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財務分析,把握運營動脈

(一)正確認知經營管理與財務分析的關聯程度

很多經營者在初期,很容易把財務問題簡單化,認為管好帳,知道花了多少,掙了多少就可以,小規模經營時可以這樣簡單的做,但如果經營範圍擴大,財務就不是那麼簡簡單單的事了。

其實經營者最好稍微加強一點財務對於經營管理的認知,知道經營管理中所需要的財務數據是哪些,才能讓財務人員給你想要的,而不是簡單的把流水賬什麼的要來,同時財務人員也應加強經營管理對於財務的認知,認知財務對經營管理的作用和意義,需要歸納哪些數據,而不是等要的時候才去歸類,才去行動。

(二)財務分析的重要性

財務分析是依據企業財務報表等信息資料,採用專門方法、系統分析和評估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的過程。

Advertisements

財務分析以企業財務報告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和剖析,反映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利弊得失和發展趨勢,從而一方面改進財務管理工作,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為優化經濟決策提供重要財務信息。

(三)財務分析通常用得到的方法

一、財務比率分析

財務比率最主要的好處就是可以消除規模的影響,用來比較不同企業的收益與風險,從而幫助投資者和債權人作出理智的決策。

它可以評價某項投資在各年之間收益的變化,也可以在某一時點比較某一行業的不同企業。

由於不同的決策者信息需求不同,所以使用的分析技術也不同。

1、財務比率的分類

一般來說,用三個方面的比率來衡量風險和收益的關係:

(1)、償債能力:反映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

Advertisements

(2)、營運能力:反映企業利用資金的效率;

(3)、盈利能力:反映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

上述這三個方面是相互關聯的。

例如,盈利能力會影響短期和長期的流動性,而資產運營的效率又會影響盈利能力,因此,財務分析需要綜合應用上述比率。

2、 主要財務比率的計算與理解:

(1)、反映償債能力的財務比率:

a、短期償債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不足,不僅會影響企業的資信,增加今後籌集資金的成本與難度,還可能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產。

一般來說,企業應該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而不應靠變賣長期資產,所以用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數量關係來衡量短期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 = (流動資產-存貨-待攤費用)/ 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 = (現金+有價證券)/ 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既可以用於償還流動負債,也可以用於支付日常經營所需要的資金,所以,流動比率高一般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較強,但如果過高,則會影響企業資金的 使用效率和獲利能力。

究竟多少合適,並沒有定律,因為不同行業的企業具有不同的經營特點,這使得其流動性也各不相同;另外,這還與流動資產中現金、應收帳款和存貨等項目各自所佔的比例有關,因為它們的變現能力不同。

為此,可以用速動比率(剔除了存貨和待攤費用)和現金比率(剔除了存貨、應收款、預付帳款和待攤費用)輔助進行分析。

一般認為流動比率為2,速動比率為1比較安全,過高有效率低之嫌,過低則有管理不善的可能,但是由於企業所處行業和經營特點的不同,應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b、長期償債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利息與本金的能力。

一般來說,企業借長期負債主要是用於長期投資,因而最好是用投資產生的收益償還利息與本金。通常以負債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數兩項指標衡量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

負債比率 = 負債總額 / 資產總額

利息收入倍數=經營凈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負債比率又稱財務槓桿,由於所有者權益不需償還,所以財務槓桿越高,債權人所受的保障就越低,但這並不是說財務槓桿越低越好,因為一定的負債表明企業的管 理者能夠有效地運用股東的資金,幫助股東用較少的資金進行較大規模的經營,所以財務槓桿過低說明企業沒有很好地利用其資金。

利息收入倍數考察企業的營業利潤是否足以支付當年的利息費用,它從企業經營活動的獲利能力方面分析其長期償債能力,一般來說,這個比率越大,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2)、反映營運能力的財務比率

營運能力是以企業各項資產的周轉速度來衡量企業資產利用的效率。

周轉速度越快,表明企業的各項資產進入生產、銷售等經營環節的速度越快,那麼其形成收入和利潤的周期就越短,經營效率自然就越高,一般來說,包括以下五個指標:

應收帳款周轉率 = 賒銷收入凈額 / 應收帳款平均餘額

存貨周轉率 = 銷售成本 / 存貨平均餘額

流動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凈額 / 流動資產平均餘額

固定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凈額 / 固定資產平均凈值

總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凈額 / 總資產平均值

由於上述的這些周轉率指標的分子、分母分別來自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而資產負債表數據是某一時點的靜態數據,損益表數據則是整個報告期的動態數據,所以為了使分子、分母在時間上具有一致性,就必須將取自資產負債表上的數據折算成整個報告期的平均額。

通常來講,上述指標越高,說明企業的經營效率越高,但數量只是一個方面的問題,在進行分析時,還應注意各資產項目的組成結構,如各種類型存貨的相互搭配、存貨的質量、適用性等。

(3)、 反映盈利能力的財務比率:

盈利能力是各方面關心的核心,也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只有長期盈利,企業才能真正做到持續經營。

因此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債權人,都對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視。一般用下面幾個指標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

毛利率=(銷售收入-成本)/ 銷售收入

營業利潤率 =營業利潤 / 銷售收入=(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 銷售收入

凈利潤率 = 凈利潤 / 銷售收入

總資產報酬率 = 凈利潤 / 總資產平均值

權益報酬率 = 凈利潤 / 權益平均值

每股利潤=凈利潤/流通股總股份

上述指標中, 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和凈利潤率分別說明企業生產(或銷售)過程、經營活動和企業整體的盈利能力,越高則獲利能力越強;資產報酬率反映股東和債權人共同投入資金的盈利能力;權益報酬率則反映股東投入資金的盈利狀況。

權益報酬率是股東最為關心的內容,它與財務槓桿有關,如果資產的報酬率相同,則財務槓桿越高的企業權益報酬率也越高,因為股東用較少的資金實現了同等的收益能力。

每股利潤只是將凈利潤分配到每一份股份,目的是為了更簡潔地表示權益資本的盈利情況。衡量上述盈利指標是高還是低,一般要通過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水平相比較才能得出結論。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由於其發行的股票有價格數據,一般還計算一個重要的比率,就是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它代表投資者為獲得的每一元錢利潤 所願意支付的價格。

它一方面可以用來證實股票是否被看好,另一方面也是衡量投資代價的尺度,體現了投資該股票的風險程度。該項比率越高,表明投資者認為企業獲利的潛力越大,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購買該企業的股票,但同時投資風險也高。市盈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股票市價是一個時點數據,而每股收益則是一個時段數據,這種數據口徑上的差異和收益預測的準確程度都為投資分析帶來一定的困難。

同時,會計政策、行業特徵以及人為運作等各種因素也使每股收益的確定口徑難以統一,給準確分析帶來困難。

在實際當中,我們更為關心的可能還是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即成長性。成長性好的企業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因而更能吸引投資者。

一般來說,可以通過企業在過去幾年中銷售收入、銷售利潤、凈利潤等指標的增長幅度來預測其未來的增長前景。

銷售收入增長率=(本期銷售收入-上期銷售收入)/上期銷售收入×100%

營業利潤增長率=(本期銷售利潤-上期銷售利潤)/上期銷售利潤×100%

凈利潤增長率 =(本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100%

當然,在評價企業成長性時,最好掌握該企業連續若干年的數據,以保證對其獲利能力、經營效率、財務風險和成長性趨勢的綜合判斷更加精確。

二、現金流分析

在財務比率分析當中,沒有考慮現金流的問題,而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現金流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意義,因此,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地看一看如何對現金流進行分析。

分析現金流要從兩個方面考慮。

一個方面是現金流的數量,如果企業總的現金流為正,則表明企業的現金流入能夠保證現金流出的需要。

但是,企業是如何保證其現金流出的需要的呢?這就要看其現金流各組成部分的關係了。

這方面的分析我們在前面已經詳細論述過,這裡不再重複。

另一個方面是現金流的質量。

這包括現金流的波動情況、企業的管理情況,如銷售收入的增長是否過快,存貨是否已經過時或流動緩慢,應收帳款的可收回性如何,各項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等等。

最後是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如行業前景,行業內的競爭格局,產品的生命周期等,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企業產生未來現金流的能力。

(四)、建立以財務為關聯核心的運營體系,有利於務實經營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財務分析的基礎數據不能只局限於財務報表,而應該是一切能得到的公司運營信息和數據。

會計系統是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轉變成財務信息記錄下來,而當我們試圖通過閱讀財務信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做出分析推測的時候,我們需要以原始的生產經營信息來還原生產經營狀況。

在當今社會,企業的財務人員不僅要保證企業的財務運轉合規、合法,而且從看門人向分析員轉變,財務的主要職能開始側重於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決策建議。

在明確財務分析目的的基礎上,企業戰略分析是企業財務分析的起點。企業戰略分析是企業會計分析和財務報表分析的基礎和導向,通過企業戰略分析,分析人員能深入了解企業的經濟狀況和經濟環境,從而進行客觀、正確的會計分析和財務報表分析,因此,關注行業新聞,了解企業的發展戰略和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對於財務人員更好地運用自身的優勢,為企業的發展作出貢獻會更有意義。

會計信息是企業經營決策的依據,當企業經營者與企業所有者在追求的利益上不完全一致,企業經營者對會計信息的關注主要基於政績、聲譽、收入等個人利益目標,如果企業內部控制不嚴,則企業經營者提供給企業所有者的會計信息就有可能扭曲,債權人所獲得的會計信息也有可能是虛假的,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尤其是控制環境和會計制度,明確管理層權責分工,明確認定、分析、歸類、記錄、編報經濟業務的各種方法。

這樣一來,利用部門之間的紐帶作用,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準確性,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證信息使用者正確決策和科學決策。

財務分析最終目的一定是在於全面、準確、客觀地揭示與披露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並藉以對企業經濟效益優劣作出合理的評價。

顯然,要達到這樣一個分析目的,僅僅測算幾個簡單、孤立的財務比例,或者將一些孤立的財務分析指示堆砌在出錯誤的結論。

因此,只有將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投資收益實現能力以及發展趨勢等各項分析指標有機地聯繫起來,作為一套完整的體系,相互配合使用,作出系統地綜合評價,才能從總體意義上把握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的優劣。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