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點茶源起初探

點茶是兩宋飲茶的主流形式,是中國古代茶藝的代表之一,曾傳播到日本、韓國、朝鮮,對日本抹茶道和高麗茶禮都有較大的影響。

宋黑釉茶鍑

點茶源於唐代的煎茶,是對煎茶的改革。煎茶是在鍑(鐺、銚)中進行,待水二沸時下茶末,三沸時煎茶成,用瓢舀到茶碗中飲用。由此想到,既然煎茶是以茶末入沸水(水沸後下茶),那麼以沸水入茶末(先置茶后加沸水)也應該可行,於是發明了點茶。煎茶的水溫漸高,直至三沸。點茶的水溫是漸低的,故先將茶盞預熱(熁盞令熱)。又將茶碾磨成極細的茶粉(煎茶用碎茶末),以便於茶葉內含物的快速析出。點茶時先注湯少許,調成膏稠狀(調膏)。煎茶的竹夾演變為長柄茶匙,再演化為茶筅。直接在茶甌(盞)中攪拌,但稱「擊拂」。為便於注水,發明了高肩長流的煮水器——湯瓶。茶甌(盞)、茶匙(茶筅)、湯瓶是構成點茶必不可少的茶器,三者缺一不可。

Advertisements

宋代建盞

就古代茶葉歷史文獻來看,有關點茶最早的明確完整記述見於蔡襄的《茶錄》。《茶錄》上篇論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羅茶、候湯、熁盞、點茶十目,論述點茶的程序、技藝以及品試;下篇論器,分茶焙、茶籠、砧椎、茶鈐、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九目,論述點茶所用各種器具。蔡襄於北宋皇祐三年(1051)底,撰《茶錄》二篇上進。至和三年(1056)再知福州,《茶錄》稿本被掌書記竊去,輾轉傳抄、勒刻,然多舛謬。治平元年(1064),蔡襄親加正定,書寫刻石。但是,點茶的發明顯然在蔡襄撰寫《茶錄》之前。

一、點茶首見陶谷《清異錄》

《清異錄·茗荈門》「生成盞」條記:「饌茶而幻出物象於湯麵者,茶匠通神之藝也。沙門福全生於金鄉,長於茶海,能注湯幻茶,成一句詩。並點四甌,共一絕句,泛乎湯表。」「注湯幻茶」,是向茶盞(甌)內注湯並用茶匙攪拌幻出物象。「並點四甌」,就是同時點茶四甌。

Advertisements

烏龍茶湯里顯示出來的水丹青(茶百戲,章志峰老師作品)

「茶百戲」條記:「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注湯幻茶成詩成畫,謂之茶百戲、水丹青,即宋人所稱「分茶」遊戲。匕,長柄淺斗的勺匙類取食用具,這裡是指長柄茶匙,點茶、幻茶時攪動茶湯之用。「下湯運匕」,即沖注沸水,用茶匙擊拂攪動茶湯,以形成圖畫。

「漏影春」條記:「漏影春法,用鏤紙貼盞,糝茶而去紙,偽為花身。別以荔肉為葉,松實、鴨腳之類珍物為蕊,沸湯點攪。」糝茶,使茶成為糝狀碎粒,這裡指散撒茶末。先用花瓣形鏤紙貼盞中,糝茶後去紙,在茶盞中顯現茶末鋪成的花瓣,再以荔肉為葉,松實、鴨腳之類為蕊,在茶盞中形成一朵枝葉花蕊具備的花朵。最後用沸湯沖點攪拌,類似後世的添料調飲茶。

生成盞、茶百戲、漏影春均是帶有觀賞性、技藝性的茶技,他們的共同點一是在茶盞中進行,二是用沸水沖點,三是用茶匙(匕)攪拌。三者已經具備點茶的基本特徵。

二、陶谷《清異錄》

《清異錄》二卷,內分天文、地理、君道、官志、人事、女行、君子、么么、釋族、仙宗、草、木(竹附)、花、果、蔬、葯、禽、獸、蟲、魚、肢體、作用、居室、衣服、裝飾、陳設、器具、文用、武器、酒漿、茗荈、饌羞、薰燎、喪葬、鬼、神、妖等37門。明人喻政抽取其中「茗荈」一門除去第一條(即蘇廙《十六湯品》)后,作為一種茶書,題曰《茗荈錄》,編入他的《茶書全集》。此後有關茶書書目即以《茗荈錄》為名。

《清異錄》舊題為宋·陶谷撰。陶谷(903—970),字秀實,邠州新平(今陝西邠縣)人。本姓唐,因避後晉高祖石敬唐諱改姓陶。歷仕後晉、後漢、後周及宋。開寶三年卒,年六十八。

關於《清異錄》,方健先生認為非陶谷撰,「此書舊題為宋·陶谷撰,今考定為非陶谷撰。宋人陳振孫、近人王國維、余嘉錫先生早已明言之,斯論可為定論。」[1]《中國茶葉全書》卻說,「此書在宋代已為人引為詞藻之用,如樓鑰《攻媿集》有《白醉軒》詩,自序雲引用此書,故此書當是陶谷於五代宋際所撰」[2]但樓鑰(1137—1213)是南宋人,憑此條還不足以證明《清異錄》「是陶谷於五代宋際所撰」。

關於陶谷,《宋史》說他「強記嗜學,博通經史,諸子佛老,咸所總覽,多蓄法書名畫、善隸書。為人雋辨宏博,然奔競務進。」陶谷「強記嗜學,博通經史,諸子佛老,咸所總覽」,因而具備編撰《清異錄》的條件。從《茗荈錄》所記內容來看,均為晚唐、五代及宋初間的茶事,而陶谷即為五代至宋初人,從年代上來看相一致。

《龍坡山子茶》條云:「開寶中,竇儀以新茶飲余。」竇儀卒於乾德四年(966)冬,豈能在開寶(968—975)中與陶谷會茶?此條所涉年代肯定有誤,但不能憑此條便否認陶谷是作者。乾德、開寶前後相接,在回憶中容易記錯,故「開寶中」當是「乾德中」之誤。《清異錄》是一種筆記,逐年積累,可能一直記到陶谷逝世前。《清異錄》當寫定於開寶初,即968-970年之間。

三、蘇廙《十六湯品》

《十六湯品》原為《清異錄•茗荈門》的第一條。《清異錄》又說:「蘇廙《仙芽傳》第九卷載作湯十六法。」可見《十六湯品》僅是蘇廙《仙芽傳》中的一部分。

蘇廙《仙芽傳》早已散佚不傳,《十六湯品》賴《清異錄》而保存下來。明朝初年,陶宗儀編《說郛》時,《十六湯品》始被作為一書單列。

周中孚《鄭堂讀書記》說此書「似宋元間人所偽托,斷不出於唐人」,今人方健亦力主此說。方健的理由是,「今考《十六湯品·減價湯》有『御胯』一詞,這是宋代貢茶龍鳳團茶的專用名詞,決非唐人所能未卜先知。因此,《十六湯品》及已佚的《仙芽傳》亦為偽托子虛烏有的唐·蘇廙撰。」[1]P269蘇廙是否唐人雖不能肯定,但至遲也是五代宋初人。《十六湯品·減價湯》全文為:「無油之瓦,滲水而有土氣。雖御胯宸緘,且將敗德銷聲。諺曰:『茶瓶用瓦,如乘折腳駿登高。』好事者幸志之。」油通釉,「無油之瓦」是指用來燒水的沒上釉的粗陶湯瓶。胯,原指衣帶上的飾品,「御胯」乃指皇室宮廷所用的高貴飾品;宸,北極星所在,借指帝王所居,如紫宸殿,又借指帝王。「御胯宸緘」是即指皇室宮廷封緘的裝飾精美的御用之茶。「減價湯」是說用有土氣的無釉瓦瓶燒出的水,即使用皇室御用的好茶,也點不出好茶湯來,如同騎著跛足的馬登高一樣。雖然宋代將盛裝龍鳳團茶的華麗盒子稱胯或誇,借指貢茶,如貢新誇,試新誇。但是,宋代龍鳳團茶的前身是五代南唐的京鋌、臘面貢茶,而臘麵茶又可上溯到唐代的研膏茶。也就是說,「御胯」並非宋代貢茶龍鳳團茶的專用名詞。

《十六湯品》,乃「煎以老嫩者凡三品,注以緩急言者凡三品,以器標者共五品,以薪論者共五品」,共計十六品。

煎以老嫩言者凡三品,即第一、二、三。第一得一湯,指無過無不及,過者湯老,不及湯嫩,得一恰好。蔡襄《茶錄》亦謂「候湯最難」,掌握煎湯的火候確實不易;第二嬰湯,也即嫩湯;第三百壽湯,又名白髮湯,實即老湯。對於點茶來說,未熟(嬰湯、嫩湯)則沫浮,過熟(百壽湯、老湯)則茶沉,皆不利於點茶。

注以緩急言者凡三品,即第四、五、六。第四中湯,有「注湯緩急則茶敗」,即注湯時應不緩不急,是為「中湯」;第五斷脈湯,有「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若手顫臂[享單],惟恐其深,瓶嘴之端,若存若亡,湯不順通,茶不勻粹。」是指注湯時湯不順通,忽大忽小,斷斷續續。「茶已就膏」,「調膏」是點茶的一道程序,先注少量湯入盞,令茶末調勻。繼之則注湯擊拂。從「瓶嘴之端」,可知用的是湯瓶;第六大狀湯,有「且一甌之茗,多不二錢,茗盞量合宜,下湯不過六分。萬一快瀉而深積之,茶安在哉?」注湯時最忌直瀉而下,既快又猛。對於在茶盞中的點茶,必須十分的仔細、小心,如果直瀉而下則肯定點不好茶。

以器標者為五品,即第七、八、九、十、十一。第七富貴湯,即用金銀制的湯瓶煎湯。蔡襄《茶錄•湯瓶》:「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或瓷、石為之。」宋徽宗《大觀茶論•瓶》亦稱:「瓶宜金銀。」用金銀制的湯瓶煎湯是首選;第八秀碧湯,即用石雕湯瓶煎湯,石凝天地秀氣,石瓶煎湯僅次於金銀瓶;第九壓一湯,用瓷瓶煎湯,瓷瓶雖次於石瓶,但石瓶不易得,又介於金銀、銅鐵之間,還是較好的。第十纏口湯,用銅鐵鉛錫瓶煎湯;第十一減價湯,即用瓦瓶煎湯。

以薪標者共五品,即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第十二法律湯。陸羽《茶經》云:「其火用炭,次用勁薪。」點茶之湯,非炭火不成,此是茶界的法則,故稱法律湯;第十三一麵湯,是指用「柴中之麩火,焚余之炭火」煎成的湯,火力不盛,湯性終嫩;第十四宵人湯,用動物糞火所煎湯,作者對此加以批評;第十五賤湯,用竹枝、樹梢置於鼎爐中燃燒,湯瓶架火中,雖然候湯較快,但無中和之氣,是茶湯大忌;第十六魔湯,燃柴煙薰滿室,作湯大忌。

《十六湯品》從擇器、擇薪、湯的老嫩、注湯緩急標出十六品,對取火候湯,尤其是點茶時的注湯技要和禁忌等作了形象生動的闡述。

結論

從《十六湯品》內容來看,已是比較成熟的點茶技法。蘇廙的生平無考,因此不能確定點茶源起的年代。但《十六湯品》既為陶谷《清異錄》所引,陶谷又是五代宋初人,則《十六湯品》約撰於唐末五代至宋初。時值亂世,《仙芽傳》未能流傳。只有其中的第九卷《作湯十六法》(《十六湯品》)因陶谷的摘錄而流傳下來。

《清異錄》的編撰體例是筆錄奇聞異見,因此常規、普通的點茶是不被記錄的。只有像「茶百戲」、「生成盞」、「漏影春」這樣的奇事,以及《十六湯品》這樣形象的比擬,才會被陶谷記錄下來。「茶百戲」、「生成盞」與點茶是孿生兄弟,有著共同的器具、技法基礎。

在《清異錄•茗荈門》所記茶事中,最晚的年代便是北宋初年的「開寶」,實際上是稍前的「乾德」。其它茶事的年代,按推理,都應在乾德年以前。結合「茶百戲」條「近世有下湯運匕」,「近世」當不會久遠,可以確定「茶百戲」、「生成盞」時在五代(公元907—960年)。

從1987年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僖宗供奉茶具來看,其中的斗笠形琉璃茶碗適於點茶,長柄銀茶匙適於調膏、擊拂。茶羅的網眼極小,應為制茶粉用。按陸羽《茶經》,煎茶用碎末茶不能用茶粉(碧粉縹塵,非末也)。由此推測點茶萌芽於晚唐。

如果考慮到實際年代要早於文字記載,結合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茶具,我們大致可以確定,點茶的源起約在唐末五代。

文/丁以壽

註釋

[1]方健《宋代茶書考》,《農業考古》1998年第2期,P269

[2]阮浩耕、沈冬梅、於良子《中國古代茶葉全書》,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1999年,P50

本文是為中國杭州「兩宋」茶文化研討會所撰論文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