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耕說字-神

神,甲骨文,

有的甲骨文不從示。從字形看,「申」、「電」、「神」屬於同源,後分化。甲骨文申像神秘的劈靂、不同方向開裂的閃電。古人認為打雷閃電是至高無上的天神在發怒。當「申」的「閃電」和「天神」本義消失后,有的金文

神,金文

再加「示」, 另造「神」代替:(示,祭祀)(申,閃電),表示祭拜發出閃電的天公。造字本義:古人祭拜的天公,萬物的創造者和掌控者。

神,小篆寫法。

延續金文的字形,只是稍微將閃電申的字形進行了訛變。

神,隸書寫法。

繼承小篆的寫法,今天的字形是隸書字形的延續。

神,楷書寫法。

神的演變。

從神的甲骨文寫法中可以看出,就是雷電的象形或者會意。對於雷電的認識,我們的祖先起初無法解釋,而且由於雷電過後所引起的連帶各種自然現象,比如暴雨,滑坡,甚至是地震,大火等等,都比較恐懼,所以開始只是記錄了一種自然現象,即雷電,然後慢慢賦予了不可預測,力量強大,出乎尋常的意義,即後來的神。後來人們對於那些超出普通人認識的事物都賦予了神的概念。以至於延伸到後來的各種宗教中的神。

Advertisements

用法與出處:

1,《黃帝陰符經》: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2,老子《道德經》:穀神不死。

3,《易 • 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

其中,黃帝陰符經所說的是個辯證的問題,也說出了神的不同層次。普通人認為,能夠做出普通人做不出的事情,可以稱之為神,這也是神的初級層次,比這個更高的,是普通人看不出這個人有什麼過人之處,可是他卻有很神的功夫。有些人認為,人不可貌相,即不能通過簡單的外表而判斷一個人的水平,因為自古至今,就有一些人大隱於市,他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過人之處,從而特意表現的普普通通,平易近人的樣子。所以,就容易造成某些普通人有眼不識泰山,就算是高人站在面前,也不知道這個人的高明之處,反而把希望寄托在遠來的和尚身上。從求學上,要虛心求學,不恥下問,切不可居功自傲,高高在上,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現,都還沒有認識到事物的發展規律,也沒見過大的世面。一個虛心向學的人,總能看到別人的好處,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日日精進,不斷攀登。《西遊記》中的玄奘,雖然不知道哪個是菩薩的化身,也沒想知道,他總是對人恭恭敬敬,處處念佛,所以,才能化險為夷,總能得到菩薩的暗中幫助,相比之下,豬八戒每次都陷入菩薩設置的陷阱,暴露自己的貪心。所以,把普通人也當高人,是一種嚴謹的求學態度,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慢慢走向高級。老子道德經中說到的穀神不死,有多種解釋,總之,有一種能夠給人帶來新生命的力量,人們不知道其中的奧秘,所以,就把這種力量稱之為神。而且,這種生命的力量不會衰退。說卦中的一句話: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吳澄認為「神」在萬物之中而妙不可測,即萬物之所以能夠自然生長變化,必有一種神奇的作用力,那就是內在的陰陽相對作用。跟穀神不死之神有相通之處。同樣道出了自然中存在的生生不息的那種生命的力量。

Advertisements

示字旁和衣補旁的區分:

前面說到了,示(礻字旁)表示與祭祀、祈福有關,比如福、神、社、祈、祝等;

「福」最初的詞義之一是「通過祭祀活動而希望天神降福,(後來演變出「俸祿」這樣的相關辭彙)。福與祿是同一個意思,自然沿用「示」字旁。神,就不用說了。社,指的是土地神,現在有些地方還存在的社火,社戲等集會(也成為社會)就是與祭祀土地神有關。祈,就是進行祭祀活動,以讓天神降福。祝,也是一種祭祀活動,比如祝福,就有最初的祭祀的意義。

而衤字旁的字往往與衣服有關,比如袖、襟、初,襯、衫等。

初」字由「衤」和「刀」組成,意即用刀裁衣,而裁衣是做衣的第一道工序,是做衣的開始,因而「初」的本義便是「開始」。后引申為本原、從前等。袖和襟自不必說,都是衣服上的一個部位,襯衫就是指的一種上衣。說道衣服,不能不說表裡,其實這兩個字開始都指的是衣服的不同部分。表,即衣服的外面,里,即是衣服的裡面。這個表裡的里的繁體字寫法需要注意:是裏或者裡,都和衣服相關。

趙文耕老師幼承家學,后拜京城明家寒石為師,專習隸書,跟隨《甲骨文字典》主要編纂者黃波先生學習古文字。跟隨桑敬民老師學習中國文化傳承。現總結所學,在北京東城鼓樓開設了「少兒書法班」,「甲骨文與中國文化」等系列課程,可以為中小學做公益講座,歡迎聯繫。

本文書法由趙文耕老師書寫。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