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寂」美與枯山水

「 空寂 」美與枯山水

日本是一個庭園模式繁多,且數量驚人的國度。在那裡,有宏闊壯偉的皇家、貴族園林,也有氣勢恢宏的市立、國立公園,還有在有限的空間中構畫、在模山范水中尋求情趣的私家庭園,以及追求人與天地交融、渾然合一的哲學境界,並藉助自然山水來延展庭園的寺廟庭園。

我國小說家、散文家郁達夫(1896-1945年)1913年赴日,1922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在留日後就曾對日本庭園讚不絕口。他在《日本的文化生活》一文中寫道:「日本人的庭園建築,佛舍浮屠,又是一種精微簡潔,能在單純里裝點出趣味來的妙藝。甚至家家戶戶的廁所旁邊,都能裝置出一方池水、幾樹楠天,洗滌得窗明宇潔,使你聞覺不到穢濁的熏蒸。」


不過,日本的美麗庭園並非從遙遠的過去就數量眾多、寓意深刻、技藝精湛。據說在6世紀至7世紀前半葉的飛鳥時代(552-646年),由百濟(朝鮮古國)訪日者在日本宮中建造的須彌生和石橋是日本庭園的雛形。但在當時,這些建築還僅限於京城,並未傳播到民間。到了9世紀以後的平安時代(794-1192年),日本才真正進入庭園藝術發展的重要時期,除了京城平安京(今京都)的皇家建築宮殿庭園之外,寺院也開始建造「凈土式庭園」(即在寺院內創造極樂凈土的氛圍,在主要殿堂前面建池,並在池中立石、修島,以及在院中置沙州和石組)。

如岩手縣平泉殘存的毛越寺庭園等。這些庭園與自然融為一體,環境幽寂,進入園中,宛如置身於深山幽谷一般。但日本庭園真正臻於成熟,達到巔峰狀態,是室町時代(1336-1573年)。在這個時代里活躍著大批技術精堪的造園藝術家,他們除了建造「池泉式庭園」、「凈土式庭園」等之外,還在禪宗思想的影響下,修建了一些具有劃時代精神的「枯山水」庭園。

日本·和歌山縣 金剛峰寺枯山水

所謂「枯山水」,即「石庭」的俗稱,該詞最早出現於平安時代末期由橘俊綱編著的秘傳書《作庭記》,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於無池亦無曲水之地壘石,謂之枯山水。」其意思是在無池無水的環境下,僅用幾塊或幾組堅硬的石塊和一些柔軟的細砂等材料象徵性地造出海景、山莊、森林或佛姿等,令人產生出猶如置身於野景之中的情趣或感受到萬物皆生命的禪意。

不過,當時的所謂「枯山水」也只是宮殿庭園中的一個極小的組成部分。到了14世紀的室町時代,「枯山水」才開始作為獨立的庭園模式發展起來,逐漸形成了日本最獨特和最具象徵性的庭園模式,併流行於日本。當然,談到「枯山水」的形成,不能不敘說一下禪對它的影響。

日本·京都 龍安寺枯山水

禪 與 禪 的 東 傳

禪是佛教「禪那」(梵文Dhyana)的略稱,意譯有多種意思,如「思維修」、「功德叢林」、「棄惡」等,通常譯為「靜慮」,該詞源於《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三中的對禪的解釋:「言靜慮者,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後來又形成了「禪定」一詞。關於「禪定」,六祖慧能在《壇經》中說:「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所謂「禪定」,指拋棄雜念、靜坐斂心、專註一境,達到一種寂靜而又意識清明澄澈的心境,這樣才能身心輕安,即成禪定。

禪宗以「禪定」作為佛教修行的根本而得名,是中國佛教最重要的宗派。它在形成和成熟的過程中,融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道思想,是佛教在中國創造性的發展產物。它反對一切僵死的拘束身心的修鍊方式,主張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由自在的修鍊,用心去領悟佛法真諦,提出了以心為本的佛性論;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且千百種佛法,同歸於方寸之心,無數美好的德行,都來源於本心。

正如《祖堂集》卷二中的四祖道信談到佛法時所說:「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也就是說,禪宗認為一切戒律、禪定、慧門及由此產生的種種神通變化,都完全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所以又叫做「本心」,而本心原本就是清凈的,只是由於「五蘊」——「色(存在)」、「受(感覺)」、「想(想像)」、「行(行動)」、「識(認識)」積聚形成的形體,使本來的清凈之心產生了紛繁的雜念和慾望,受到了俗塵和煩惱的污染,掩蓋了本心的本來面目,使它失去了原本的清澈,只要澄清一切雜念,就能使本心復歸於本然。

因此,清凈之心也就是「空無」之心,即「本來無一物」。在這種清凈、澄明、「空無」的境界中,「一切所謂人與自然,主體與客體、此岸與彼岸、瞬間與永恆、有限與無限之間的差別都泯然消失。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包括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有情的和無情的、有感覺的和無感覺的,都同歸於空無。」即「緣生性空」。

當然,禪宗認為的這個「空」是說沒有固定不變的事物,相當於不實在的意思,並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只是希望信徒們不要執著於分辨榮辱、善惡、美醜,要看破紅塵,不要為了名利、物慾而變成名、利、物的犧牲品,要有隨緣任運、無所企求而超越凡境的心志。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從各種事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微笑著面對人生。

日本·京都 東福寺枯山水

日本·和歌山縣 金剛峰寺枯山水

千百年來,禪宗從達摩始創到六祖慧能奠定基礎,再到五家七宗(我國南宗禪各家的總稱,即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這五家,加上由臨濟宗分出的黃龍派和楊歧派合稱為七家)的發展,至明清時期的衰敗及近代的復興,呈現出恢宏的歷史。其學說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信徒,影響遍及東南亞、日本甚至歐美等國家或地區。其中,除我國外,日本也是一個深受其影響的國家。

據說最先把中國禪宗傳到日本的是日本法相宗的道昭(629-700年),但其禪觀並未在日本流傳。後來,日本天台宗的開山祖最澄(767-822年;曾於804年入唐求學)也從中國傳回了禪,但未得到當時日本宮廷和傳統佛教的支持和理解。之後,通過留學僧榮西(1141-1215年)等的努力,傳禪的聲名漸起,但榮西同樣受到了當地僧人的反對和傳統佛教的壓制。據說為了消除朝廷的疑慮和得到反對派的理解,榮西曾聲明自己傳禪並無另立山門之意,只是為了復興自最澄之後絕傳的禪宗而已,而且寫了一部名為《興禪護國論》的著作,向朝廷表明自己傳播禪宗的目的在於護國。這樣,禪宗才逐漸在日本得到傳播,並且成了日本最有影響的佛教宗派。

當然,禪宗後來之所以能風靡日本,還與當時的政治形勢不無關係。當時,日本中央朝廷急劇衰落,源氏家族實際掌握了政權,並在遠離京都的鎌倉建立了幕府政權。他們需要各種政治勢力和民眾以及極具影響力的佛教勢力的支持,尤其期待得到通曉詩書、佛理的禪僧能為自己的武士政權增添一些文明的色彩。在幕府政權的青睞和支持下,榮西首先在關東一帶擴展禪宗的影響,而後才逐漸向關西的京都一帶發展,修建了一些具有中國宋朝樣式的禪風寺院。

禪宗能在日本傳播,除了像榮西這樣的曾在中國求法回國的高僧們的努力之外,也與中國東渡日本的禪僧們的建樹是分不開的。如南宋蘭溪道隆(1213-1278年),據說他於1246年率領弟子數人乘坐日本商船抵達日本九州,之後,先在一些小寺院傳法,後來被鎌倉幕府請到鎌倉主持常樂寺,並且還修建了建長寺。在日傳法的32年裡,蘭溪道隆雖然得到了幕府和朝廷的支持以及眾多僧侶的擁戴,也曾受到過傳統宗教勢力和朝廷中個別人的排擠,遭受過流放和貶謫。但意志堅強、矢志不諭的蘭溪道隆並未因此而放棄傳教授法,而是利用一切機會推行禪院的清規,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禪林清規。此後,禪宗在近代以前的大約400年間里,通過日本禪宗各派以及東渡日本的中國禪僧們的共同努力,得到了很大發展。尤其是日本五山制度(在1386年足利益滿的時代,規定了京都五山、鎌倉五山為日本禪宗中最高級別的五大寺廟)的建立,以及具有貴族僧侶氣息的五山文化(五山禪僧習禪習詩,在日本文壇掀起了以漢文化為中心的「五山文化」)的燦爛輝煌,徹底確立了禪宗在日本佛教界以及整個日本文化中的地位,禪宗思想也逐漸滲入進了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了日本精神構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日本人的價值觀、審美觀。其中,對日本文學、戲劇、書畫藝術、茶道、詩歌等給予的巨大影響已是不爭的事實。除此之外,日本人引以為豪的造園藝術也同樣受到了禪宗思想的熏陶,特別是將日本人的主流美意識——「空寂」的審美情趣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的枯山水庭園的發展更是與禪僧們的努力分不開。截至今日,儘管最初的枯山水究竟是出自誰之手,雖還未找到明確的答案,但在平安時代末期以京都為中心的禪宗寺院,活躍著一批被稱之為「石立僧」的專業造園僧侶,他們的造園技法已得到普遍認可。這些「石立僧」最初只是在以往的造園設計之中加入了一些禪宗元素,後來逐漸使其抽象化、寫意化,最終形成了看似簡單、但意境深遠的枯山水風格。不過,枯山水的形成除受到了禪宗思想的影響之外,應該說還與日本主流美意識——「空寂」的形成相關聯。

「 空 寂 」 美 意 識 與 枯 山 水 的 關 聯

所謂「空寂」美意識,就是立足於「無」而超越「無」,就是用空漠的「無」來製造超然物外的意境、以簡約枯淡的形式來表達豐富、複雜的情感和內涵,從而實現精神上的「寂寥」和「絕對無」。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它是日本人成功地吸收了禪宗的「空性思想」並將它與日本人的美意識「寂」完美地結合起來的產物。關於「寂」,上海辭書出版社的《辭海》是這樣解釋的:「1,靜悄悄,沒有聲音。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詩:『萬簌此都寂,但餘鐘磬音』。2,冷落。如:孤寂;凄寂。3,心神安靜,無雜念。《易繫辭上》:『寂然不動。』」對此,日本學研國語大辭典這樣解釋道:「1.古雅、枯淡、素樸的趣味。2.謠曲、說唱等的老練、低沉、優雅的聲音。3.一般的低而音量大的聲音。4.[文學]芭蕉俳諧的根本理念,上升為藝術的古雅、樸素之美;閑寂、枯淡的情調。」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和日本人對「寂」字的理解和感受不是完全一致的。中文的「寂」主要表達的是一種靜寂、孤寂、心神安靜的狀態,而日語的「寂」,正如葉渭渠先生在《日本人的美意識》中所說:「日語漢字中的『寂』包含更為廣泛、更為深刻的內容,主要是表達一種以悲哀和靜寂為底流的枯淡和樸素的美,一種寂寥和孤絕的美。」也就是說,它表達了日本人接觸自然風物時的一種審視態度和感受,即所謂的「美意識」。那麼,日本人的這種「寂」的美意識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事實上,在禪宗的美學思想未傳入日本之前,日本人的「寂」的美意識就已經存在。俗話說:「一方鄉土養一方人。」日本是一個具有獨特自然條件的國家,它南北走向,地形複雜,顯得支離破碎,但富於變化,而且,四面環海,海岸線曲折悠長,境內多山,當然,這些山雖沒有中國的山高,但崎嶇險峻,經常呈現出山頂白雪皚皚,山腰層林盡染,山腳綠韻一遍的美麗景觀。例如日本第一高峰富士山山頂,除盛夏之外,幾乎終年積雪,但兩千米以下卻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飛流直下的瀑布,碧波蕩漾的湖泊,而且,整個山脈常被朦朧的霧靄所籠罩,顯得虛無飄渺。江戶時代(1603-1867年)的著名漢學家古川重之曾讚美道:「仙客來游雲外巔,神龍棲老洞中淵。雪如執素煙如柄,白扇倒懸東海天。」總之,整個日本列島風光絢麗,隨著四季變化可看到新綠、紅葉和鮮花,使日本人陶醉於其中。但是,日本又是一個颱風肆虐、地震和火山頻發的國家,它們的發生給日本人民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巨大威脅,對他們的財產造成了很大破壞,使他們痛感生命的短暫和世事的無常,與此同時,也使他們在同大自然鬥爭的過程中,形成了能夠達觀地看待人生、靜寂地觀察自然的獨特的自然觀和審美觀。因此,日本人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特別是從那些自然的、殘缺不全的物象中去捕捉和參悟自然之美以及營造藝術之境。對他們來說,不僅婀娜多姿的景物、雄偉壯觀的山嶽是美的,那些未加修飾的枯藤老樹和長滿青苔的亂石同樣也是美的,一句話,「自然即美」。關於日本人的「自然即美」的思想,彭修銀先生曾在《東方美學》一書中寫道:「『自然即美』思想之精神實質就是『寂』,或者說『寂』作為一種美意識,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真實』、『自然』。」當然,世事的無常、生命的短暫、以及資源的匱乏,四面環海和生存空間狹小的自然條件又使日本人「寂」的美意識蒙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他們必然會為此而尋求解脫,這就為禪宗「空性」思想的融入提供了空間,為「空寂」美意識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因為禪宗的「空性思想」以及禪宗強調運用簡潔的材料和寫意的手法來營造空間、表現無限自然的美學思想可以幫助日本人從精神上擺脫物質和環境的束縛,使他們能從有限的事物中尋求到無限的意境和樂趣。也就是說,在禪宗看來,「境由心生」,如果「以心觀物」,那麼「物無大小」。禪宗的這一觀點對於處於危難、貧困、孤寂狀態之中的日本人猶如雪中送炭,使他們從此找到了精神上的依靠,並最終完美地將禪宗的「空性」思想和日本傳統的美意識「寂」自然地融為了一體。

總之,在日本文化中作為主流美意識——「空寂」的形成對日本民族的審美情趣給予了極大的影響,它的影響不僅在日本文學、詩歌、戲劇、書畫的創作以及茶道的形成和發展之中有了充分的體現,在枯山水庭園的設計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可以說在幾乎所有枯山水庭園的設計之中,造園師都會以抽象和象徵性的手法,用數量不多的一些石塊和砂(有個別的枯山水庭園甚至連苔蘚也不用)去營造「空寂」這一玄妙深邃的意境,盡量削弱聲、色、物等的誘惑,讓人們面對靜寂、簡素、枯淡的庭園去冥想和感悟,從而發現「本心」,實現精神上的超越。當然,「枯山水」的構思除得益於禪宗的冥想之外,應該說還受益於宋元水墨畫的啟發。

宋 元 水 墨 畫 對 枯 山 水 構 思 的 影 響

中國的水墨畫始於唐代,注重氣韻和神採的表現,不提倡表象的摹寫,到了宋元時代已大為興盛。由於鎌倉時代(1192-1333年)和室町前期中日兩國僧人交流頻繁,宋元的水墨畫以及其風格被帶到了日本。特別是南宋的畫僧牧溪深得日本人的喜愛,據說他的《觀音猿鶴圖》等作品至今仍留存於日本,而且其獨特飄逸的畫風給了日本人很大影響。關於水墨畫對枯山水庭園的影響,日本作家重森三玲在自己所著的《枯山水》一書中曾這樣評價:「到了室町時代,枯山水已不注重模仿自然的景緻,而是仿照水墨畫等山水圖來加以謀划製作。這時候,因為模仿的不是自然本身,所以可以明白具有很明顯的象徵色彩,這是為使庭園的構建更加接近完美而付出的努力的結果,在那個時代,人們就意識到了與其摹寫自然的風致,還不如摹寫山水畫更為便捷,這是因為水墨山水畫其本身就富於象徵的意味,人們從中發現了更快完成枯山水庭園的捷徑。」更何況,建造被譽為「枯山水雙壁」的龍安寺方丈南庭和大德寺大仙院的相阿彌本身就是一位在水墨畫和淡彩畫方面很有造詣的藝術家,他在設計建造枯山水庭園時自然會將水墨畫的技法融入到鋪沙疊石的構圖中。水墨畫特別注重畫中的「余白」,其「余白」正符合禪宗「以心傳心」的教義和「空寂」的審美情趣,因而寺院的枯山水庭園也必然十分看重「余白」,而用白砂來表現類似於水墨畫中的「余白」,那是再好不過了,所以禪寺枯山水庭園多傑出的白砂庭。

枯 山 水 的 表 現 類 型 及 象 征 意 義

日本·京都 建仁寺枯山水

1. 砂石枯山水及象徵意義

在日本枯山水庭園之中,最常見的是以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砂石枯山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的龍安寺方丈南庭(京都市右京區),被日本人譽為驕傲的「上帝之作」。在這塊佔地約為50餘坪(每坪為3.3平方米)的長方形地面上,鋪著一層純凈的白砂。白砂在禪宗看來是明凈之物,具有神力,可以驅邪,從功能上講它又可以防止灰塵的堆積,一場小雨就可將它沖刷得乾乾淨淨,而且吸水性強,柔軟性好,管理人員可以經常用掃帚或耙子在上面理出種種紋理,劃出條條曲線,使它們有時像荒海躍動的漩渦,有時如萬重波瀾,有時又似微波蕩漾的湖面。

在這些白砂上面,錯落有致地擺放著五組15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塊(有人說它們象徵中國的五嶽,有人說它們表現的是禪宗五山)。這些質地堅硬的石塊雖無生命,也不會言語,但它們卻是砂石枯山水庭園的靈魂,不但可以象徵寂寥的永恆,而且通過巧妙的擺設,還讓人感到它們擁有生命,在向來者訴說著什麼。面對這一大片枯海,來者看到、想到的也許不再是原本不多的一些石塊、砂子和長在石塊周圍細軟的苔蘚,而是廣闊無垠的大海,浮遊在海上的小島。由於龍安寺安丈南庭的枯淡空靈,它又被日本人稱之為「空庭」,即是以「空相」(或「無相」)為主體的庭園,將日本人的「空寂」美意識充分表現了出來,把東方園林的寫意性發揮到了極致。正如葉謂渠先生在《日本建築》中談到枯山水庭園時所說:「具體地說,以必要的界線,恰到好處的地方,安置有限的、奇數的、不勻稱的石,石底部綴滿苔蘚,以掩蓋其膚淺,表現出『空』即『無』的狀態,由有限進入無限,以引出一種『空寂』和『幽玄』的情緒,收到抽象為豐富境界的藝術效果。」如果置石太多,並使用勻整的石,甚至在庭園內栽上一些五顏六色的花草,就會破壞冥想中的以「空」與「無」為主體的藝術效果,難以體現出「空寂」美意識的藝術精神。

在砂石枯山水庭園之中,除了像龍安寺方丈南庭那樣的表現大海景觀的之外,也有一些主要是表現山水自然景觀的,如大德寺大仙院(位於京都市北區)石庭。該庭園的構思據說曾受到當時傳入日本的中國唐式新庭園建築模式的影響,園內概不入水,只在庭園的東北角放置了象徵遠山和瀑布的石塊,並敷上了狹小的白砂帶以象徵急流,在下流白砂漸次擴展處,放置了三塊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石,據說分別象徵橋、堰、船。整個庭園用材不多,顯得空曠蒼勁,目視越久越讓觀者感到此庭無物但勝似有物,充分地表現了日本人對幽靜、恬美的澗谷溪流的自然風光所懷有的獨特的情愫。

2. 修剪式枯山水及象徵意義

除砂石枯山水這種大家所熟知的類型的庭園之外,事實上,還有一種以常綠低矮灌木植物為主、以砂石作為次要材料的特殊類型的庭園,即所謂的「修剪式枯山水」。此類枯山水庭園大約產生於桃山時代(1573-1603年),在江戶時代成為一個流派,但數量不多,通常作為池泉式庭園的一部分出現,並且,與砂石枯山水庭園主要是表現大海景觀以及山水自然景觀不同,此類枯山水庭園除此之外,還有表現生命、人情意味的景觀。

在這一類枯山水庭園之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賴久寺庭園(位於岡山縣高梁寺賴久寺町),據說該庭園誕生於桃山時代末期至江戶時代初期,由當時最著名的造園家小堀遠州設計。該庭園中心雖有一小池,但觀賞中心卻是在被修剪后的植物上,因而被人們作為修剪式枯山水庭園對待。位於水池東北部的修剪植物有三個層次,前低后高,成條帶狀,猶如大海的波濤。水池南面還有象徵龜島和鶴島的修剪植物,猶如蓬萊仙境一般。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的庭園流行將象徵性的島嶼做成龜形和鶴形,不過,一般的池泉式庭園中的龜島和鶴島都在水中,而賴久寺庭園中的龜島和鶴島則位於白砂坪中。該庭園中象徵波浪、龜島、鶴島的修剪植物是山茶花樹和杜鵑花樹。以淡綠色的杜鵑花樹為前景,以濃綠色的山茶花為背景的格調是當時的小堀遠州園林流派的特色之一。

另外,如果說賴久寺庭園因有一小池還算不上純粹的枯山水庭園的話,那麼誕生於江戶時代中期的大池寺庭園(滋賀縣甲賀郡柏木村字名坂)可算得上是最純粹的修剪式枯山水庭園了。該庭園中的空地上全用白砂覆蓋,象徵海浪,杜鵑花樹則被修剪成了幾何形體,象徵一艘正在波浪之中行駛的船。

總之,從禪宗思想的精神構思之中誕生出來的枯山水以極其普通、簡潔的自然元素和獨特的表現手法將日本人講求「空寂」的審美情趣以及用頓悟(佛教用語,與漸悟相對,指對「真理」的頓法覺悟)的方式去體味物象美感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體現了禪文化精神,是視覺的欣賞和心靈的享受,因此,從誕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日本人的推崇和喜愛.

正如日本戰後著名小說家遠藤周作在一篇名為《日本的庭園》的文章中談到龍安寺方丈南庭的枯山水景象時所說:「我是比較缺乏思考能力的,很早就不敢指望自己能有複雜的思辨,我只是獃獃地眺望著寂靜的庭園的地面,這時恰好西斜的陽光落在了白色的砂礫上,投下了石頭的陰影。就在我獃獃地凝望著的時候,白砂似乎變成了湛藍的大海。五處疊石,各個變成了彷彿在哪裡都見到過的島嶼。島嶼上有石山,峻峭的山崖上好像還疏疏落落地生長了些灌木林。在這些島嶼的附近,海浪衝擊著一塊稍微露出水面的岩石,飛濺出了浪花。把目光投向遠處的海面,在遙遠的地平線上,可見島嶼上起伏的山脈和山腳下綠色的原野,原野上星星點點地散落著粉牆的民家,令人聯想到粉牆內的種種不知曉的人生。」

當然,面對同一個枯山水庭園,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悟,但不管怎麼說,凡是到過日本禪院或民家見到枯山水庭園后願意想象的人都能從空寂、枯淡、簡素的庭園中的不同角度、不同的明暗光線中生出許多遐思,都會感受到無形和巨大的衝擊力,並從中體味到無窮的奧義。

特別是在當今「物慾橫流」、難見「空性」顯現的時代里,由於我們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染上塵垢,滋生出妒嫉和貪慾,因而會時常為沒有豪華的汽車、漂亮的衣服、寬大的住房和豐厚的存款而苦惱,為沒有體面的工作和傲人的學位而憂愁。難道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的物質和財富才算幸福嗎,答案無疑是「不」。

因為每個人對幸福的感覺是一樣的,並不取決於他(她)擁有多少物質和財富、以及所處的環境是否完美無缺,而在於他(她)的心靈是否純凈和「虛空」。心靈純凈了,才不會被俗塵所擾,心靈「虛空」才能更好地包涵和孕育萬物。禪宗的思想里雖有消極和「唯心」的一面,枯山水庭園也顯得廓然盪豁,但當你實際目睹到枯山水庭園后,不僅會被造園師們的精心構思所折服而浮想聯翩,說不定還會從中得到一些人生啟迪,甚至使自己那在物慾中沉淪的心靈得到凈化,從而保持一份平常心並超然物外。

以上內容來自本上創意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