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冬至」養生篇

冬至於今日(12月22日)來臨之後,天氣會變得愈加寒冷惡劣了。大家需要做好日常的養生保健。那麼今天就為你介紹二十四節氣之冬至養生篇。大家不妨看看二十四節氣之冬至養生篇。

一、養生篇

1、冬至如何養生之飲食調理

「病從口入」這幾個字說的恰到好處,意思就是如果我們在飲食上不注意的話,有些疾病也會因為我們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而找上我們。冬至以後氣溫變的更低,使我們感覺更加寒冷,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適合吃一些可以讓身體暖和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等一些溫和的食物。冬至時節氣候乾燥,如果經常吃一些比較容易讓我們上火的食物肯定是不可以的,辣椒雖然吃了可以使身體暖和,但是也不適合多吃,多吃的話使身體上火更容易產生疾病,所以無論食用任何食物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決定。

2、冬至如何養生之常曬太陽

冬至以後的天氣也是「喜怒無常」所以晴好的天氣對於冬至來說應該是難得的,所以在晴好的天氣里我們要經常晒晒太陽,這樣不僅可以使身體暖和,小孩子經常曬太陽的話還可以補鈣。所以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子在天氣晴好的時候都需要在太陽底下晒晒太陽,這樣有利於身體健康。

3、冬至如何養生之重在養心

冬至養生的重點是要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冬季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4、冬至如何養生之食補養腎

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蔔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5、冬至如何養生之保暖防寒

進入冬至節氣,降溫幅度會進一步加大。冬至最重要的養生即是保暖,身體暖暖的,氣血才會順暢,才可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保暖強調的是頭和腳。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降低抗病能力,導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冬至時節,腳部保暖也應加強。

二、冬至節氣要警惕的高發病

1、高血壓:冬季是高血壓病人需格外注意的季節。多數高血壓病人在冬季的時候容易出現血壓偏高的情況。因此每天首要注意定時服藥、定期測量血壓。生活起居上要注意保暖,勞逸結合,避免情緒波動,引起血壓升高。飲食要清淡少鹽,多吃蔬果,保持大便通暢。如有頭暈目眩、手指發麻、動作不便、說話含糊不清的癥狀出現,應引起重視立刻就醫,因為這通常是中風的前驅癥狀。

2、呼吸道疾病:天氣寒冷,晝夜溫差大,人們多數時間在室內活動,加之冬季習慣緊閉門窗,導致通風不足。長時間處於這樣的情況下大大增加了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尤其是流行性感冒,特別容易在集體單位等辦公場所爆發。

對於流行性感冒,在預防措施上應注意保暖,增加體育鍛煉,盡量減少去公共場所或空氣混濁的地方。老年人、體弱者可考慮注射流感疫苗進行免疫預防。一旦有類流感癥狀出現,應及時就診治療和休息。

三、冬至節的傳說有哪些

1、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2、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3、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