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典《大學》中的八目(一)

《大學》三綱中的「明明德」、「親民」和「止於至善」勾勒出君子修身的的框架。八目則給出了實踐和落實三綱的細目,八目的內容為:1、格物;2、致知;3、誠意;4、正心;5、修身;6、齊家;7、治國;8、平天下。

在八目中前5項內容是指向內的,在三綱中則屬於明明德;后3項則是指向外的,即屬於親民。

格物是何意義?這個問題的確在歷史上是有分歧的。以朱熹為代表的一派認為,格物是對一切外部事物規律的認知。他們認為萬事萬物皆有其道理,而人莫不有心靈而能窮其理,格物就是人們窮理的過程。以王陽明為代表一派,則認為格物是向內的,是指人們通過存善去惡來而實現內明的過程。我個人認為王陽明的結論是更加正確的和更本質的,同時我也認為朱熹的理解也不應全面否定,而且也很有用。當然,人們對這個問題一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Advertisements

對於格物的含義問題,我個人的思考和體驗是要向自己的內心革命的,要真正發現自己的心念,格物的過程就是發現自己一直處在私慾和善行的戰鬥之中,不是惡念戰勝善念,就是善念戰勝惡念。真誠和持續的格物過程將直指人心,人的命運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實現的。事實上,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自己造成的,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規律自然而然地和永恆第在發生作用。

單純把格物看成是對外部世界的認識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最大的問題在於忽視了格物對人自身的革命性,因而也就錯過了其最重要的本質。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王陽明更加正確和偉大。因為他揭示了格物的本質。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