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名菜,中丞豆腐

原文:[楊中丞豆腐]:用嫩豆腐煮去豆氣,入雞湯,同鰒魚片滾數刻,加糟油、香蕈起鍋。雞汁須濃,魚片要薄。

淸 袁枚《隨園食單》雜素單

袁枚在官場打磨七年之後,正值如日中天,卻以壯年辭仕,歸隱隨園之中,詩酒風流度過快意的四十餘年。袁枚雖己下野,但與當任官僚階層交往密切,大至總督巡撫,小至地方學官,他們大多都曾在江蘇一帶任官,都是袁枚應酬吃喝的對象。《隨園食單》中經常投提到中承、待郎、太守等字樣,今聊聊楊中丞豆腐。

首先中承是仕么官呢?全稱叫御史中丞,由秦始置。漢朝為御史大夫的次官,漢代御史大夫下設兩丞,一稱御史丞,一稱御史中丞。因中丞居殿中而得名。掌管蘭台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漢哀帝廢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為御史台長官,此後歷代相沿不改,唯官名時有變動。唐朝、五代、宋均大夫與中丞並置,唯大夫極少除授,仍以中丞為長官。明朝廢御史台、改設都察院,此官遂廢。都察院的副職都御史即相當於前代的御史中丞。明、清兩代常以副都御史或僉都御使出任巡撫。清朝,督撫常帶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時以為副都御史可比前代御史中丞,故稱督撫為中丞。中丞成了明清時代封疆大吏(巡撫)用的稱謂。相當於現在的省委書記一類。譬如某省X書記,放明清就叫X中丞。

Advertisements

楊中承何許人?他就是曾任兩江總督的楊魁,袁枚有詩云:「記否當年聚白門,兩家燈火話黃昏。一餐不作常賓待,萬事都從絕頂論。」下並附一行小字「公精廚饌,他客不得與」,詩中白門即南京,兩江總督的公署也是位於南京,一餐不作常賓待則抬楊楊魁中丞家宴。並不是每個客人都能與楊魁一起品嗜肴饌,而是要身份品味相近的人才能有此機會。楊魁承祖蔭,由監生捐通判,其祖父曾當過巡撫又為光祿寺少卿,家道殷實不知是否對楊家的飲食品味有所影響?而袁枚從楊魁處得到的食譜也不少。《隨園食單》提到「楊中丞」而不提名諱,是表現與總督楊魁的熟悉和尊敬。

食單載中丞豆腐,用嫩豆腐煮先去豆氣,入雞湯,同鰒魚片滾,鰒魚即鮑魚,鮑古稱鰒、又稱鏡面魚、明目魚、石決明肉、千光里、九孔螺,俗稱耳片趴窩、海耳九孔。鮑魚其實不是魚,也不是螺,是貝類。在我國港澳台地區,只有大鮑魚才配得上叫鮑魚。鮑魚入饌歷史悠久,自古就是美味,明清時被列八珍之一,鮑魚在中國飲食歷史上地位不一般,如今位例「鮑、參、翅、肚」四大海味中魁首的地位,是高檔宴席中的「頭菜」,傳統的鮑魚名菜食材多用干鮑,干鮑之長在於綿和香,而鮮鮑則勝在嫩、細、脆。

Advertisements

楊中承府家廚則將鮮鮑魚起肉切片,把嫩豆腐改刀煮去豆腥氣后,一同放入雞湯,加入太倉糟油同鰒魚片、香蕈片滾煮起鍋,豆腐輔佐鮑魚香蕈,藉助雞湯之味,使之味道醇厚,香氣芬芳,做此菜湯汁須多,雞汁須濃,魚片要薄,製法為溜,但所用糟油非現糟溜魚片之糟汁,乃江蘇太倉糟油。清代袁枚《隨園食單》云:「糟油出太倉,愈陳愈佳。」太倉糟油始創於清乾隆年間,開醬園、釀酒的商人李梧江、偶發奇想他在酒漿中加上丁香、月桂、玉果、茴香、玉竹、香菇、白芷、陳皮、甘草、花椒、麥曲、鹽等二十多種輔料封缸一年而成,拿出讓親友品嘗,色味俱佳,大家齊聲稱讚,拍案叫絕。李某也喜出望外,並定名為糟油。糟油最早做為特產在江浙一帶民間流行,嘉慶二十一年正式釀製發售,漸傳至四方,成為官禮。

太倉縣有一個名叫錢調甫的人,他在河南當巡撫。有一年,錢巡撫回鄉省親,見糟油味道香美,為了巴結上司,回去時便帶了一些,他送給李鴻章不少糟油,李鴻章中堂見此品稀罕,又獻給了慈禧太后。有一天,慈禧正生氣,胃口不佳。忽然想到了李鴻章送來的東西,便讓人往幾盤冷萊上澆了點。嘗了嘗,竟大提鮮味,大開胃口。她立刻眉開眼笑,派人去問李鴻章此品出自何處。李鴻章見太后愛吃,就派專人到太倉縣定購。因慈禧太后愛吃糟油,常派人來太倉採購,故太倉老意誠糟油店中曾有一塊「進呈糟油」的金字招牌。

糟油為江蘇太倉特產,《太倉州志》「色味俱勝,他邑所無。」太倉糟油之所以色美味佳,關鍵在於有陳年糟油底子兌入新產品,否則,再下功夫也不能保證質量。所以,多年來,這陳年糟油底子就成了糟油的命根子。在幾次動亂中,店家不惜代價地保存糟油底子,使太倉糟油能一直流傳下來。1915年,在巴拿馬舉行了萬國博覽會,許多人品嘗了太倉糟油之後,大出意外,於是,太倉糟油獲得特等大獎,榮獲金質獎章。

現製做隨園菜楊中承豆腐:嫩豆腐去老邊切長方片,活鮑魚起肉切片,水發冬菇切片。鍋中放水加少量鹽,沸後放入豆腐燙去豆腥味侍用。炒鍋上火,放雞湯,將豆腐瀝干水,放入鍋內,加入鮑魚片、冬菇片、鹽,糖,煮至豆腐浮起后,放入糟油,用水澱粉勾薄芡,起鍋裝入碗中。此菜糟香耐香、香氣芬芳。

文章原創,頭條首發,部分照片,摘自網路,

特此鳴謝,若有侵權,敬請告之,馬上刪除。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