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你知道如何預防嗎?

肝硬化(hepatic cirhosis)是一種由不同病因長期作用於肝臟引起的慢性、進行性、瀰漫性肝病的終末階段。是在肝細胞廣泛壞死基礎上產生肝臟纖維組織瀰漫性增生,並形成再生結節和假小葉,導致肝小葉正常結構和血液供應遭到破壞。病變逐漸進展,晚期出現肝功能衰竭、門靜脈高壓和多種併發症,死亡率高。在我國肝硬化是消化系統常見病,也是後果嚴重的疾病。年發病率17/10萬,主要累及20~50歲男性。城市男性50~60歲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高達112/10萬

病因介紹:

(一)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均可進展為肝硬化,大多數患者經過慢性肝炎階段。急性或亞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細胞壞死和纖維化可以直接演變為肝硬化。

我國的肝硬化患者有一半以上是由乙肝病毒引起。慢性乙型肝炎演變為肝硬化的年發生率為0.4%~14.2%。病毒的持續存在、中到重度的肝臟壞死炎症以及纖維化是演變為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的重疊感染常可加速肝硬化的發展。

(二)慢性酒精性肝病:在歐美國家慢性酒精中毒為肝硬化最常見的原因(約50%~90%),我國較為少見(約10%),但近年來有升高趨勢。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肝硬化。如合併乙型和丙型肝炎的感染,可加速病情的進展。

(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僅次於上述兩種病因的最為常見的肝硬化前期病變。危險因素有肥胖、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迴腸分流術、藥物、全胃腸外營養、體重極度下降等。

(四)長期膽汁淤積:包括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和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後者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肝外膽道長期梗阻所致。高濃度膽酸和膽紅素對肝細胞的毒性作用可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纖維化,進而發展為肝硬化。

(五)藥物或毒物:長期服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如對乙醯氨基酚、甲基多巴等或長期反覆接觸化學毒物如神、四氯化碳等,均可引起藥物性或中毒性肝炎,最後演變為肝硬化。

(六)肝臟血液循環障礙:慢性右心衰竭、慢性縮窄性心包炎和各種病因引起的肝靜脈阻塞綜合征(布-加綜合征)、肝竇阻塞綜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亦稱肝小靜脈閉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引起肝內長期淤血、缺氧,導致肝小葉中心區肝細胞壞死、纖維化,演變為肝硬化。

(七)遺傳和代謝性疾病:由遺傳和代謝疾病的肝臟病變發展成肝硬化,又稱代謝性肝硬化。在我國,以由銅代謝障礙所致的肝豆狀核變性(Wilson病)最多見。其他少見的由鐵代謝障礙引起的血色病(hemochromatosis)、肝細胞和紅細胞內缺乏半乳糖代謝所需要的半乳糖-1-磷酸-尿苷醯轉換酶,造成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an-抗胰蛋白酶(a1-Antitrypsin,1-AT)基因異常引起an-AT缺乏症、酪氨酸代謝紊亂造成酪氨酸血症以及肝糖原累積症等都可引起肝硬化。

(八)免疫紊亂:自身免疫性肝病最終可發展為肝硬化。

(九)血吸蟲病:血吸蟲卵在門靜脈分支中堆積,造成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纖維組織增生,導致竇前區門靜脈高壓,在此基礎上發展為血吸蟲性肝硬化。

(十)隱源性肝硬化:由於病史不詳,組織病理辨認困難、缺乏特異性的診斷標準等原因未能查出病因的肝硬化,約佔5%~10%。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營養不良、肉芽腫性肝損、感染等。

發病機制:

上述各種病因均可引起肝臟的持續損傷,肝星狀細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激活,細胞因子生成增加,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合成增加、降解減少,總膠原量增加為正常時的3~10倍,同時其成分發生變化、分佈改變。膠原在Disse間隙沉積,導致間隙增寬,肝竇內皮細胞下基底膜形成,內皮細胞上窗孔的數量和大小減少,甚至消失,形成瀰漫性屏障,稱為肝竇毛細血管化(sinusoid capillarization)。肝細胞表面絨毛變平以及屏障形成,肝竇內物質穿過肝竇壁到肝細胞的轉運受阻,直接擾亂肝細胞功能,導致肝細胞的合成功能障礙。肝竇變狹窄、肝竇血流受阻、肝內阻力增加影響門靜脈血流動力學,造成肝細胞缺氧和養料供給障礙,加重肝細胞壞死,使始動因子得以持續起作用。肝細胞廣泛壞死、壞死後的再生以及肝內纖維組織瀰漫增生,導致正常肝小葉結構的破壞。肝實質結構的破壞還能引起肝內血管分流,例如從門靜脈分支到肝靜脈的短路,肝硬化時約1/3的肝血流分流,加重了肝細胞的營養障礙。纖維隔血管交通吻合支的產生和再生結節壓迫以及增生的結締組織牽拉門靜脈、肝靜脈分支,造成血管扭曲、閉塞,使肝內血液循環進一步障礙,增生的結締組織不僅包繞再生結節,並將殘存的肝小葉重新分割,形成假小葉。假小葉的肝細胞沒有正常的血流供應系統,可再發生壞死和纖維組織增生。如此病變不斷進展,肝臟逐漸變形、變硬,功能進一步減退,形成肝硬化。以上病變也是造成硬化的肝臟進一步發生肝功能不全和門靜脈高壓的基礎。

臨床表現:

起病常隱匿,早期可無特異性癥狀、體征,根據是否出現腹水可將肝硬化分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

(一)代償期肝硬化:10%~20%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可無癥狀。常在影像學、組織學檢查時發現。其他患者可有食慾缺乏、乏力、消化不良、腹瀉等非特異性癥狀。臨床表現同慢性肝炎,鑒別常需依賴肝臟病理。

(二)失代償期肝硬化:出現腹水是肝硬化患者進入失代償期的標誌。

1.癥狀

(1)食慾缺乏:為最常見癥狀,在進展性肝病患者中十分明顯,有時伴噁心、嘔吐。

(2)乏力:為早期癥狀之一,其程度自輕度疲倦感到嚴重乏力,常與肝病活動程度一致。

(3)腹脹:為常見癥狀,可能由於低鉀血症、胃腸脹氣、腹水和肝脾大所致。

(4)腹痛:常常為肝區隱痛,與肝大累及包膜有關。有脾周圍炎時,可有左上腹疼痛。也可由於伴發潰瘍病及膽道、腸道或腹水感染引起。

(5)腹瀉:較普遍,常與腸壁水腫、吸收不良和腸腔菌群失調有關。

(6)體重減輕:為多見癥狀,晚期患者伴腹水及水腫時會使體重減輕不明顯。

(7)出血傾向:凝血功能障礙可出現牙齦、鼻腔出血、皮膚黏膜紫斑或出血點,女性常有月經過多。

(8)內分泌系統失調:男性有性功能減退、乳房發育,女性常有閉經及不孕。肝硬化患者的糖尿病發病率增加,表現為高血糖、糖耐量試驗異常、高胰島素血症和外周性胰島素抵抗。進展性肝硬化伴嚴重肝細胞功能衰竭患者常發生低血糖。

2.體征:患者常呈慢性病容,面色黝黑,面部有毛細血管擴張、口角炎等。皮膚表現常見蜘蛛痣、肝掌,可出現男性乳房發育,胸、腹壁皮下靜脈可顯露或曲張,甚至在臍周靜脈突起形成水母頭狀,曲張靜脈上可聽到靜脈雜音。黃疸常提示病程已達到中期,隨著病變進展而加重。1/3患者常有不規則發熱,與病情活動及感染有關。腹部移動性濁音陽性。肝性胸水常見於右側(佔85%),但也有雙側甚至僅為左側。

肝臟在早期腫大,晚期堅硬縮小、肋下常不易觸及。膽汁淤積和靜脈迴流障礙引起的肝硬化晚期仍有肝大。35%~50%患者有脾大,常為中度,少數重度。3.併發症的臨床表現

(1)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急性出血患者出現嘔血、黑便,嚴重者休克。死亡率平均為32%,是肝硬化較為常見和嚴重的併發症。

(2)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住院的腹水患者中發生率為10%~30%。常表現為短期內腹水迅速增加,對利尿葯無反應,伴腹瀉、腹痛、腹脹、發熱,腹壁壓痛和反跳痛。少數患者伴血壓下降、肝功能惡化或門體分流性腦病加重。

(3)原發性肝癌:進行性肝大,質地堅硬如石,表面結節狀。

(4)肝腎綜合征:頑固性腹水基礎上出現少尿、無尿以及噁心等氮質血症時的臨床表現。常伴黃疸、低蛋白血症、肝性腦病;無蛋白尿。臨床有兩種類型:I型,進展性腎功能損害,2周內肌酐成倍上升;Ⅱ型,腎功能緩慢進展性損害。

(5)肝肺綜合征:終末期肝病患者中發生率為13%~47%。患者可出現杵狀指、發紺、蜘蛛痣。

(6)肝性腦病:撲翼樣震顫、譫妄進而昏迷。

(7)門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為10%~25%,大多在篩查時發現。43%為慢性型,血栓緩慢形成,無明顯臨床癥狀;38%出現食管靜脈或門脈高壓性胃病出血;18%可出現劇烈腹痛,其中70%小腸梗死(intestinal infarction)。

(8)肝硬化性心肌病:沒有其他已知的心臟疾病的肝硬化患者,在應激情況下(行創傷性措施如外科手術/TIPS),心臟收縮反應損害和(或)舒張功能不全以及電生理異常(如QT間期延長),發生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稱為肝硬化性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

綜上所述,肝硬化早期表現隱匿,晚期的臨床表現可以歸結為:①門脈高壓的表現,如側支循環、脾大、脾功能亢進、腹水等;②肝功能損害所致的蛋白合成功能降低(包括白蛋白、凝血酶原)、黃疸、內分泌失調及皮膚表現等;③並可出現併發症相關的臨床表現。

預防:

肝硬化的病因複雜,明確病因和針對病因的治療是防治關鍵。其中最常見者為病毒性肝炎。在我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發病率仍比較高,因此防治乙肝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新生兒和高危人群應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患者給予積極的抗病毒治療;嚴格執行器械的消毒常規,嚴格選擇獻血員;節制飲酒;注意合理的營養;避免應用對肝有損的藥物;加強勞動保健;避免工農業生產中的各種慢性化學品中毒;定期體格檢查,無疑也是預防本病的積措施。

康復保健:

1)、疾病護理

肝臟與精神情志的關係非常密切。情緒不佳,精神抑鬱,暴怒激動均可影響肝的機能,加速病變的發展。樹立堅強意志,心情開朗,振作精神,消除思想負擔,會有益於病情改善。肝硬化代償功能減退,併發腹水或感染時應絕對卧床休息。在代償功能充沛、病情穩定期可做些輕鬆工作或適當活動,進行有益的體育鍛煉,活動量以不感覺到疲勞為度。

(1)一般護理

①休息與活動

肝硬化病人的精神體力狀況隨病情進展而減退,應根據病人不同的狀況安排活動,以不感覺疲乏為宜。保證卧床休息,睡眠充足,生活起居要有規律。

②飲食護理

肝硬化病人既要保證飲食營養又要遵守必要的飲食限制是改善肝功能、延緩病情進展的基本措施。飲食治療原則: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戒煙酒,忌食粗糙、刺激性食物。肝性腦病患者應嚴格控制蛋白質的攝入,有腹水者宜低鹽飲食,並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

③基礎護理

做好皮膚護理,避免皮膚長期受壓,定時變換病人體位及姿勢。保持床單和皮膚清潔乾燥、柔軟舒適。適當按摩,可促進皮膚軟組織的血液循環。黃疸可致皮膚瘙癢,肝硬化病人血小板低,抵抗力差,注意避免抓撓引起皮膚損傷,減少繼發感染。

④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

合併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病人避免食用粗糙、堅硬、油炸和辛辣食物,以免損傷食道黏膜誘發出血。發生出血時常用三腔管止血。

⑤病情觀察

觀察病人腹水和下肢水腫的消長,準確記錄出入量;每日測量腹圍、體重,並教會病人正確的測量和記錄方法;進食量不足、嘔吐、腹瀉者或遵醫囑應用利尿劑、放腹水后更應密切觀察;監測血清電解質和酸鹼度的變化,以及時發現並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防止肝性腦病、功能性腎衰竭的發生。

(2)心理護理

①病人建立積極、樂觀的思維方式,了解和認識治療疾病的手段。

②分散對疾病的注意力,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如唱歌、畫畫等,減輕身心痛苦。

③真誠關心病人,讓病人感到家庭的溫暖。

(3)治療護理

腹腔穿刺放腹水的護理

①術前向病人說明注意事項,測量體重、腹圍、生命體征,排空膀胱,以免誤傷。

②術中及術后監測生命體征,觀察病人有無不適反應。

③術畢用無菌敷料覆蓋穿刺部位,如有溢液應及時換藥,術畢縛緊腹帶,以免腹內壓驟然下降。

④記錄抽出腹水的量、性質和顏色,標本及時送檢。

(4)用藥護理

①避免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

②適當選用增加肝臟解毒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的藥物。

③使用利尿劑時應特別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利尿速度不宜過快,以每天體重減輕不超過0.5kg為宜。

④有繼發感染者,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⑤慎用抗組胺藥物和鎮靜葯,以防加重肝臟負擔或損傷肝臟而誘發肝性腦病。

飲食保健:

肝硬化病人的飲食原則是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限制高脂肪和易於消化飲食為宜。當肝功能顯著減退並有肝昏迷先兆時,應對蛋白質攝入適當控制。做到定時、定量、少量多餐。提倡低鹽飲食或忌鹽飲食。食鹽每日攝入量不超過1~1.5克,飲水量在2000毫升內,嚴重腹水時,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00毫克以內,水攝入量在1000毫升以內。應忌辛辣刺激之品和堅硬生冷食物,不宜進食過熱食物以防併發出血。

(1)合理應用蛋白質

肝臟是蛋白的合成的場所,每天由肝臟合成白蛋白11~14克。當肝硬化時,肝臟就不能很好地合成蛋白質了。這時就需要合理安排蛋白質的攝入,防止肝性腦病的發生。可以選擇由多種來源的蛋白質食物。為了使病人較好地適應,可以吃以酪蛋白為基礎的飲食,把乳酪摻到適量的雞、魚、瘦肉、蛋中,每天都要有一點兒以平衡蛋白膳食。

(2) 供給適量的脂肪

有的病人患肝硬化后,害怕吃脂肪,其實脂肪不宜限制過嚴。因肝硬化時胰腺功能不全,膽鹽分泌減少,淋巴管或肝門充血等原因有近半數的肝硬化患者出現脂肪痢,對脂肪吸收不良。當出現上述癥狀時,應控制脂肪量。但如果患者沒有上述癥狀時,並能適應食物中的脂肪,為了增加熱量,脂肪不易限制過嚴。若為膽汁性肝硬化採用低脂肪、低膽固醇膳食。

(3) 供給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充足能使體內充分的貯備肝糖原,防止毒素對肝細胞損害,每天可吃澱粉類食物350克~450克。

(4) 限制膳食中的水與鈉

當有水腫或輕度腹水的病人應給予低鹽飲食,每日攝入的鹽量不超過3克;嚴重水腫時宜用無鹽飲食,鈉應限制在500毫克左右。禁食含鈉較多的食物,例如蒸饅頭時不要用鹼,可改用鮮酵母發麵,或吃無鹽麵包。挂面中含鈉較多,不宜吃。其次,各種鹹菜和醬菜鈉含量也非常多,肝硬化患者應絕對限制。同時調味品中味精以谷氨酸鈉為主,會加重肝臟對水鈉代謝的負擔。現在,市場上方便各類顧客,還供應各種低鈉鹽,低鈉醬油和無鹽醬油。在烹調菜肴時,要特別注意烹調方法,否則反而加重鈉的攝入,例如有人在做魚、肉時習慣於先用鹽或醬油浸泡,然後再用水衝掉表面的鹹味,雖然吃起來不咸,但是過多的鈉離子已遠遠超量了。做各種菜肴時,先不放鹽或醬油,當把菜炒熟時最後放鹽或醬油,或者炒熟后再放醋、醬油、鹽吃。這樣既有味道,又限制了鈉鹽的攝入。其他含鈉較高的食品,如海產品、火腿、松花蛋、肉鬆等也應嚴格控制。每日進水量應限制在1000毫升~1500毫升。

(5) 多吃含鋅、鎂豐富的食物

肝硬化的病人普遍血鋅水平較低,尿鋅排出量增加,肝細胞內含鋅量也降低,當飲酒時,血鋅量會繼續降低,應嚴禁飲酒,適當食用瘦豬肉、牛肉、蛋類、魚類等含鋅量較多的食物。為了防止鎂離子的缺乏,如多食用綠葉蔬菜、豌豆、乳製品和穀類等食物。

(6) 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直接參与肝臟代謝,促進肝糖原形成。增加體內維生素C濃度,可以保護肝細胞抵抗力及促進肝細胞再生。腹水中維生素C的濃度與血液中含量相等,故在腹水時應補充大量的維生素C。吃水果時應剝皮或榨成汁飲用。

(7) 飲食宜清淡、細軟、易消化、無刺激、少量多餐

肝硬化病人經常出現食欲不振,應給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要吃軟食且無刺激食品,做工要細,避免堅硬粗糙的食品,如油炸食品,硬果類食品。當合併食道靜脈曲張時,更應注意嚴禁食用油炸食品和硬果及乾果類食品,因這類食物可刺破食道靜脈,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以致危及生命。肝硬化病人千萬不可滿足一時口感的痛快和心理需要,而喪失保貴的生命。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