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當歸芍藥散加味》治療子宮下垂

對於子宮下垂,第一想到的是補中益氣湯,然而伍炳彩老師用兩個例子說明了對於肝脾不和、濕滯內停之子宮下垂者,可用當歸芍藥散治療。但最後伍老師又說:若只以當歸芍藥散為治療子宮下垂的有效方,廢補中益氣湯而不用,或僅用補中蓋氣湯與當歸芍藥散二方,則又不盡然。這是因為中醫學的辨證論治而言,若證變治亦變。」可見其治學之嚴謹。

子宮下垂祖國醫學稱「陰挺」,指婦人陰道內有物下墜,或墜出陰道口內,又稱「陰脫」、「陰菌」或「陰痔」,發於產後的又稱「產腸不收」。關於本病的病因,認為與氣虛有關,故其治療一般根據「陷者舉之」之則以補氣升提為主,同時配合針灸及外治法其效更速,臨床一般多主張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筆者在臨床中體會到,補中益氣湯不能盡愈此證,有些患者用後有不舒之感而不能應用。這是因為病情是千變萬化的,執一方以治此證自然不會奏效。

子宮下垂雖與帶脈有關,但帶脈又屬脾,如唐容川《血證論》所言「帶脈下系胞宮,中束人身,居身之中央,屬於脾經」,故補中益氣湯用於子宮下垂屬脾虛中氣下陷者多效。

但肝脾之關係密切,肝藏血、主疏泄、脾統血、主運化而為氣血生化之源,肝脾二臟在生理上有密切的關係。脾胃的升降、運化,有賴於肝氣的疏泄,若肝之功能正常、疏泄調暢,則脾胃升降適度、運化健全;若肝之疏泄失職,就可影響脾胃之升降、運化,從而形成「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之證候。反之,脾病也可影響於肝。

若脾氣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則血無生化之源,或脾不統血、失血過多,均可累及於肝,形成肝血不足;若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日久蘊而成熱、濕熱鬱蒸,則肝膽疏泄不利,可形成黃疸。由此可見,肝病傳脾、脾病傳肝,肝脾二臟在病變上相互影響。

因此,子宮下垂雖與脾關係密切,但脾之病變又可由肝傳來,故治脾不應,應考慮治肝。當歸芍藥散用於子宮下垂,就是由此推衍而來。

當歸芍藥散出自《金匱要略》,原為治「婦人懷妊,腹中痛」及「婦人腹中諸疼痛」,本是婦科常用方,由當歸、白芍、川芎、澤瀉、茯苓、白朮等六味葯組成。方中,既重用芍藥斂肝和營止痛,又佐歸、芎以調肝和血,更配茯苓、白朮、澤瀉以健脾滲濕,共奏養血調肝、健脾利濕之功。

據臨床報道,可治療多種疾病,但治療子宮下垂尚未見諸報道。筆者認為,該方適合於肝脾不和、濕滯內停之子宮下垂。茲舉醫案二例。

[例一]梅X ,女,26歲。1989年10月5日初沴。

自訴已分娩2個月。分娩后即覺子宮下垂,站立時於陰道口外約半寸,自以為滿月後可自動收上去,但滿月後仍下垂,伴小腹隱痛不舒、喜按,口渴面紅,大便軟,小便偏短色黃,帶多色白偏稀,納佳睡眠好,苔淡黃舌正紅,脈細弦,在某醫院曾用補中益氣湯加味5劑,葯后自覺不適、口乾舌苦、子宮下垂依然。

此證乃肝脾不和、濕滯內停,以致帶脈不約,方用當歸芍藥散加味。

藥用:當歸10g,白芍12g,川芎5g,白朮10g,澤瀉10g,茯苓10g,枳殼10g。

服藥5劑,腹痛減輕,站立時子宮上縮至陰道口。原方有效,守方續服5劑,諸癥狀逐漸消失。之後又守方服藥10劑,諸症全消。隨訪未見複發。

[例二]王X,女,72歲。1990年2月12日初診。

自訴患痔瘡、子宮脫垂1個月余,起則子宮脫出、不痛、色暗紅,卧則子宮突出減輕,但不能復原,陰道流出水樣物、夾血絲、無臭氣,少腹亦不痛。口稍渴、不苦不粘,口臭,牙時痛,面紅,大便不幹不稀、日1次,大便時肛門疼痛,時有痔核脫出,小便急脹色黃、不灼熱、不混濁。精神尚可,不乏力,腰稍酸,苔薄黃,舌體胖,舌紅稍暗,脈弦彈指。曾服補中益氣湯加味無明顯療效。

此乃病不在脾而在於肝胃,方擬玉女煎加味以清胃。

藥用:熟地10g,知母10g,牛膝10g,麥門冬10g,北沙參15g,生甘草5g,白芍15g,枳殼10g,生石膏10g(先煎)

服藥7劑,子宮脫垂減輕,但步行及排便時子宮仍下垂,平卧則子宮能縮回,小便急脹已除,口臭、口乾見減但仍存,有時前額痛,舌脈同前。守方加生黃芪15g,葛根12g,又服藥7劑。近日咳嗽,咳緊,喉癢即咳,痰白苔白,舌紅稍暗,脈弦彈指寸浮。

擬麻杏石甘湯合止嗽散加味5劑。葯后咳嗽已除,子宮脫垂已減十之二三,但仍是卧則不突出、站則易出,陰道流水樣物、夾少量鮮血,少腹不脹不痛,按之亦無不適,白帶不多,面紅,牙時痛,口粘、稍臭,大便偏稀,小便轉清,舌紅稍暗,苔少,脈弦稍彈指,胃熱大減。改擬當歸芍藥散兩調肝脾。

藥用:當歸12g,白芍15g,川芎6g,茯苓10g,澤瀉10g,白朮10g,黨參15g,枳殼10g。

上方服藥7劑。之後因咳嗽曾服清熱宣肺葯5劑,因喉痛服利咽之葯14劑,再服當歸芍藥散加味17劑。前後共服當歸芍藥散24劑,子宮脫垂全部消除。

〔按〕上二例說明,當歸芍藥散可治療子宮下垂,但只適用於肝脾不和、濕滯內停之子宮下垂者。若只以當歸芍藥散為治療子宮下垂的有效方,廢補中益氣湯而不用,或僅用補中蓋氣湯與當歸芍藥散二方,則又不盡然。這是因為中醫學的辨證論治而言,若證變治亦變。如肝膽濕熱內盛之子宮下垂,龍膽瀉肝湯也不失為有效之方,不可不知。

大凡用補中益氣湯所治之子宮下垂,其脈多虛弱、面色多萎黃、精神多疲惓、舌多淡,用當歸芍藥散者,其脈多弦偏細、甚則彈指、面色多紅、精神一般不疲倦、腹或痛、舌多偏紅。以此為辨,多能奏效。

— THE END —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