從大小便把病氣排泄掉,這是攻的道理。

季梁這個生病的本人,有道之士,一聽,「季梁曰:眾醫也」,就說他這個醫生是一般的好醫生。反過來說,壞醫生就是庸醫了,庸醫殺人不用刀,開方子一定都照醫學的道理來開,但是他把人醫死了自己還不知道,所以中國醫藥的哲學,學醫的人要第一等智慧,中醫的道理,「醫者意也」,就是要思想。所以季梁批評這第一個醫生是「眾醫也」,就是個醫生,「亟屏之",吩咐家裡的人趕快送路費,請他走路,我不需要吃藥。第一個醫生去了,第二個醫生俞氏來了。

「俞氏曰:汝始則胎氣不足」,第二個醫生理論不同,進一步了,告訴季梁,你啊身體天生哀弱,你從生下來胎氣不足,就是不足月而生。有人七個月生、八個月生,九個月生的也有,有些人會到十個月生,還有十二個月生的。胎氣的問題,多半是不足月生。有些人月數也夠,生下來非常衰弱,因為母親懷孕時補藥吃多了,飲食補得太多時,胎兒變成衰弱了。很多窮人家的小孩生下來,母親也沒有營養,反而身體特別好,那奇怪得很;很多富貴人家的孩子被父母糟蹋了,拚命補啊,補啊,那會補死的,所以造成胎氣不足,這也是一種原因。

譬如幾十年前有個醫生,一看病常說是胎毒,嚇死人。他說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有胎毒,這個印象我很深刻,非常有理。嬰兒臍帶一剪,馬上要靠口鼻呼吸,嘴裡一堆黑的胎毒,沒有挖乾淨,開口一哭就咽下去了。到了中年以後,胎毒走到哪一部分,哪一部分就有病。現在我問婦產科的護士,有些很注意挖了,有些馬馬虎虎,特別是年輕的護士,不注意的時候,摳了一點點,大部分吞下去,這就是胎毒的形成。俞氏醫生說,你先天胎氣已經不足了,「乳湩有餘」,靠後天營養維持生命,但是營養太過了,把身體搞壞了。他說你的病啊,「病非一朝一夕之故」,生病的原因,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其所由來漸矣」,來源已經很久了,'「弗可已也」,據我的判斷,無藥可救。第一個醫生說可以下藥,這個醫生說沒有葯可救,快要死了。季梁一聽過,「良醫也」,好醫生,比「眾醫"高明了,「且食之」,招待他吃飯,吃了飯不要他下藥,就請他走吧!

第三個醫生再來看,「盧氏曰:汝疾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稟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亦有知之者矣,藥石其如汝何」。這第三個醫生來看了,他說你的病啊,不是上帝給你的,不是菩薩給你的,也不是因為人,也不是因為鬼。一個人既然生下來,有了這個形體,壽命自然有一定的時間,自然有個確定的力量。有人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不與自然抗衡,不抗拒。他說你這個病,你自己也懂,到了某一種情況,吃藥啊、針灸啊,這些都沒有用了。

換句話說,有人一輩子生病,但是帶病延年,這就是中國的哲學道理,可憐兮兮的反而活得很長。有些人身體壯壯的,好像生命很壯實,突然就死去了,有時候身體越壯死得越快。所以我常常告訴同學們,你去研究研究《神仙傳》、《高僧傳》,每一個修成神仙的,小的時候都是多病。我小的時候,從六歲到十二歲,沒有吃過飯,葯當成飯吃的。所以說我過去所有的病都生完了,傷寒、麻疹、天花啦,我都生過,其實我一輩子都多病。現在你們看我身體比你們都好,但是我一天到晚都在葯中,因為多病嘛,就小心了。你們以為自己身體好得很啊,肚子一大坨,胖胖的,都是油,算不定哪一天就崩潰,真的哦!很嚴重,這是生命的道理。「藥石其如汝何」,盧氏醫生說到那個時候,藥物對你也沒有辦法了。

這個人講的跟前面兩個都不同,等於宣告死亡了。季梁一聽,說「神醫也」,這個是神醫,「重貺遣之」,好好送一筆禮金給他。第一個醫生講得都對,趕走了;第二個醫生講的比較嚴重了,就請他吃飯,才送走;第三個醫生等於說,你快要死了,他反而送紅包,送他走。很怪吧!「俄而季梁之疾自瘳」,這一下他的病自己好了。這是人生哲學道理,因此你們學社會心理學的、學教育學的,都要注意這一段了。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