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寸土地皆生金——臨夏縣北塬鎮錢家村的振興之路

2018年的第一場雪下得好大啊!「走,到北塬鎮錢家村看雪景!」大雪中的臨夏縣北塬鎮錢家村,更是別有一番景象。10多家「北塬人家」農家院在寒冬里正常營業,幾十家賣新鮮黃瓜、西紅柿、草莓的攤點依然紅紅火火……

人們說,「錢家村的每一寸土地都生金子」。記者走進錢家村,確實感受到了這裡「土地生金」的奧妙,感受到了錢家村群眾從貧窮到富裕的蝶變歷程。

荒寂塬頭成公園

錢家村位於北塬的邊緣,塬下東南面是臨夏州州府所在地臨夏市城區,西北面是廣闊的北塬農村。這裡是典型的川塬交接地帶,也是城鄉結合地帶。當地群眾把這一帶叫「塬頭」。

村民們對這裡的過去記憶猶新。60多歲的村民王建國說:「一提起這『塬頭』,讓人心痛。多年前,這裡土地支離破碎、坑坑窪窪,成了城鄉垃圾處理點。這塊土地早已不種莊稼了,只栽植著一些比較耐旱容易成活的紅柳、榆樹和旱柳,是當地農民最看不上眼的地方。

Advertisements

曾經,這一條長長的塬頭,是繁華城市與寂寞鄉村的隔離帶,也隔出了富裕和貧困。

面對這個現狀,臨夏縣委、縣政府大膽決策,在塬頭高標準修建了一條北塬塬頭觀光水泥大道,將3平方公里多的山樑山頭、溝溝壑壑巧妙改造,修亭子、修廊道、修花園。目前,綠化面積已超100畝,修建人行道2萬平方米,新建古典式管理用房4間、涼亭20多座、廊架50間、游步道近10公里,安裝路燈100盞、星光燈1000盞,新建停車場2處……如今,亭台樓閣、奇花異草與美麗新農村相映成趣,一年四季,遊人如織,這裡成了人們體驗鄉村、放鬆心情、旅遊度假的勝地。

旅遊設施的不斷完善,帶動了當地休閑、娛樂、餐飲、採摘等旅遊服務行業的興起。截至目前,塬頭公園周圍已建成15家「北塬人家」農家院,常年經營;春夏秋三季提供旅遊服務的小攤點有上百家,有300多名村民參與其中。

Advertisements

千畝薄地成良田

錢家村人多地少,全村共有2000多人口,耕地面積卻不足1600畝,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自改革開放以來,許多人放棄耕地,選擇外出務工。

村民魏秀蓮和丈夫2001年到新疆開飯館,生意一直不錯,家裡的4畝承包地,多年來,他們一直僱人耕種。後來兩口子一算賬,發現根本不划算,4畝地收穫玉米6000斤,收入僅有6000多元,除去雇傭費、肥料費,一年的收入很有限。於是,將土地撂荒了。

在錢家村像魏秀蓮夫婦一樣還有疏遠那片養育祖祖輩輩土地的農戶。針對以上情況,2015年春天,臨夏縣率先在北塬創辦甘肅臨夏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錢家村的1200畝土地被流轉,流轉標準每畝每年過千元。

流轉后的土地被高效利用,打造成為蔬菜、奶牛、經濟林果為核心的「種養加」循環農業示範區,而錢家村200多名婦女成了園區的工人,實現了在家門口也能打工掙錢的願望。

看到這些變化,2017年,魏秀蓮和丈夫轉讓了新疆的餐館回到了家鄉。回來后,魏秀蓮在園區里長期務工,每月工資都在3000元左右,丈夫在錢家村旅遊景點擺攤點,銷售農副產品,收入很可觀。魏秀蓮高興地說:「原來總認為錢就要在外面掙,現在才感受到了家鄉的土地也能生出金子來。」

「爛場場」成了「金壇壇」

在農村,最不長莊稼的土地就在房前屋后、路邊樹下,這樣的土地,在錢家村有400多畝。隨著鄉村旅遊經濟的興起,這400畝土地也一天天「活」起來了。

張玉明屋后的那塊地不但夾在院落中間,而且有幾株高大的榆樹和楊柳樹遮住了陽光,地里種什麼都長不好,當地群眾把這種土地叫做「爛場場」。村民張玉明等向鎮政府和有關部門申請,利用房前屋后的承包地修建起了農家樂茶園。自從開闢成農家院后,張玉明家的這塊地成了遊客休閑聚餐的好去處。

幾十年不長莊稼的土地,如今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張玉明的做法帶給錢家村群眾很大啟發和引導,漸漸的村裡所有的「爛場場」都變成了「金壇壇」。

現如今,十幾家「北塬人家」、幾十家小吃攤點,每天都需要大量新鮮蔬菜,遊客遊玩后還從這裡帶走純天然無污染的農產品,有人開玩笑說:「錢家村的一把嫩草也能賣成錢了。」

經濟利益的引導,使農民在流轉剩下的土地上開始「繡花」。「種一畦水蘿蔔,每天早上送到農家院,一算賬,掙了3000元,沒想到比以前種兩畝多玉米還值錢。」村民郭芳芳說。張家的一畦小白菜、李家的蓮花菜、王家的玉米棒子……都成了最受遊客歡迎的綠色農產品,還有那一個個果園、杏園被村民們精心「務勞」后,春賞花、夏避暑、秋賞果,棵棵成了搖錢樹。70多歲的魏舉才老人興奮地說:「沒想到村裡的每一塊土地都這麼值錢了。」

晚飯後,美麗的錢家村文化廣場上,村民們唱起歡快而又深情的歌:「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


記者:趙懷斌 山樺 梁永吉

責編:馬守璞 編輯:馬忠英

運營人員: 趙穎 MX007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