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的站起來!——說明你衛氣(陽氣)嚴重不足

很多人怕冷,手腳冰涼,在中醫體質學上稱為陽虛體質。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體內產生的熱量不夠,陽氣不夠,自然就會出現怕冷的狀態。這種體質的人,女性多於男性,年輕人更多一些。當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體寒冷怕冷的癥狀,那麼也是元氣不足的典型表現。中老年人出現的繼發性怕冷疾病,那麼一定與她所患的疾病有關,也就是陽氣不足,身體虛弱,體內由於疾病而產生熱量不夠,久而久之也會導致陽虛。

手腳冰涼怎麼辦?中醫艾灸師告訴你---在冬天裡只需2招完勝手腳冰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第1招:上午一杯姜棗茶

這段時間我已經說了幾次姜棗茶,薑糖水了,冬天裡喝杯姜棗茶扶陽驅寒是首先!「吃薑昇陽」這句古話已說了幾千年了,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第2招:補陽艾灸

艾灸屬陽,配合灸火。

灸法是利用艾絨在體表穴位上的燒灼,藉助灸火的溫和熱力和藥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透達經絡、扶正祛邪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法。

保健灸法是自古以來的防病之術,對於肢體寒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艾灸以下穴位,幫助你溫通經脈,改善虛寒體質。 

足三里是個強身健體的萬能穴,長壽穴。有「若想身體安,三里常不幹」說法。這個常不幹指的是用艾灸條熏灼穴位,使該處的皮膚起水皰,又稱其為「灸花,灸瘡」,這水皰老流水可以及時把脾胃的寒濕祛除,「常不幹」因此而來。

有關研究發現,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動和胃的供血狀況,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強消化能力。

【施灸方法】:艾灸足三里是以溫和灸為主,盡量不要發生灸瘡。艾灸足三里,每穴施灸時間在15-20分鐘。

屬於督脈,有通督行氣,貫通督脈上下之作用,同時如果有感冒,過敏性疾病,熱病,癲癇,頸椎病,治療取穴大椎也是首選,都是在治療寒涼疾病,那麼大椎在上焦,治療寒涼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選穴位。

【施灸方法】:大椎穴位,每次施灸15-20分鐘。以自己適應為度,可以逐漸延長施灸時間。

在肚臍窩正中,該穴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臍中央。主要用於治療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屍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神闕(肚臍)是氣和,氣舍,氣具之穴,是任脈在此會和,此穴為任脈上部經脈氣血的重要來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溝通上下之功效。

【施灸方法】:艾灸神闕,循序漸進施灸,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可以在神闕上下移動艾灸,熱度以自己自己適應為度。

都說一灸神闕暖全身,灸神闕,有溝通上下之功效聯繫任脈之上下。而且灸神闕還可以治療胃腸疾病,婦科疾病,生殖系統和泌尿系統的疾病,所以陽虛體質灸神闕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闕可以打通任脈。

命門穴在肚臍正對著的脊柱上;補腎壯陽灸命門,命門是人體生命之門,先天之氣蘊藏所在,生命的根本。

臨床上,命門火衰主要表現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陽痿,早泄,女子宮寒不孕,舌質淡,脈沉遲等虛寒之象。

所以要長灸命門和大椎可提高督脈之陽氣,大椎和命門艾灸,補足督脈元陰元陽,補命門,對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宮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響。灸命門給各臟器的生理活動起到溫煦,生髮和推動作用,故灸命門是推動生命之火。

【施灸方法】:艾灸命門穴,循序漸進施灸,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熱度以自己自己適應為度。

湧泉穴,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

《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

【施灸方法】:可以在晚睡前,先熱用艾草水泡腳20-30分鐘,然後艾灸湧泉穴15分鐘。

五個穴位最好一次灸完,如果時間不夠,可以循環施灸,隔天再施灸餘下的穴位,只要堅持下來一定會看到療效。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