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儒林外史》的吳敬梓,雖才華過人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

提起吳敬梓,我們都會想到另一個更加有名的人物,那就是范進,在吳敬梓創作的《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這一篇,因為對一些人性刻骨貼切的描寫,以及對當時社會陰暗特徵的辛辣諷刺,而廣為流傳,也被選進了課本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儒林外史》通篇對於當時的社會現實和人性黑暗的諷刺,以及對一些人物性格刻畫的堅守自我的高潔,受到了後世很高的評價。魯迅認為該書思想內容「秉持公心,指摘時弊」,胡適認為其藝術特色堪稱「精工提煉」。不過,寫這本書的作者,有一生的才華,卻也是人們眼中的敗家子。

從吳敬梓的寫作風格來看,就能發現他其實對現實社會的一些規定和條條框框很是不屑,所以在他窮困潦倒之時,他也拒絕了參加考試進朝為官的機會,導致晚年生活非常的窘迫。

Advertisements

吳敬梓從小就是人們眼中的天才少年,過目不忘,出口成章之類對於他來說都是一個才子的必備技能。而且他本人也不局限於書本,出身於官宦世家的他,在一些見識、經歷方面也有著過人之處。在他參加縣中名士的宴會上所作的《觀海》一詩「浩蕩天無極,潮聲動地來。鵬溟流隴域,蜃市作樓台。齊魯金泥沒,乾坤玉闕開。少年多意氣,高閣坐銜杯。其中蘊含了大氣魄也有少年意氣風發的朝氣。

吳敬梓早年對於官場的了解全部來自於他的父親。他的父親為官清廉,處處為百姓著想,卻因為為人正直不會拉幫結派而受到打壓。這個經歷一方面增加了吳敬梓對父親的敬佩,讓他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另一方面也讓他對於官場的黑暗人性的冷漠失望透頂。

於是在他父親過世后,吳敬梓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帶著滿腔才華也不願謀取一官半職糊口。成了人們口中的敗家子,孩子們的反面教材。雖說他諷刺政治,但為人如此大手大腳沒有規劃,敗家子也是沒有冤枉他。

Advertisements

不過他這一身才華卻總歸沒有浪費,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儒林外史》,去揭開一些表象看看展露出的真實,總歸還有文字撫平時間的烙痕,留下磨不滅的記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