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鯰維氏單胞病發生與診治

騰氏水產商務網-當代水產雜誌社獨家報道:

大口鯰俗稱河鯰,屬鯰形目、鯰科魚類。大口鯰營養豐富,肉質鮮美,無肌間刺;生長速度快,苗種易得,疾病少,耐缺氧能力強,養殖技術簡單,飼料成本低,經濟效益好。基於以上原因,該品種深受養殖戶和消費者喜愛。2014年7月四川崇州一養殖場養殖的大口鯰發生大規模死亡,筆者對其進行相關診斷,並進行治療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1 發病魚的臨床癥狀

經調查池塘水溫22℃~25℃,疾病爆發的魚種大小為50~100g,發病初期每天死亡10多尾,疾病高發期每天死亡2,000尾,送診前短短1周已死亡50%,該病發病後的死亡率高達90%,即使不死亡的因體表潰瘍嚴重也無商品價值。

患病魚主要表現為食慾下降,離群獨游,漂浮在水域上層,靠池塘邊慢游;反應遲鈍,受驚嚇后緩慢沉入下層。病魚腹部、背部、尾部均有不同程度潰爛,甚至穿孔,腸道暴露,嚴重者尾部斷裂(見圖1、圖2、圖3)。

Advertisements

圖1 腹部潰爛

2 實驗室診斷

實驗室診斷髮現少量的車輪蟲,採用腦心浸液(BHI)瓊脂培養基在病魚的肝、脾、腎及潰瘍處均分離到4株菌。該4株菌在營養瓊脂平板上的菌落均呈圓形,白色較不透明,表面光滑,濕潤,邊緣整齊。革蘭氏染色後鏡檢可觀察到,分離4菌株均為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菌體兩端鈍圓,多數單個排列,少數成對排列,無莢膜,無芽孢,從形態上基本可確定為同一株菌。

該菌16SrDNA基因進行擴增,測序后在NCBI上進行BLAST比對,結果分離菌株與維氏氣單胞菌的同源性最高,序列相似性達99.5%。因此,結合分離菌株形態將其鑒定為維氏氣單胞菌。將分離到的細菌接種健康大口鯰,在48h內實驗組出現死亡,且體表出現紅腫、膿包,甚至潰爛,剖解見內臟充血、出血,並從人工接種感染的大口鯰肝分離到1株細菌,經16SrDNA序列比對結果表明該菌株同樣為維氏氣單胞菌。綜合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原學檢測結果和回歸感染試驗,初步認為維氏氣單胞菌為該病的病原。

Advertisements

圖2 尾部斷裂

3 葯敏試驗與治療

利用紙片擴散法,對該菌進行葯敏試驗,結果顯示:對左氧氟沙星、復方新諾明、美福仙、氟苯尼考、環丙沙星和強力黴素敏感;對紅霉素、頭孢Ⅳ和壯觀黴素中度敏感;對青霉素、丁胺卡那和卡拉黴素不敏感。

結合葯敏試驗結果,對發病池塘的魚使用氟苯尼考與Vc進行拌料投喂,用量分別為20mg/kg體重,連續投喂7d;同時用聚維酮碘全池潑灑進行水體消毒,藥物使用后5d,病情得到很好控制,病魚恢復吃食。

圖3 腹部潰爛

4 小結

4.1 維氏氣單胞菌為氣單胞菌屬的一種,亦被稱為維羅納氣單胞菌、凡隆氣單胞菌和維隆氣單胞菌。

其存在於水體和淤泥等環境中, 能夠感染斑點叉尾、錦鯉、西伯利亞鱘、鯡形白鮭、華鯪 、框鏡鯉等多種魚類,筆者發現該病同樣可以感染大口鯰,造成嚴重的體表潰瘍。維氏氣單胞菌目前已成為水產養殖的重要病原菌,危害的品種也越來越多。

4.2 防止魚體受損失,可有效防病。

魚類的皮膚包括表皮和真皮兩層。其含有一種特殊的腺體,能分泌出大量的粘液,使皮膚富有粘滑性,同時也能在魚體表面形成有效的物理保護屏障,保護魚體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襲。魚類一旦皮膚受到損傷則容易感染細菌而產生死亡。皮膚潰爛是魚類較常見的皮膚病,一般是由於寄生蟲寄生或魚體受到機械性損傷繼發細菌、真菌等感染引起皮膚組織的炎症,病灶處繼而壞死,組織脫落形成缺損。防止魚體受傷和加強飼養管理、合理配比營養水平、增強機體抵抗力也是防治該病的必要措施。

4.3 目前來看可造成大口鯰潰瘍病的病原非單一病原。

大口鯰潰瘍病2005年研究病原為豚鼠氣單胞菌。通過該病的診斷髮現造成潰瘍病的病原又新增了維氏氣單胞菌。

4.4 該病發病傳染極快。

發病後通過藥物治療挽回的經濟損失有限,該病應已前期預防為主,可通過前期投喂免疫增強劑提高魚體免疫力,同時加大相關疫苗的研發。(本文選自《當代水產》)

文章屬騰氏水產商務網獨家報道。轉載請標註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謝謝合作。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