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真菌病是怎麼回事?

耳真菌病又稱真菌性外耳炎,系真菌引起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耳廓及外耳道感染。是一種常見病,占耳感染的15%~20%。是真菌感染所致。這類感染又稱耳癬,引起耳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皮膚癬菌如紅色毛癬菌、石青樣毛癬菌及羊毛狀小孢子菌等。臨床表現為耳廓癬,外耳道真菌病。耳廓癬用復方雷瑣辛搽劑或眯康唑霜等,外耳道真菌病宜先清除痂片和耵聹。然後外用制黴菌素軟膏。

癥狀表現

1、急性外耳道炎患者覺耳部刺癢、灼熱感,在顳下頜關節運動財感到耳內疼痛。起初分泌物為稀薄的漿液性分泌物,后漸變粘稅。常因外耳道軟組織腫脹及分泌物堵塞而影響聽力。慢性者常訴有局部刺激感,分泌物很少。但是,在受到激惹后,急性炎症癥狀又可重現。真菌性者常感耳內劇癢,侵及鼓膜則可出現耳鳴及聽力障礙,外耳道內有潮濕感。如有細菌混合感染,則可出現耳痛、耳流膿癥狀。檢查見急性者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呈彌慢性充血腫脹,有多量漿液性或膿性分泌物,耳甲腔、耳屏及耳垂甚至耳廓周圍皮膚皆可因分泌物刺激而出現潮紅、上皮剝既及滲液的皮膚炎症表現。分泌物凝固后,呈黃色痂狀。慢性者可見外耳道皮膚增厚,有上皮脫屑現象。真菌性者外耳道有青煙色、黑色或黃白色霉苔,可見菌絲,與皮膚接觸處呈痂狀。將其除掉后,可見外耳道皮膚有充血、糜爛現象。有細菌混合感染時,充血腫脹加重。取外耳道內之痂狀分泌物加10%氫氧化鈉或硫化鈉的酒精溶液使之溶解。塗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菌絲及圓形或橢圖形孢子,即可診斷。但在有混合感染的分泌物中;往往不能發現真菌。

2、耳廓癬 開始為紅色丘疹、水皰。繼而脫屑並逐步向四周蔓延擴大成大片紅斑,上覆鱗屑。邊緣清楚,有丘疹或水皰。可延及外耳道、全耳、頸面部。患者多有局部外用皮質激素史。自覺瘙癢明顯,常為一側。可伴手足癬、體股癬、頭癬等。刮取鱗屑加10%KOH液直接鏡檢可見分枝分隔的菌絲。培養有皮膚癬菌生長。

3、外耳道真菌病由皮膚癬菌以外的真菌引起。若病原菌為皮膚癬菌,應稱外耳道癬。外耳道真菌病主要表現為外耳道紅斑、鱗屑、水腫或結痂,耵聹堆積。自覺瘙癢。耳有飽脹感或聽力減退,有時疼痛。若同時伴發細菌感染,則有膿液和臭味。嚴重者可累及耳軟骨。/4、外耳道痂多呈筒狀,表面有絨毛狀或粉末狀真菌生長。顏色依病原菌不同而呈黑、黃、綠、灰褐等色。去除痂片可見表皮紅腫,有輕度糜爛。鼓膜可充血、增厚或有濕性分泌物。

取耵聹或痂片加10%KOH液檢查可見菌絲和孢子。有時可見分生孢子頭。培養有真菌生長。

病理病因

耳真菌病是一種常見病,占耳感染的15%~20%。多發生於熱帶、亞熱帶溫暖潮濕的地區。任何年齡均可罹及,但以20~40歲最為多見。常見於單側且以右側為多,可能與右手挖耳方便順手有關。夏季好發。引起耳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皮膚癬菌如紅色毛癬菌、石青樣毛癬菌及羊毛狀小孢子菌等。來源於頭面部癬的直接蔓延或手足癬、體股癬、甲癬等的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這類感染又稱耳癬。

引起外耳道感染的病原菌絕大多數為煙麴黴和黑麴黴。其中黑麴黴佔90%以上。其他有念珠菌、肯霉、犁頭霉、柱頂孢、短帚霉、根毛霉、共頭霉等,多來源於空中孢子的飄落。80%~90%的外耳道炎可發現各種細菌,如假單胞菌、變形桿菌、微小球菌、鏈球菌、大腸埃希菌和棒狀桿菌等,當與真菌共存時。可使真菌感染加重。

局部原有皮損如外耳道濕疹、銀屑病、脂溢性皮炎等以及局部潮濕、外耳道損害如挖耳及長期局部使用抗生素和皮質激素等都是重要的誘發因素。

治療方法

1.戒除挖耳惡習,防止污水入耳,積極治癒中耳炎,勿濫用滴耳藥液。

2.對急性外耳道炎,局部應以清潔、收斂、乾燥的治療原則處理。可用2%龍膽紫溶液、5%~10%硝酸銀溶液塗布。亦可用5%~8%醋酸鋁溶液紗條塞入耳內,並每日滴醋酸鋁溶液於紗條上,以維持濕敷作用,24h更換紗條一次。慢性者有上皮脫屑時;局部可用2.5%氨基汞軟膏;10%魚石脂甘油紗條塞入外耳內;或用5%~10%硝酸銀溶液塗布,每日一次。上皮任其自然脫落,不要強行撕扯,以免促使急性發作。對急性者可全身應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控制感染。如疑有局部過敏狀態時,可加用皮質類固醇類藥物或抗過敏藥物;以增加治療效果。

3.真菌者將外耳道及鼓膜上定霉苔清拭凈后,在外耳道內塗以70%酒精,待干后塗以磺胺及硼酸粉。但是,此法對白色念珠菌效果較差。每克含10萬U制黴菌素粉劑用於局部撒布,對白色念珠菌效果較好。對滲液較多者,可將2g龍膽紫溶於100ml95%酒精中,局部塗布。其他常用藥物有1%~2%麝香草酚酒精或甘油、1%~03%水楊酸酒精等製劑滴耳,每日3次~4次。

海之聲聽力溫馨提示:

1、多以清淡食物為主,注意飲食規律。

2、根據醫生的建議合理飲食。

3、該疾病對飲食並沒有太大的禁忌,合理飲食即可。

4、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避免用手挖耳。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