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期的文學基本上處於沿襲唐五代文風的過渡階段

北宋初期文學

  北宋初期的文學基本上處於沿襲唐五代文風的過渡階段,可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如柳開等人倡導和寫作的古文,王禹偁革新詩風和文風,楊億等人的西昆體風靡一時,晏殊的令詞創作等,都在這一時期的文學發展過程中起過作用,為宋代文學的發展在某些方面作了鋪墊。

第一節 王禹偁與宋初文風和詩風

  宋初文壇承接晚唐五代文風餘緒,盛行駢麗聲偶之辭,妍華而不免膚淺,未能自出新意。因此,柳開、穆修等人的倡導復古和堅持寫作古文,就顯得尤為難能可貴了。他們的復古主張和實踐,為後來宋代的古文運動開了頭。在詩和文兩個方面都有較為突出的創作實績,促進了宋初詩風、文風變革的作家,當推王禹偁。

  

柳開,大名(今河北大名縣)人,字仲塗,著有《河東先生集》。原名肩愈,字紹先。意為要繼承韓愈、柳宗元的事業。他在宋初自覺地以恢復韓、柳古文的傳統為己任,反對五代浮艷文風,標舉文統和道統,主張文道合一,有鼓吹復古、倡導質樸文風的篳路藍縷之功。穆修,字伯長,鄆州(今山東東平)人。他是繼柳開之後專力寫作古文的作家,其文強調教化作用,力求結構章法的變化,多用散行單句,不務雕琢堆砌,不求華靡艷麗,在宋代古文的發展上具有一定的影響。

  

王禹偁(954—1001),宋初有名的直臣,因直言敢諫而屢遭貶謫。今存《小畜集》30卷。在宋初作家裡,王禹偁是成就較大的一位,他在詩和文兩個方面的創作都較為突出,促進了宋初詩風、文風的變革。

  宋初詩派林立,主要有所謂白體、昆體和晚唐體三派。白體學白居易,詩風平易曉暢。主要詩人有李昉、徐鉉和王禹偁等。王禹偁早年與一般文人一樣喜愛白居易的詩,但側重於學白居易的閑適唱和詩;貶官商州以後,他創作了大量反映社會現實、關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學習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諷諭詩,更進而學習杜甫,所謂「本以樂天為後進,敢期子美是前身」。

  

王禹偁兼擅各種文體,而以詩歌較為著名,他的五、七言古詩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詩風,其近體詩、絕句則不乏平淡清遠的格調。如《村行》: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在文的方面,王禹偁既能寫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但他尤致力於倡導古文,改變五代以來的雕繪習氣,始為古雅簡淡之作。王禹偁的文章多有現實政治內容和鮮明的思想傾向。如《唐河店嫗傳》,借歌頌一個機智勇敢的老婦人,揭露了宋代立國之初即不修邊防的危險形勢,文易而思深。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風方面有開創之功,使中唐韓、柳切近現實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現,成為歐陽修改革文風的先聲。

《玩通智慧》成語故事汗馬功勞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