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的作死之路——楊秀清「逼封萬歲」

楊秀清可曾「逼封萬歲」

清咸豐元年(1851),廣西爆發以洪秀全為首的太平天國起義,洪秀全於咸豐三年定都天京(今江蘇南京),並取得西征、天京外圍戰的勝利,形成與清政府對峙的局勢。在這過程中,東王楊秀清立下汗馬功勞。與此同時,楊秀清與天王洪秀全之間的權力矛盾日益上升。如在建都問題上,楊秀清迫使洪秀全讓步;楊秀清經縝密偵察,假託「天父附體」,破獲叛變投敵、企圖搞裡應外合的張繼庚案件,在處理時,凡洪秀全令殺者,楊秀清不殺,洪秀全欲不殺者,楊秀清令殺之;后楊秀清指斥洪秀全責罰下屬過於嚴苛,以「天父下凡」附體的把戲欲杖責天王洪秀全四十,洪、楊矛盾白熱化。咸豐六年,發生天京事變,北王韋昌輝殺楊秀清,並進而大肆屠殺東王部屬。翼王石達開返京,責怪韋昌輝殺人過多,韋昌輝竟又欲殺石達開,石達開連夜縋城出逃,但一家老小為韋昌輝殺盡,最後洪秀全率合朝文武殺韋昌輝,流血內訌平息,太平天國運動由此轉衰。一般認為,導致這場變亂的直接原因,是楊秀清「逼封萬歲」,但也有學者持異議。

Advertisements

楊秀清

不少資料都證明,楊秀清逼洪秀全封其為萬歲,觸發流血內訌。太平天國後期重要將領李秀成在其「自述」中說:「因東王天王實信,權托太重過度,要逼天王封其萬歲。那時權柄皆在東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親到東王府封其萬歲。北、翼兩王不服,君臣不別,東欲專尊,后北與翼計殺東王。」早在天京事變爆發前,太平天國敵對陣營營中的文人,已看出洪秀全、楊秀清之間矛盾重重,楊秀清「將來必有面篡之意」(《金陵紀事》)。杜文瀾在《平定粵匪紀略》中指出,楊秀清「陰有自立意」,甚至事變前楊秀清調兵遣將,已在為逼封萬歲線做準備了。張汝南《東北賊遞殺大略》載,楊秀清「使北賊(韋昌輝)寇江寧,翼賊(石達開)寇寧國…有去洪賊(洪秀全)而自稱天王意」。知非子《金陵續論》也說:「楊秀清欲奪洪秀全偽位,先將洪黨分調出城。」關於逼封經過,《金陵省難紀略》記載頗詳。據說,太平天國取得天京外圍戰勝利后,形勢大好,楊秀清居功自傲,忘乎所以。一日,忽稱天父下凡,召洪秀全至東王府,問曰:「東王有啡大功勞,何止稱九千歲?」天王答:「東王打江山,亦當是萬歲。」東王又問:東王世子豈止是千歲?」天王忙答:「東王既萬歲,世子亦便是萬歲且世代皆萬歲。」天京內訌后,外國人麥高文於《北華捷報》撰文說楊秀清「有奸謀,欲弒天王而奪其位」。在太平天國統治區活動多年的英國人呤喇,在其《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中說:「東王、北王因企圖反叛天王而就刑。」

Advertisements

洪秀全

有人認為,楊秀清並未「逼封萬歲」,而是洪秀全主動加封其為「萬歲」。翼王石達開在其「自述」(彙編本)中曰:「達開自江南帶人到湖北,聽聞洪秀全們在金陵彼此疑忌。韋昌輝請洪秀全殺楊秀清。洪秀全本欲殺楊,口中不肯,且故意加楊秀清為萬歲,韋昌輝忿氣把楊秀清殺了。」可見,洪秀全感到來自楊秀清的威脅,於是施展計謀,主動晉封楊秀清為「萬歲」,一方面麻痹楊,另一方面刺激韋昌輝對楊的仇視,從而借韋之力殺楊。另外又有學者認為,楊秀清的「萬歲」,由洪秀全主動加封,在當時看來並非異常之舉。因為太平天國的政治體制是多「主」、多「萬歲」的,封楊秀清為「萬歲」,並不意味著動搖洪秀全的地位,只是一個封爵問題,事變是由韋昌輝擅殺引起的。

石達開

還有人指出,不管是楊秀清「逼封萬歲」,還是洪秀全主動加封萬歲,似皆子虛烏有,楊秀清或許未曾稱「萬歲」。若楊秀清已是「萬歲」,那麼天京城內的軍民應遵旨,眾口呼楊秀清為「萬歲」。但令人疑惑的是,直到現在還沒找到這方面的證據。相反,據當時曾多次出入各大王府、與太平天國領導人物有過交往的外國人肯能等人反映,直到天京事變爆發,楊秀清依然是「第二位」人物,仍被稱作「九千歲」,因而楊秀清是否稱「萬歲」仍要打個問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