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悼天王:冉閔

稽古天地初開,立華夏於中央,萬里神州,風華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華夏大地,舉德齊天。蠻地胡夷無不嚮往,食吾漢食,習吾漢字,從吾漢俗,此後胡夷方可定居,遠離茹毛飲血,不再獸人。然今,環顧胡夷者,無不以怨報德,搶吾漢地,殺吾漢民。中原秀麗河山,本為炎黃之聖地,華夏之樂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前晉八王亂起,華夏大傷,胡夷乘亂而作,擾亂中原,屠城掠地。永興元年,胡狗鮮卑,大掠中原,劫財無數,擄掠漢女十萬,夕則姦淫,旦則烹食,千女投江,易水為之斷流。羯狗之暴,以漢為羊,殺之為糧。永嘉四年,圍獵漢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餘萬。不日,夷人匈奴,四面縱火,烤漢為食,死者二十餘萬。太興元年,愍帝受辱,崩於匈奴。凡此種種,罄竹難書!

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擄掠屠戮為樂,強搶漢地為榮。而今之中原,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天地間,風雲變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懸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復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漢危矣!華夏危矣!

不才閔,一介莽夫,國讎家恨,寄於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殘喘於世。青天於上,順昌逆亡,閔奉天舉師,屠胡戮夷。誓必屠盡天下之胡,戮盡世上之夷,復吾漢民之地,雪吾華夏之仇。閔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難扭乾坤。華夏大地,如若志同者,遣師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舉義共赴戮夷。以挽吾漢之既倒,扶華夏之將傾。

以上是一篇流傳甚廣的《討胡檄文》,底下的署名寫的是冉閔的名字。

冉閔是誰?武悼天王,冉魏政權的創造者,以發布《殺胡令》而聞名於世。

殺胡令》是冉閔在建國后,以掃清中原的名義發布的一條律令,號稱「諸胡逆亂中原,已數十年,今我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冉閔揚言要六胡退出中國,否則將其統統殺絕。

這篇《討胡檄文》就相傳是冉閔所寫的,可以體現他個人意志的一篇文章。其間文辭慷慨,情緒盎然,煽動性極強。時至今日,無數冉閔的崇拜者提起這篇《討胡檄文》,無一不視之為驕傲。

不過可惜的是,如果對史料有著嚴謹態度並會追尋出處的話,很容易便會發現這篇半文不白的《討胡檄文》系偽作。這篇文章不僅在歷史典籍中找不到出處,而且在遣詞造句和歷史掌故上,都能找出硬傷。例如其中「遠離茹毛飲血,不再獸人」一句,在古文中實無這種文法;「凡此種種,罄竹難書」中的罄竹難書最早則出處《舊唐書·李密傳》,中間並無其他史料佐證此詞;而「以漢為羊,殺之為糧」的典故,則最早來自南宋人所編的《雞肋編》,而當時中原人士也不會自稱漢人,而是自稱晉人……

以上例證,皆可證明《討胡檄文》不過是後世文人為冉閔做的一件嫁衣。文中種種的口號式發言例如「中原危矣!大漢危矣!華夏危矣!」更像是一個愛國憤青的大聲表白。雖有力,但略顯蒼白。

可笑的是,卻有相當一大部分爭論者,僅僅圍繞著一個並不真實的文章便可爭論不休。

公元三世紀是中原王朝的一個崩潰期。如果說三國時期是亂世的話,那麼五胡亂華更像是一場煉獄。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的人們為了財富和權利在這片土地上大肆殺伐,流血千里。中原士族,十不存一。僥倖活下來的人則無家可歸,惶惶不可終日。《晉書·王導傳》記錄了當時的情況:「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洛陽長安等大城經過戰火的洗禮后,除了名稱未變外,實際上已經成了十室九空的一片廢墟。

匈奴、羯等族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這些空出來的土地則交給他們自己的子民。據統計到公元349年,遷居中原的胡人高達五六百萬之多。他們先後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十六個國家。這些國家往往是建立在游牧民族的基礎上,法紀混亂。羯族建立的後趙曾有一條規定:胡人劫掠漢族士人免罰。在這條鼓勵搶劫的法律條文之下,不僅僅是普通百姓,即使是漢族的大臣也往往被暴民弄得狼狽不堪。

正是在如此浩劫之時,冉閔才正式出現在歷史舞台。

他的祖父冉隆原先是乞活軍頭領陳午手下的將領。「乞活軍」並非正規軍隊,顧名思義,不過亂世乞求活命而已。為了活命,他們拿起了武器,可謂悲壯。

陳午的部隊長期在同石勒的軍隊打仗,大概在公元310年的黎陽之戰中,冉隆十一歲的兒子冉良在河內與劉聰、石勒作戰。其表現悍勇,遠非一般孩童,史載「臨弓矢不退」,引起了石勒的注意。因此在陳午戰敗后,冉良被石勒俘獲,讓他的侄子石虎收養他為養子且改名石瞻。

因此,冉閔的名字一直叫做石閔,直到他人生的最後幾年。

在石閔很小的時候,石瞻就在一場戰鬥中失去了生命。不過石閔繼承了他父親的勇猛與智謀。公元338年,十幾歲的冉閔首次帶兵出戰,在昌黎大戰,史載後趙諸軍盡潰,被殺三萬多人,唯游擊將軍冉閔三千漢軍獨全。此戰後,石閔成名,被石虎加以重任,連連立功。

在長輩的影響下,石閔成為了一個胡化的漢人。他成為石趙政權里一塊堅固的基石,為石虎所信任。無奈石虎此人才能缺缺,殘暴有餘,他的三個兒子被其有意放縱,終至骨肉相殘。而國內更是民不聊生,動亂四起。而石虎就在這變亂之中,一朝病死。石閔手握兵權,在平定叛亂之餘,順手除掉了石家剩下的幾位不成器的後人。這次政變之後。石閔將朝廷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在石閔看來,他掌權和其他石姓宗室掌權沒有什麼兩樣,可是在羯族乃至其他害怕漢人上台的胡族看來,卻完全不一樣——他的手上畢竟留著石家未乾的血跡。在外,鎮守襄國的石虎的另外一個兒子新興王石祗,與羌族姚弋仲、氐族蒲洪聯合,要發兵誅討他。在內,龍驤將軍羯族人孫伏都等羯族貴族密結了三千多羯族士兵發動「胡天殿暗殺事件」,刺殺石閔。

不死心的石閔發布了一條試探性法令:「近日孫伏都等人構逆,支黨伏謀,余皆不問。自今日起,與本官同心者留於城內,不同心者聽任外出。」羯胡及六夷外族一聞此令,不加猶豫紛紛外逃。

於是石閔自討沒趣,知道了自己的處境。「漢人」成為他逃不開的血緣標籤,胡人根本不會為自己所用。於是,石閔索性咬咬牙「認祖歸宗」,成為了為大家所熟知的冉閔。

「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

這條律令是信史中對冉閔殺胡令唯一的一次明確記載。很明顯可以看出,這條律令並非針對所有人,而是僅針對「文官」「武職」這一類官員的。可是冉閔顯然並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出台的這條法令具有如此明顯的獎勵性質和廣泛性,因此一經出台便一發不可收拾。「一日之中,斬首數萬……無貴賤男女少長皆斬之,死者二十餘萬,屍諸城外,悉為野犬豺狼所食……」當然,這慘烈的屠殺也少不了冉閔他自己的參與。周圍諸郡的人殺紅了眼,連鼻樑稍高、毛須過長的漢人也被一齊清洗掉。自此,統治中原二十三年的羯人在這場滔天大亂中被悉數消滅。

這裡正是歷史上最大的爭議點。有人認為冉閔清除了殘暴的胡人,拯救了當時的漢人,是漢民族的大英雄;有人則認為冉閔殺孽太重,是極強的種族主義者,崇信屠殺的惡魔。可是爭論的關鍵真的在這裡嗎?

如果當時六夷外族支持冉閔,沒有選擇出逃,那麼冉閔在當時的內憂外患之間,還會選擇屠殺胡人以削弱自己樹立仇敵嗎?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當時,他還姓著石,他還有與胡和好的機會。他自己也曾做過最後的一次交好的嘗試,可惜的是他的如意算盤落空,胡人跑了。

因此,他殺掉胡人與民族問題恐怕無甚關係,他只是傷害了自己最緊要的對手,來表現自己的強大。當時他所解決的,僅僅是敵人的危機而非仇人的危機。這種矛盾,僅存於敵我雙方,而非胡漢兩族,這是有歷史證據的。

公元350年年底,冉閔親率步騎十萬進攻盤踞在襄國的石祗。值得玩味的是,出征前冉閔給兒子冉胤的官職竟然是頗具胡風的「大單于」,而冉胤帶領的士兵竟然也是由胡人組成。光祿大夫韋謏曾勸諫其行不妥。但冉閔志在綏撫,聽了這番話竟生大怒,將韋謏和他的孩子處死。

可見此時,冉閔在此時殺胡的立場已經開始動搖。通過種種舉止,他試圖降低自己與胡人的種族對立。可此時已經太晚,剩下的胡族部落已經將冉閔視為最大仇敵,以至冉閔疲於應付,政權搖搖欲墜。史載:「與羌胡相攻,無月不戰……諸夏紛亂,無復農者。

352年,四面受敵之下的冉閔遇上了由慕容恪、慕容霸率領的鮮卑軍。面對十倍於己的鐵騎,冉閔憑著自己殘弱的步卒竟十戰十捷。然而終因兵力不濟,被俘敵手。燕王慕容俊頗為瞧不起背叛石氏的冉閔,斥責道:「汝奴僕下才,何得妄自稱帝?」

冉閔卻是一身膽氣,雖深陷敵營,卻口出狂言:「天下大亂,爾曹夷狄,人面獸心,尚欲篡逆。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可做帝王?」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後送至龍城,斬於遏陘山。一世梟雄,就此殞命。算下來,不過而立之年。

他的遺言,雖不高明,但多少也看得出來他的豪傑氣息。

冉閔死了,但關於冉閔的評論卻從無休止。

這種評論似乎是歷史上任何一個屠殺者都得面對的一道關隘——道德與民族利益。

為道德,他們是暴君,他們是屠殺者;為利益,他們是實踐者,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背負罪名。英雄與惡魔就在一念之間。無數張嘴將冉閔這個名字五馬分屍,最後只變成一大坨象徵意義的符號。對於一個歷史人物而言,這種罔顧事實的褒貶爭論,似乎才是最嚴重的刑罰。因為他們已不可張嘴,不可反駁,只可留下一片安靜。

可惜的是,有些人卻因為這種無可辯駁,肆意地靠評價這些人物來滿足自己的世界觀。種族主義者、道德潔癖者以及其他別有用心之徒,像是廚師一般烹飪著他們自己的歷史。當他們把一項或好或壞的帽子戴上這些人物頭頂的時候,歷史的明鏡上分明可以照出了他們自己的嘴臉。

「屈原是同性戀,端午是為了紀念同性戀」;「成吉思汗是野蠻人,他毀滅了中華民族」;「慈禧當政誤國,證明女人沒有政治能力」……凡此種種嘩眾取寵的結論,凸顯了這些「歷史評論家」的淺薄與無知。

同時,他們又是極為懦弱與自欺——不能憑自己的能力青史留名之人,卻希望靠著一個歷史豪傑的一舉一動滿足自己的野望。他們忘了,歷史人物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歷史。

錢穆在《國史大綱》的扉頁上曾寫過幾句話:「一個國家的公民對於本國以往的歷史需保持『溫情和敬意』。」如果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只是為了把他當做佐證自己觀點的工具,以此來攻擊別人的話——

那麼不如不評。

————————————————————————————————————————

【關於楊大俠】

俠與歷史,永遠是中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情結。公眾號:楊大俠(YD_Xia)長按可複製。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