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的崛起與預備役兵役制度

熟悉西方歷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德國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統一,即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立之前,在這片土地上,活躍著近3000個邦國,各邦國大則方圓千里,小則不過是幾個村莊,彼此之間征戰不已,混論不堪。這些邦國中,以奧地利和普魯士最強,兩國為德國或者說德意志民族的未來爭論不已,甚至大打出手。當然,最後我們也知道,普魯士最終在威廉國王以及俾斯麥的領導下,於1871年在法國凡爾賽鏡廳宣告德意志帝國的成立,德意志民族最為一個整體,開始影響歐洲的格局,不過大家可能沒想到的是,60多年前,也就是拿破崙戰爭期間,這個被認為是歐洲大陸上有名的軍事強國,卻被打得潰不成軍,領土被隨意分割,整個國家匍匐在別人的鐵蹄之下,稍不留神便有覆巢之危,那是屬於另一個天之驕子的時代。

Advertisements

拿破崙時期的普魯士

簡單說一下當時的情況吧,1807年7月9日,普魯士在奧斯特里茨、奧爾施泰特以及耶拿會戰戰敗后,被迫與法國簽訂《提爾西特和約》,城下無好盟,普魯士被割掉一半的土地,賠款,以及只能保持指定數量的軍隊,當然,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這個合約的具體內容。

這個合約之後,普魯士由一個歐洲軍事強國,淪落為二三流國家。

普軍的潰敗使得舉國皆驚,威廉三世更是大為震動。合約之後僅僅16天,普魯士立即成立軍事改革委員會,主要成員為格哈特·馮·沙恩霍斯特、奧古斯特·格奈澤魯、赫爾曼·馮·博因、卡爾·馮·格羅爾曼、卡爾·馮·克勞塞維茨等,其他人大家可能都不熟悉,但是最後一位可是大大有名,克勞塞維茨有一本巨著,叫做《戰爭論》,這可以說是歐洲第一部系統論述軍事思想的著作,因而影響極大。軍事改革委員會的一個最主要的工作,便是改革普魯士現行的兵役制度。

Advertisements

拿破崙戰爭前的普魯士

在之前的論述義務兵役制起源時我們曾經說過,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各國(除法國)普遍採用的兵役制度是雇傭軍制與民兵結合的制度。普魯士也不例外。理論上,普魯士以民兵製為主,雇傭軍製為輔,但為了節省軍費以及減少對經濟的影響,普軍實行士兵休假制度,使得士兵每年離隊時間打10-10.5個月,這實際上使得雇傭軍成為普魯士軍隊的主力。然而,雇傭軍,從其性質上來說,就是為了金錢作戰,不確定的因素太多,用其作為軍隊主力絕對不是明智之舉。貝倫霍斯特對此建議道:「國家應該把普魯士全民族都發動起來,以高昂士氣的民兵替代被迫作戰的雇傭軍;以全民戰爭代替有限的王朝戰爭;建立平時以職業軍官和士官為骨幹的「基幹部隊」,戰時則召回受過訓練的適齡士兵組成強大的軍隊。」

1871年的德意志帝國

當時普魯士受《提爾西特和約》制約,普軍只能保持4.2萬的軍隊。針對此,沙恩霍斯特提出一個「速成兵役制度」的建議:讓每個步兵連在以後三年中每年允許20名仍具備服役能力的士兵退回原徵兵區,由同等數量的新兵補充。退役的士兵在原徵兵區進行登記,一旦有戰事,這些士兵將應徵重新服役。這其實就是最初的預備役兵役制度。

德意志帝國的建立

通過預備役兵役制度,普魯士訓練了大量預備役士兵,在之後的萊比錫戰役中,普魯士得以迅速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並匯合盟軍,最終擊敗了拿破崙。拿破崙戰爭結束后,各國意識到預備役兵役制度的好處,也紛紛在本國實行,預備役制度開始於義務兵役制度結合,形成近現代國家最基本的兵役制度。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