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愛花「未來錢」

預支未來的錢實現眼前的消費願望,其實質是對心理需求的即時滿足。這種「想要的現在就要」的心理特性有一定時代背景。90后、00后成長於社會安定和物質充足的年代,不像父輩受過物質匱乏之苦,且他們的父母現在是社會中堅力量,有較好的經濟實力,使得年輕人對失去財富沒有強烈的危機感。另外,獨生一代在家中集萬千寵愛於身,家長對其物質需求常常是有求必應甚至供過於求,孩子們不需要通過努力、忍耐就能輕易獲得想要的東西。一來「不缺來「不忍」,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信用借貸渠道越來越便捷的「助力」下,信用消費成了年輕人的首選支付方式。



適度的信用消費是年輕一代樂活當下的反映。他們不委屈、不壓抑自我,同時對未來抱有積極預期,體現了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而且,對美好生舌的大膽追求也激勵著他們勇於奮進。但我們也應看到,某些豐輕人由於自我控制能力薄弱玻攀比、炫耀、衝動心理裹挾,在用消費時「剎不住車」而深陷務危機,甚至付出了生命,這都為非理性過度消費者敲響警鐘

Advertisements


信用消費給我們帶來便利,但應用之有度。避免財務透支,要強化「延遲滿足」能力。這是指人們願意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目標而放棄即時滿足的快感,體現了人的自制力。訓練這種能力,可以將想要的物品當作獎勵,在自己達到某些目標后,以紀念品」「禮物」的形式「送」給自己,而不是當下立即購買。這麼做能使衝動性消費向儀式性消費轉變,既增強了自我控制力,又增添生活樂趣

二要管理好「心理賬戶」。心理學研究發現,我們內心都有個小銀行,會把不同來源、用途的錢放入不同「賬戶」中,對它們的感受和利用是不一樣的。比如,人們傾向於把辛苦賺來的錢和意外收入放到不同賬戶上,對前者的支配更加謹慎,對後者則隨意得多。利用這個心理現象我們可以對消費進行分類記賬,如分成日常所需、學習教育、休閑娛樂等,明確各類的份額,且消費超過了心理預設,就及時停止。藉助內心感受調整消費,有助於維持收支平衡,遏制一味享樂。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