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你事半功倍的中醫四診詳解

望診

觀察病人形體、面色、舌體、舌苔,根據形色變化確定病位、病性,稱為望診。 1.形體 觀其形體,可知五臟盛衰,軒岐早有論述。《素問·脈要精微論》云: 「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按俯,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腦為元神之府,腎精生化之髓充實其中,才能神光煥發,思維敏捷。苦頭往前傾,目睛內陷,是髓海不足,元神將憊現象。背為胸廓,心肺居於胸中,背曲肩隨,是心肺已虛象徵。腰為腎臟所在部位,不能轉搖,是腎臟功能衰憊。膝部關節由肝系筋膜相連才能運動。屈伸不能,俯身而行,是肝系筋失柔和。腎系之骨內貯骨髓,骨健全賴髓充。不能久立,行則振掉,是骨髓虧損,骨質疏鬆所致。根據上述證象可以確定五臟盛衰。此外,局部骨節變形是類風濕的特徵;局部紅腫、有塊;是瘡、癰、療、癤、癓積象徵,凡此種種,都是望其形體得來的證象。 2.面色 望其面色,可知五臟榮枯。《內經》將面色分為青、黃、赤、白、黑五色以內應五臟,青色屬肝,黃色屬脾,赤色屬心,白色屬肺,黑色屬腎,若由正常顏色變成異常顏色,就是病態。《素問·脈要精微論》說:「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壁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這一論述是對面部五種正常顏色和異常病色的高度概括。正常五色的共同特徵是色澤明潤,異常五色的共同特徵是晦暗不鮮。臨床辨證不必拘泥五色內應某一臟器之說,應以氣血津液的盈虛通滯為其依據,才能揭示病變本質。從不同面色所反映的機理來講,其人面青多屬經脈攣急,血行不利的痛證。經脈攣急則因於寒,是故青色主寒、主痛。面色萎黃,是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象徵;若見淡黃,血色偏淡,追本溯源,仍因牌不運濕,水濕阻滯使然。若見鞏膜及其周身發黃,是膽液從少陽三焦外溢肌表,病名黃疽,黃色鮮明者屬陽黃,晦暗者屬陰黃。面色泛紅,是充血和血分有熱,外感內傷皆能致之。溫病熱人營分,血絡有熱者恆多;陰虛陽亢,血隨氣逆,上充於面,面紅目赤者亦復不少。也有因寒而見面色微紅者,如陰盛陽衰,虛陽上浮,可呈面赤,不可一律視為熱證。面色發白,是氣血虧損現象,陽氣虛則無力鼓運血流,營血虛則不能上榮於面,蒼白之色見矣!若因失血或造血功能障礙,血虛於內而形見於外,於是眼瞼、舌質、口唇、指甲毫無血色見矣!面色發黑,其理有二。一因津凝面黑:黑為水色而腎為水臟,腎陽虛損,氣化不及,水邪上泛,可呈目眶黧黑口唇發紺。或因腎陽虛損,氣化不及,色素沉著,亦可呈為面色黧黑。二因血瘀則黑:血瘀內臟或脈絡瘀阻,可見黑色。蓋血瘀則黑,有諸內而形諸外也。 3.舌質、舌苔 舌為心的苗竅,心主血脈而血絡遍布全身,無處不有,是營血環流之路。舌無皮膚包裹其外,最能反映血的盈虛,察其舌色,可辨營血虛滯。舌體雖是心的苗竅,卻與五臟都有聯繫。因為少陽三焦是通連五臟內外的組織,也是無處不有,是津氣流通之所。五臟功能活動所需氣血津液與機體每一組織所需氣血津液,均從血脈與少陽三焦輸送而來。所以五臟功能失調導致氣血津液發生病變,都可通過觀察舌質、舌苔變化決定氣血津液的盈、虛、通、滯,此即察其一部,可概其餘。臨證之際,望診位居四診之首,而舌診在望診中又居首位,實有其理在焉。觀察舌質老嫩,可審正氣盛衰;舌色濃淡,可窺營血變化;舌體胖瘦,可察津液盈虛。舌體胖大,是津液壅滯現象;舌體瘦小,是水津虧損象徵;舌質老,是邪氣實的表現;舌質嫩是正氣虛的證象;舌色紅線,是邪熱人營,血熱傷陰,血變濃稠之象;舌質淡白,是失血、血虛,營血不足,或陽氣虧損象徵;舌質紫暗,則為血瘀現象,一言蔽之,舌可洞察氣血津液的盈虛通滯。此外,舌體痿軟、顫動,是氣血虛損;強硬、歪斜、吐弄、短縮,是經脈攣急象徵;舌縱不收,則是經脈鬆弛現象。舌上之苔,最能觀察津氣的變化。少陽三焦為津氣運行之樞而內連五臟,是以五臟津氣皆可從三焦上通干舌。一旦外感六淫相侵,內傷七情之變,五臟功能失調,引起津氣發生病變,不論盈虛通滯,都可反映於舌。苔的顏色,可以反映病性寒熱,白苔為寒,黃苔屬熱,黑苔寒熱皆能致之。白苔之所以為寒,是氣未化熱之象;黃苦之所以屬熱,是因氣鬱化熱,津中所夾膽液為熱所蒸,隨津外溢於舌之徵;苔黑而舌淡者屬寒,黑為水色證象見矣!苔黑而舌紅者屬熱,熱盛膽液濃縮而黑色見矣!但亦不盡如此,若初起即苔白乏津,是氣迅速化熱現象,不能因其苔白就斷為寒;舌體淡胖而兼苔黃,是陽為濕遏膽液不能隨津下行歸腎,上溢於舌所致,不能因其苔黃便斷為熱。苦的有無,可以窺測津液盈虛。津虛,則無苔或少苔,津滯,則苔厚或苔膩;津虛,則舌體乾燥乏津,津阻,則苔滑多液。不過此亦僅言其常未及其變。舌上無苔或乾燥乏津,並非全是陰虛,假使舌體胖大而無苔、乏津,則是陽不化氣,水津不能上承所致,無苔、乏津是陰虛的假象,舌體淡胖才是陽虛的真實反映。又如看上無苔兼見泄瀉、陰囊潮濕、婦女帶下,此因濕濁下泄而不上溢於舌,也就不能斷為陰虛而應斷為濕滯。

聞診

聞診是從病人發生的各種聲音,從其高低、緩急、強弱、清濁測知病性的方法。 ①聲音高亢:是正氣未虛,屬於熱證、實證。 ②語聲重濁:乃外感風寒,肺氣不宣,肺津不布,氣鬱津凝,濕阻肺系會厭,聲帶變厚,以致聲音重濁。 ③聲音嘶啞:新病暴啞,為風寒束表,肺系會厭受其寒侵,經隧收引,津凝會厭,以致不能發音。即《靈樞·憂恚無言》所說:「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因其病性屬寒屬實,前人稱為「金實不鳴。」久病聲音嘶啞,為肺腎陰虛,水不制火,火灼肺金所致。因其病性屬虛,前人稱為「金破不鳴」。若久病、重病突然聲啞,是臟氣將絕危證。

④聲低息短,少氣懶言:是中氣虛損象徵。故《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氣奪也。」 ⑤神昏譫語:是指病人神志不清,語無倫次。是急性熱病,熱人心包,蒙擾神明,成為此證。 ⑥鄭聲:疾病末期,出現神志不清,語聲低微,內容重複,是久病正衰,心氣虛損,精神散亂。 ⑦咳聲高低緩急,可辨寒熱虛實:咳聲清高、無疾、舌紅、乏津,是燥熱犯肺,或水不涵木,木火刑金。咳聲重濁,痰多清稀,是外感風寒,內停水飲,或少陰陽虛,水飲內停。咳聲急迫,連聲不止,是寒邪束表,氣道攣急所致。吐出痰液其咳即止,是疾阻氣道之徵。 ⑧呃逆:是隔肌痙攣病變。其聲高亢,連聲不止者,為肺氣不宣,脾氣不運,肝氣不舒,導致膈膜痙攣,病性屬實。若呃聲低微,時呃一聲,病性屬虛,脾腎陽虛,膜失其溫而呃者有之;肝腎陰虛,膜失其濡而呃者,間亦有之

問診是詢問病人及其家屬,了解現有證象及其病史,為辨證提供依據的一種方法。明代醫家張景岳認為問診「乃診治之要領,臨證之首務。」綜觀四診所獲證象,大半均由問診得來,即知此言不謬。問診範圍甚廣,現在僅將《景岳全書》所列十問加以增損進行研討,余未備述。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疼痛四問便,五問嘔眩六問悸,七苦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團,病機全從證象驗。婦人尤必問經期,先後閉崩宜問遍,再添片語告兒科,外感食積為常見。 1.寒熱 惡寒、發熱是病人常有的自覺癥狀,都是衛氣病變, 惡寒:惡寒機理有二,一是外寒相侵,衛陽被郁;一是自身陽虛,衛陽不固。先以外寒言之:寒流驟至,機體為禦寒侵,毛竅因寒而收縮,衛氣不能出表,內郁腠理,成為病人自覺惡寒而以手摸之則熱,反映了惡寒與發熱並見的外寒特徵。其基本病理是:外感風寒→毛竅收縮→衛陽被郁→不能出表而惡寒,鬱結於里而發熱。若寒邪長驅而人,直中三陰,多呈經遂痙攣,產生疼痛、氣喘、吐瀉、尿閉。次以自身陽虛言之:其人平素畏寒怯冷,是衛外陽氣不足。追本窮源,衛外陽氣不足是因腎陽虛損使然。其基本病理是:少陰陽虛→衛陽虛損→固護無權→畏寒怯冷。 發熱:一切發熱都是衛氣病變,究其機理,有氣鬱而化之實熱,陰不制陽之虛熱,也有營衛不和、陽氣下陷、血虛陽浮、陰盛格陽之假熱,臨證必須察其虛實,辨其真假。 實熱:衛氣行於三焦,其升降出人有賴肺的宣降,脾的升降,肝的升發。如果外感六淫,邪犯肺衛,衛氣宣發之機被阻,鬱結化熱,此為外因導致衛氣鬱結而化之實熱。五臟經隧以及少陽三焦膜腠是由肝系之膜構成,五大網路系統和膜腠三焦都是氣血津液流通之所。如果內傷七情,經隧攣急,衛氣升降出人受阻,鬱結化熱,此即所謂五志化的機理。外感發熱,其來勢急,內傷發熱,其來勢緩;外感發熱,以全身發熱為特徵,內傷發熱,以局部發熱為特徵。雖然病因有外感、內傷之別,而其氣鬱化熱機理則同,都屬實熱。 少陽三焦是津氣共同運行之路。津為陰,氣為陽,陽氣得陰津相濟,才不化熱;陰津得陽氣溫煦,才不凝滯。若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氣鬱化熱,熱盛傷陰,呈為高熱、汗出、口渴、脈洪,此為氣分實熱。若熱人營血,以夜熱較盛,舌質紅線為其特徵。 虛熱:陰虛與發熱證象並存,謂之虛熱。形成虛熱機理有二,一是外感發熱,餘熱未盡;一是陰陽失調,虛熱內生。熱在氣分,高熱已退,僅見咽干、口燥、舌紅、少苔,爐煙雖熄,灰中有火,此為氣熱傷陰,由實轉虛的虛熱;若熱人營血,熱勢已減,僅見暮熱早涼,此為血熱傷陰,由實轉虛的虛熱。二是慢性疾病或中年以後,營陰暗耗,陰不濟陽,成為陰虛陽亢,此為陰陽失調,熱由內生的虛熱。 熱證從其病變本質來講,只有實熱和虛熱兩類;從其臨床證象來講,也只有熱盛傷津的純熱無濕與濕熱並見的濕熱互結兩類,但其證象卻因所在部位不同而異。邪在太陽,以惡寒發熱為特徵;邪在陽明,以熱、渴、汗出為特徵;邪在少陽,以寒熱往來為挪;三焦濕熱,以熱勢時高時低或午後身熱為特徵。此外,僅因局部氣鬱化熱而呈紅腫熱痛尤為多見。其餘營衛不和、陽氣下陷、血虛陽浮,陰盛格陽四種假熱,屬於特殊發熱機理,將在各論有關章節研討, 2.汗 少陽三焦,是津氣升降之出路,汗的有無,與津氣升降出人和盈虛通滯有關,反映了水津不通與外泄兩類病變。臨證所見,以無汗、熱汗、自汗、盜汗、頭汗、手足心汗最為常見,雖然都屬衛氣與水津失調,機理卻有不同。 無汗:見於外感風寒之表證。寒邪束表,毛竅為徹邪侵而呈收縮反應,妨礙津氣出表,遂呈表實無汗。 熱汗:溫邪上受或寒邪束表,肺衛受邪,氣鬱化熱,熱迫水津外泄,兼見發熱、口渴,謂之熱汗。 自汗:外無表證而體常自汗,謂之自汗。衛強營弱,營衛不和者有之;表衛氣虛,津失其固者,亦常有之。 盜汗:睡中出汗,稱為盜汗。此證陰虛、陽虛、濕熱皆能致之,細究其理,都與衛氣有關。素體陰虛,陽氣偏旺,入睡衛陽內入營陰,不能固密於表,加之衛陽與陰分伏熱為伍,狼狽為奸,陰虛陽湊,陽蒸陰分則血熱,血熱則液泄而盜汗作矣!若腎陽虛不能化氣行水,水停少陽三焦,當其人睡之時,衛陽內歸陰分而表衛更虛,無力固護陰津,則水津外泄而盜汗作矣!若氣鬱化熱,津凝成濕,停滯少陽三焦,入睡時衛氣內歸陰分,凌晨時衛氣由陰出陽,水津隨衛氣外泄,而盜汗亦作矣!上述三類盜汗,濕熱盜汗最為常見,陰虛盜汗偶亦有之,陽虛盜汗常與自汗並存而為數最少。或問:古人均謂盜汗是因陰虛陽湊,熱蒸陰液而呈盜汗,何以徑謂濕熱盜汗居多?須知此證以小兒與青年、壯年最為多見,小兒與青年生機旺盛,陰陽無所偏頗,何來陰虛?察其舌紅苔黃微膩,即為濕熱盜汗指征。 頭汗:汗出見於頭部,齊頸而還,兼有頭身困重,脘痞苔膩,是三焦濕熱上蒸頭面引起;若食則頭面汗出,是胃熱上蒸使然。 半身出汗:汗出僅見身體一側,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多因營衛失調,或痰、瘀阻滯身體一側,經脈不通,氣血不能周流,以致患側無汗,健側有汗。 手足心汗:脾主四肢,手足心汗多與脾胃有關。故《張氏醫通》云:「脾胃濕蒸,旁達四肢,則手足多汗」。 陰囊潮濕:是因水濕從少陽三焦下注前陰所致。究其病性寒熱,則三焦濕熱下注者有之;寒濕下注者有之;不偏寒熱,僅因脾虛不能運濕,濕隨氣陷,下注前陰者,亦有之。 3.疼痛 疼痛是常見證象之一,實證是因經隧攣急,氣血津液流通不利;虛證是因氣血津液虧損,經脈失去陽氣之溫,津血之濡,攣急而痛。疼痛病理研究,岐黃早有論述。《素問·舉痛論》云:「五臟卒痛,何氣使然?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人經而稽遲,位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喘動應呼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助與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間復生者,或痛而嘔者,或痛而後泄者,或痛而聞不通者。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奈何?」在此提出外寒相侵引起經隧痙攣產生疼痛,因其病位涉及五臟而有不同證象,如何辨證?下面對此作了解答。「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率然而痛,得炅(熱)則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化熱而呈脹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弓做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寒氣客於俠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寒氣客於沖脈,沖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呼矣!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脈絡攣急而)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繫於肝,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厥 當是寒字)氣客於陰股,寒(當是厥宇)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痛引陰脅??。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后泄而痛矣!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干不得出,故痛而聞不通矣!」所舉12種痛證,其中10種都因寒引起經脈攣急,氣血凝聚而呈疼痛。惟有「滿則痛不可按」是因寒導致局部氣鬱化熱,才久痛不休;「痛而閑不通」是因風寒束表,導致氣鬱化熱,熱盛傷津,腸中燥屎停積,不通而痛,說明痛證因寒者多。因為五 臟經均由肝系筋膜構成,筋脈有遇寒則攣的特性;流通於經隧中的氣血津液,有遇寒則凝的特性。經脈攣急,氣血不通,則痛作矣!不過應當留意,局部氣鬱化熱,以致充血、水腫、化膿、糜爛而呈疼痛,較為常見,不可一律視其為寒。余如血瘀成癓,液結為石,骨質增生,導致氣血不通而痛,亦復不少。疼痛隨其性質不同,各具特徵,不同特徵反映了不同的病變本質,常見疼痛特徵,約有以下十種。

一是脹痛:痛有脹感,謂之脹痛。以胸、脅、脘、腹、腰、骶脹痛最為常見。外感風寒或恚怒傷肝,經脈攣急,衛氣運行不利,常成此證。單純氣滯者少,兼見血郁、濕滯者多。

二是竄痛:疼痛部位遊走不定,謂之竄痛。病在氣分,是因邪客少陽三焦,衛氣運行不利,而兼經脈攣急使然,

三是重痛:疼痛兼有重感,謂之重痛。濕滯體表常見此證。《金匱要略》所謂「腰下冷痛,如帶五千錢」,即屬濕滯體表腰部而呈重痛實例。

四是刺痛:痛如針刺謂之刺痛。有外傷病史、或痛程較長、或痛點固定不移,屬於血瘀。若系新病,部位並無定處,則與掣痛毫無二致,是因經脈攣急所致,不是瘀血阻絡,應當明辨。以上是氣血津液病變表現的特徵。

五是掣痛:經脈攣急而痛,謂之掣痛。寒主收引,經脈因寒而攣,牽引小絡,則疼痛作矣!但亦不盡如此,因熱而痛者偶亦有之。如暑溫熱人心包(大腦)而呈暴痛如裂即是一例。

六是絞痛:疼痛劇烈猶如刀絞,謂之絞痛。機理不一,中寒氣閉,胃腸經隧攣急、套疊而痛者,有之;情緒激動,包絡攣急,心區絞痛者,有之;膽液凝結成石,阻塞膽道而痛者,有之;尿液凝結成石,阻塞尿道而痛者,亦有之。凡此種種,均因經脈痙攣或阻塞不通使然。惟有腫瘤後期劇痛難忍,不屬此例。以上是以經脈攣急為主的特徵。

七是冷痛:痛處覺冷或遇冷即痛,謂之冷痛,病性屬寒。多因寒滯經脈、關節,津血痹阻所致。也有自身陽虛,經脈失溫而致者。

八是熱痛:痛處灼熱謂之熱痛。是氣鬱化熱,津凝成濕,血郁於絡,阻滯不通的綜合反映,病性屬熱。如體表之瘡、癰、療、癤,牌系之齦腫而痛、胃痛、腹痛等等,都是局部病變。 九是隱痛:局部微痛不休,謂之隱痛。多由局部氣血微結不通,或糜爛久不癒合,或氣血虧損不能溫養經脈所致。見於多種慢性病中。

十是虛痛:經隧空虛而痛,謂之虛痛,病性屬虛。氣虛、血虛皆能致此,如飢餓則胃部疼痛,乃氣虛而攣也;吐、衄、血崩,大量失血而心區絞痛,小腹急痛者氣無源,動力告匱,則腸道傳導無力而便秘見矣!綜上可知,肺、脾、肝、腎功能異常皆能令人便秘,非獨腸也;氣虛、氣滯、血虛皆能令人便秘,非獨津也。 (2)泄瀉:泄瀉是牌系病變,以大便稀溏,次數增多為其特徵,是牌運障礙,腸內水分增多所致。泄瀉機理甚多,就其病性言之,有寒有熱,有虛有實;就其機理言之: 有牌系自病,也有它臟累及。從致病因素來講:飲食不潔,邪從口人,侵犯胃腸,牌運障礙,氣鬱化熱,津凝成濕,濕熱互結,下趨成瀉者,有之;暴飲暴食,食積停胃,傳導異常而瀉者,亦有之。從自身功能失調來講:牌運障礙,水濕停滯,下注成瀉者,有之;中焦虛寒,運化力弱,水濕停滯,下注成瀉者,有之;虛寒更甚,不能腐熟水谷而成完谷不化者,有之;泄瀉日久,腸道鬆弛,成為洞泄者,亦有之。從它臟累及來講: 外感風寒,肺衛閉郁,津氣不能出表,從三焦內歸胃腸,濕隨氣陷成瀉者,有之;腎陽氣化不及,水濕停滯三焦,妨礙腸道水津輸出,下注成瀉者,有之;肝木克土,腸道蠕動增強而使大便次數增多者,有之;水谷未曾消化即因傳導亢進而成饗泄者,有之;腸道痙攣,腹痛即瀉者,亦有之。由此可見,它臟功能失調引起水液正常輸布或腸道弛張失度,都可導致泄瀉,故謂肺、脾、肝、腎皆能令人瀉,非獨腸也。 6.嘔吐 嘔吐屬於牌系病變,究其病理,是因脾運障礙,津氣逆亂,經隧攣急使然。嘔吐病位雖然在胃,卻與心、肺、肝、腎有關。蓋津氣運行關係肺、脾、肝、腎,經隧攣急關係心、肝故也。形成嘔吐機理有八,先從牌系功能失調言之:食積停胃,傳導失常(高位腸梗阻),胃氣不能順降上道而吐酸腐者,有之;腸道阻滯,腹痛、便結,妨礙胃氣下行,上逆而吐者,有之;脾胃同主中焦,職司升降。中焦虛寒,升降失調,吐瀉腹痛,兼見舌淡脈遲者,有之;飲食不潔,邪犯胃腸,氣鬱化熱,津凝成濕,濕熱互結,升降失調,吐瀉交作,兼見發熱、舌紅、脈數者,亦有之。以上四種機理,屬於脾胃自病。再從它臟累及言之:外感風寒,腠理凝閉,津氣不能出表,從三焦內歸胃腸,升降逆亂,外有表證而內有嘔吐,或氣鬱化熱,津凝成濕,濕熱互結,吐瀉而兼舌紅苔黃者,有之;腎功能障礙或腎功能衰竭,氣化不及,水停三焦,胃腸輸津功能受阻,成為渴欲飲水,水人即吐,或嘔吐兼有尿臭味者,有之;邪傳膽經,氣鬱化熱,橫逆犯胃,嘔吐兼見日苦、脅痛者,有之;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氣鬱化熱,逆傳心包,心包受邪,從三焦波及胃腑,嘔吐不止兼見高熱、頭痛者,亦有之。以上四種機理是因它臟有病,波及胃腸。由此可見五臟皆能令人嘔吐,非獨胃也。黃元御云:「胃本不嘔,膽木克之則嘔。」說明嘔吐多因胃腸攣急使然。 7.眩暈 眩暈是以病人有時突然眼黑,少頃方定;或自覺如坐車船,天旋地轉,噁心欲嘔為其特徵。《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肝主全身筋膜,本證屬於膜絡病變,病在肝系,其致眩機理與五臟功能失調及氣血津精虛滯有關,病標雖在肝系,實由五臟氣血陰陽發生病理改變所致。其基本病理是五臟功能異常,氣血津精阻滯、虧損,引起膜絡攣急、鬆弛,成為眩暈。

形成眩暈機理有八:一是氣虛致眩: 元氣虛損、心氣虛不能鼓動血流,衛氣虛不能約束脈絡一營血上升無力一腦失血充一成為眩暈。二是血虛致眩:營血虧損一脈絡空虛一腦失血榮一成為眩暈。三是陰虛致眩:陰津虧損一水不涵木一膜絡失濡以致緊張一成為眩暈。四是精虛致眩:腎精虧損不能生髓一髓海不足一腦膜鬆弛或緊張一成為眩暈。五是陽虛致眩:腎中陽微一陰精不能化生陽氣一腦失陽氣溫煦,經脈攣急一成為眩暈。六是氣鬱致眩:風寒外束,或暴怒傷肝一膜絡攣急一三焦氣鬱一清陽不能上升,濁陰上踞陽位一膜絡腫脹、攣急一成為眩暈。七是血郁致眩:肝經火旺,疏泄太過一血不貯藏於肝而充盈於脈一血隨氣逆一充於腦絡一成為眩暈。八是津凝致眩:腎陽虛衰不能化氣行水一從少陽三焦上逆於腦一阻於經脈則脈脹而急,蔽於膜原則膜松而弛一成為眩暈。綜上,五臟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皆能致腦眩,非獨肝也。 8.心悸 病人自覺心中動悸不寧,謂之心悸,是心繫病變。其發病機理與津氣虛滯攸關。津氣生化輸泄關乎脾腎,聯繫脾腎分析其理,才能揭示致悸根源。此證有寒有熱,有虛有實。虛證是因心氣不足。心氣是由腎系元氣與牌系谷氣合成的衛氣從少陽三焦輸送而來,成為心臟搏動的動力。所以心氣虛損實與脾腎功能虧損休戚相關。心悸兼見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舌淡而嫩,脈虛無力,此為單純氣虛;兼見咽干、口燥、舌紅、少苔,脈細微數,此為氣陰兩虛;兼見頭暈眼花,睏倦無力,舌質淡白,脈象虛弱,此為氣血兩虛;兼見神疲欲寐,形寒怯冷,舌質淡嫩,脈遲無力,此為陽氣虛損。 四者雖然都是心氣不足,兼證卻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異。實證是因水液失調,變生痰飲水濕,從少陽三焦侵犯心繫,成為心悸。兼見頭暈失眠,苔黃而膩,脈象滑數,此為肺牌同病,津氣失調,氣鬱化熱,煉液成痰,痰火擾心;兼見起則頭眩,時吐稀涎,舌淡苔滑,脈象弦緩,此為脾腎同病,飲邪內結,上凌於心;兼見形寒怯冷,四肢浮腫,舌胖而有齒痕,脈象弦、儒、遲、數均有而無定體,此亦脾腎陽虛,氣化不及,水飲內停,上凌於心。此外,肺失宣降,長期不愈,妨礙心血運行,肺心同病而呈心悸、氣喘、咳痰、浮腫、口唇發紺,此為肺病及心,由功能失調轉為器質病變,殊難治癒。 驚悸:目擊異物,耳聞異聲,遇險臨危,心存恐怖,突然心率加快,謂之驚悸。是因神受刺激,心神浮動,導致神、心、血、脈同病而與一般心悸有所不同。因驚致悸,不僅陰血有虧,心氣亦有不足,以致一遇意外,心脈收引,即呈驚悸。若氣定神閑則處變不驚,何悸之有。此證雖然有虛有實,虛證較為常見,實證偶亦有之。兼見夜寐不寧,時而驚悸,頭暈眼花,脈細微數者,乃陰虛有熱之驚悸也;兼見眩暈痰多,大便秘結,苔黃而膩,脈滑數有力者,乃痰火凌心之驚悸也。 怔忡:平時心率正常,十日半月突然心率加快,發后漸復正常,謂之怔忡。此證本虛標實,是因心腎陽虛。心氣雖虧而其虛不甚,故平時不悸。但因腎陽已衰,氣化不及,水飲內停,停積稍久則凌心而悸矣!加之腎陽虛衰,表衛不固,微感外寒則脈攣而悸矣! 9·口苦、人體之液,惟肝分泌的膽汁色黃、味苦,故口苦一證,是因膽汁分泌過多或因膽汁不能隨其水津下行,滯留少陽三焦,隨津溢出舌面所致。外邪相侵,傳人厥陰,或郁怒傷肝,氣鬱化熱,肝經火旺,膽液分泌過多,上溢而呈口苦,此為肝系自病。其基本病理是:外感、內傷一肝經火郁一膽液生化過盛一肝經有熱者,有之;氣虛不固者,亦有之。兼見心煩易怒,脅痛口苦,經色深紅,質稠不淡,舌紅脈數,即因肝經有熱,血不內藏於肝而提前疏泄所致;兼見心悸氣短,少氣懶言,經色淡紅而稀,舌淡而嫩,脈緩無力,即氣虛不能束脈,脈絡鬆弛,氣虛不固使然。 10 經行後期:經期三十餘日甚至四、五十日一行,謂之經行後期。是因肝經虛寒,經脈因寒而攣,氣血因寒而凝,不能應時而至,故常兼見經行腹痛,色黑夾塊,舌淡脈弱。此種機理,稱為沖任虛寒。 經行先後無定期:經行時前時后,謂之先後無定期。兼見經前或經行胸脅腰骶少腹脹痛者,為肝鬱氣滯,脈絡攣急,疏泄失調;兼見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色黑夾塊,舌淡脈弱者,為沖任虛寒,氣血虛滯的虛中夾實證候。 經行腹痛:未婚少女最為常見。形成經前或經行腹痛機理,肝寒氣滯,經脈攣急而痛者有之;肝鬱化熱,經脈攣急而痛者,有之;瘀血阻絡,經行不暢而痛者,亦有之。 兼見小腹冷痛,得溫痛減,面青、舌淡,脈弦而緩者,此為肝寒氣滯,經脈攣急而痛也;兼見胸、脅、乳房、腰骶脹痛,舌紅脈弦,此為肝鬱化熱,經脈攣急而痛也;兼見血有瘀塊,塊下痛減,腹痛拒按者,此為瘀血阻絡,不通而痛也。因寒而痛者最多,肝鬱脈攣而痛亦復不少,血瘀而痛則偶亦有之。 11 月經量少:營血充盈,何來量少,惟因血虛津乏,化源不足,始能致此。是故血虛、陰虛居多,脾虛氣弱,生化不足,或腎功能障礙,不能化精為血,偶亦有之。如因失血繼見月經量少,兼見眼瞼、指甲、唇舌淡白,此為血虛所致。兼見月經先期,潮熱盜汗,兩顴發赤;唇若塗朱,脈象細數,此為血中津液虧損所致。兼見食少便搪,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舌質淡嫩,脈弱無力,此為脾虛氣弱,氣血生化不足使然。 月經量多:月經之量超出正常範圍,謂之月經量多。究其量多機理,血熱,氣虛皆能致之。肝藏血、司疏泄。疏泄適度,月經自然正常。若肝經有熱,迫血妄行,血不貯藏於肝而疏泄太過,月經量多見矣!血行脈中而不溢出脈外,有賴氣為固攝。氣充則固攝有權,月經之量正常。若氣虛血失氣固,則經量亦多矣!肝經血熱,迫血妄行,必兼舌紅、脈數;氣虛不固,必兼舌質偏淡,脈弱無力,依此辨證,無餘蘊矣!經閉不行:月經數月或經年不至,稱為經閉。致閉機理不外兩端,一是血少無源,一是血阻不通。就其血少經閑言之:一因血的生化之源不足,一因貯存之虧已甚。兼見食少便溏,聲低息短,少氣懶言,四肢無力,舌淡脈弱者,此為脾虛氣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是也;兼見腰酸膝軟,性慾減退,形寒怯冷,舌淡脈弱者,此為腎陽不足,精化為血功能減退是也。若失血以後兼見面色無華,唇舌淡白,脈緩無力或脈虛而數,則屬庫存無多,因虛致閉。再從血阻經閉言之:又有血瘀、氣滯、痰阻之別。兼見面色晦暗,舌質青紫或有瘀點,脈帶澀象,是血絡瘀阻;兼見精神抑鬱,脅肋脹痛,為氣滯血瘀;兼見疾多、苔膩、脈滑,乃痰瘀互結。綜上所述,經閉不行有氣虛、腎虛、血虛、血瘀、氣滯、痰阻六種機理,前面三種病性屬虛。後面三種病性屬實。其中氣滯其血或痰滯其血均有血瘀病理並存,絕非單純氣鬱、痰滯,學者留意。 12.崩漏下血 陰道下血,量多勢急,急如山崩者,稱為血崩;淋漓不斷,點滴而下,緩如屋漏者,謂之漏下。崩證因於血熱居多,氣虛而兼血熱亦較常見;漏證則以中氣不足,氣不振血,或瘀血組絡,血不循經較為常見;下元虧損,沖任不固,則偶亦有之。 心為行血之器,肝為貯血之皿。血的運行調節,有賴心肝兩臟。由於供血環流之脈是由肝系之膜構成,血量多少有賴肝臟調節,蓋血流暢否與脈絡弛張有關,所以與肝關係尤為密切。血行脈中,不滯不溢,環周不休,除與心肝兩系有關,還與氣血關係密切。血得陽氣溫煦才能溫和流暢,血得衛氣固攝才不漏泄脈外,血行無阻才能循行常道。血液遇寒則凝遇熱則沸,氣血一旦異常,影響血液運行,就會產生血瘀,血溢證象。外感六淫、內傷七情,氣鬱化熱,熱人血分,迫血妄行,血溢脈外,成為出血,是肝疏泄太過所致。血液不能貯藏於肝,溢出脈外,雖然因其出血部位不同而病機有木火刑金、肝火犯胃、腸風下血、血熱成淋、血熱發斑、血熱成崩之異,其實病理完全一致,都是氣鬱化熱,由氣人血,迫血妄行,僅因出血部位不同,兼證各異而已。血崩兼見血色深紅,量多勢急,發熱口苦,舌紅脈數,是血熱妄行所致。如果上述證象全具兼見心悸氣短,則是血熱妄行與氣虛不攝兩種病理同時存在,以上屬於血崩機理。 下血量少,淋漓不止,兼見心悸氣短,少氣懶言,小腹空墜,面色無華,舌淡脈弱,此為中氣虛陷,血失氣攝,下注前陰,兼見血色黑多紅少,或先紅后談,臍下冷痛,四肢無力,氣短神疲,面色蒼白,看淡苔薄,脈遲無力,或脈大而虛,此為下元虧損、沖任不固;氣虛不攝與沖任不固兩種機理並存尤屬常見。以上兩種機理屬虛。如經婦科檢查,子宮內有肌瘤而呈下血淋漓不止,此為瘀血阻絡,血行障礙,不能環流,以致血溢脈外。此證病性屬實。 13.不孕 婦女不孕,除先天缺陷不能受孕以外,氣血虛損,發育不良者,有之;痰瘀阻絡(輸卵管)、沖任障礙者,亦常有之。婦科檢查,子宮偏小,余無它病,此為沖任虛寒,氣血不足,發育不良;如果月經不調,夾有瘀塊,白帶亦多,經檢查有卵巢積液、囊腫、以及輸卵管不通,此為瘀血阻滯,水液停積的疾瘀阻絡。 14.流產 婦女懷孕未滿六月即墮出體外,謂之流產。此證或因孕婦氣血虧損,不能養胎,或因以前懷孕,用力過度,損傷胎氣,曾經半產,以致每到前次半產月份即重蹈覆轍;或因人工流產過多,沖任受損。所以流產都是氣血虛損,沖任不固,以致不能束胎,病性屬虛。 15.帶下 婦女陰道分泌液體增多,流出陰道,稱為帶下,屬於津液病變。其致病機理有因臟腑功能失調,濕濁下注者,亦有因外邪侵人陰道津凝成帶者。臟腑功能失調所致帶下,常見肝經濕熱,脾虛不運,沖任不固三種機理。帶下色黃量多,粘稠臭穢,兼見日苦、舌紅、脈數,是肝經濕熱,下注前陰。帶下色白量多,兼見食少神疲,頭暈眼花,血壓偏低,舌淡、脈弱,是脾虛不能運濕,濕隨氣陷,下注前陰。帶下清稀如水,兼見腰酸或痛,面色蒼白,舌淡脈弱,是腎陽虧損,沖任不固所致。人身九竅都與外界相通,致病因素可從孔竅侵人體內,發生病變。黴菌侵人陰道所致,則帶如豆腐渣狀;滴蟲侵人陰道,則清稀如水。由於帶下濕有去路,多見舌上無苔,不得因其無苔就憑此視為陰虛,學者留意。

16.舊病?詢問病人以往患過何病,可知是否屬於舊病複發;如果現在所患與舊病無關,也可作為治療時的參考。

17.病因?了解發

病原因,可為治療提供重要依據。在無現代檢測手段以前,了解,病因只限於外界的氣候變化,自身的情志變化,以及飲食不節,蟲獸刀傷等三個方面。所以陳無擇《三因方》將其歸納為外因、內因、不內外因。

切診

切診是指用手觸按病人身體,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種方法。本節僅論切脈,余未備述。

切脈又稱診脈,是醫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撓動脈搏動處,藉以體察脈象變化,辨別臟腑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的一種方法。正常脈象是寸、關、尺三部都有脈在搏動,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從容和緩,柔和有力,流利均勻,節律一致,一息搏動四至五次,謂之平脈。

切脈辨證,早在《內經》、《難經》就有記載,經歷三千年來的不斷總結,對於何證出現何脈已有詳細論述。但對證象與脈象間的內在聯繫,卻無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學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脈證間的內在聯繫,如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氣血津液出現虛滯,五臟功能出現盛衰,才會出現不同脈證。只有弄清氣血津液的生化輸泄與五臟間的關係,才能將氣血津液虛滯和五臟功能盛衰出現的證象與脈象聯繫起來,也才明白切脈能夠察其五臟病變的道理所在。

不同脈象的形成,與心臟、脈絡、氣血津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脈象的不同變化反映了心力強弱、脈絡弛張、氣血津液虛滯三個方面的變化。由於氣血津液都需五臟協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輸泄,所以氣血津液的虛滯也就反映了五臟功能的盛衰,從而反映於脈,形成不同的脈象。

心臟搏動的強弱,脈絡的弛張,是引起脈象變化的根源。心臟搏動有力,脈象隨其病因證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數等脈;無力則脈象常呈遲細微弱等脈。心臟搏動與脈象起伏,都是肝系膜絡交替收縮與舒張的反映。如果血絡鬆弛則呈孺、緩;緊張則呈弦緊;

痙攣則呈結代等等。只有將固定的心臟、脈絡和流動的氣、血、津液連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脈象變化的本質,對於何證出現何脈才有理有據,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氣血津液虛滯變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脈象。

先從氣的虛滯言之;氣是心臟搏動的動力,心氣是由腎系生化的元氣,脾系生化的谷氣,肺系吸人的清氣,注人心臟,成為心臟活動的能源。脾腎功能衰退,心氣也就隨之衰弱,脈象與心相應也就呈現緩慢或虛數無力。若將這一連鎖反應進行逆向推理,脈象無力是因心氣不足,心氣不足則是脾腎化氣功能衰退所致。氣行脈外,營衛和調,則脈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如果風寒束表,毛竅收縮,脈絡緊張,衛氣充盛於表,則脈隨氣浮,呈為輕按即得的浮緊脈。若衛氣因寒、內歸臟腑,則呈重按始得的沉緊脈,久病氣虛,脈伏於里,則呈重按始得的沉弱脈。若陽氣虛衰,無力助心行血,則脈呈遲緩微弱。若風寒束表或風熱犯肺,氣鬱化熱,心陽亢進,則脈應之而呈洪大有力而數。

若因氣鬱引起脈的傳導阻滯,則脈應之而澀。若因氣鬱引起脈絡不舒,則脈應之而弦。由此可見,脈的浮沉遲數,有力無力,均與氣虛、氣滯有關。

次從血的虛滯言之:血行脈中,充盈流暢,才呈正常脈象。若因血的化源不足導致血虛,乃是由實變虛,逐漸減少,脈能與其相應而逐漸變細,所以脈呈細弱。如果突然大量失血,脈管仍呈原狀卻脈無血充,遂致形如蔥管,按之中空,呈為芤脈。如果血滯、血瘀,脈的傳導受阻,微呈攣急,即呈按之猶如輕刀刮竹,大波之內又有細密微波應於指下的澀脈。

再從津的虛滯言之:脈的形態改變也與津液有關。血中津少,脈失液充,其脈也就應之而細。由於津虛是因營陰暗耗或因熱病後期傷津,常常兼有熱象,是故營陰虧損之脈常呈細數且與香紅少苔並見。若脈外津虛與脈內津虛並存,脈失津濡而呈脈絡緊張,即呈指下如按琴弦的弦脈。上述脈象是因肝腎陰虛。若因脾腎陽虛,氣化失常,水飲內停,血中津多而呈舌體淡胖,水停脈管夾層而使脈絡緊張,也能呈為弦脈,雖然同屬弦脈卻有寒、熱、虛、實之異。

綜合上述,一切脈象都是心力強弱,脈絡弛張,氣血津液虛滯的綜合反映;心臟、脈絡氣血津液發生病變,又與五髒髮生病理改變有關,所以切脈能察五臟盛衰。

切脈只是四診之一,有些病變不是單憑切脈就能做出診斷,應該四診合參,並宜結合現代檢測手段才能全面認識疾病。如果片面強調切脈能知病變所在,會將學者引人歧途。脈的形態很多,令人難以掌握,茲將常見脈象的病理略述如下。病理描述難免有誤,列出僅作拋磚引玉之想,敬請同仁指正。

1.浮脈;風寒束表一衛氣為御邪侵,充於肌表一脈隨氣浮於外一輕按即得一謂之浮脈。

2.沉脈;病在臟腑一脈位深藏,舉之不足,按之有餘一、謂之沉脈。有力為實,無力為虛。

3.遲脈;陰盛陽衰一心功減退,搏動遲緩—一息三至,去來極慢一謂之遲脈。陰盛為寒,陽衰為虛。

4.數脈;表衛閉郁,氣鬱化熱,或由氣人血,氣血兩播一心動亢進—一息六至,多於常脈一謂之數脈。亦有心氣虛衰一搏動無力一每次輸出血量不足,心動加速以求代償一成為虛數。

5.細脈;氣血兩虛,陰虛偏甚一氣虛則輸出量少一加之血虛脈失血充,則脈細如線一謂之細脈。

6.微脈;陽氣衰微,氣血俱虛一脈細而軟一按之欲絕,若有若無一謂之微脈。

7.弱脈;氣血兩虛一氣虛無以鼓動血行,血虛無以充盈於脈一極軟沉細,按之乃得,輕取難尋一謂之弱脈。

8.實脈;三焦實熱或腑氣不通一心動亢進一搏指有力一謂之實脈。

9.洪脈;氣鬱化熱,氣分熱盛一心功能亢進一按之洪大有力寸謂之洪脈。若大而虛,按之無力是壯火食氣,心氣已虛。

10.弦脈;肝腎陰虛一水津虧損,脈失津濡一脈絡緊張一脈象端直而長,如按琴弦一謂之弦脈。少陰陽虛,氣化失常一水停三焦,充於脈內及其夾層一脈絡為之緊張,觸之如按琴弦一謂之弦脈。肝膽氣鬱一脈為氣束,不能舒張一如按琴弦一亦可成為弦脈。

11.緊脈;風寒束表一脈絡收引一脈形如索,輕按即得一謂之浮緊;寒中三陰一脈絡收引一其形如索,重按始得一謂之沉緊。

12.滑脈;痰食妊娠,停阻經隧一所阻部位脈絡緊張一血流受阻一聚集如珠,流於脈內一往來流利,如盤走珠,應指圓滑一謂之滑脈。

13.澀脈;氣滯、血瘀、痰凝一脈絡傳導受阻,微攣一血流不暢一按脈猶如輕刀刮竹一謂之澀脈。

14.濡脈;水濕阻滯一脈因受濕而弛一按之無力,如帛在水中,輕手相得,按之無有一謂之濡脈。氣血陰陽虧損,生化無源一脈無血充一亦呈濡脈。

15.芤脈;突然大量失血一脈失血充一形如蔥管,按之中空一謂之芤脈。

16.結脈心繫陰陽虧損一脈絡痙攣一傳導阻滯一脈律不勻,時有止歇一謂之結脈。遲止定期,謂之代脈。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