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物自體

孔子是什麼。

===============================

樊登講蔡仁厚的《王陽明哲學》。樊登說,這本書讓他明白王陽明是正宗的儒家。

他曾以為王陽明是佛老的變體。像王陽明說「人人心中皆有一個仲尼在」,佛老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王學有很多跟禪宗像,他們的區別在哪裡呢。是厚薄的不同。

《大學》說「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王陽明的學生問他「大人與物同體,如何《大學》又講厚薄呢」。

同體的意思是我們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能做到對別人像對自己一樣,能像對家人一樣對身邊的人。這是同體,是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那為什麼《大學》里講厚薄呢。弄清這點就明白儒家和佛家的界限。

Advertisements

王陽明說「愛的有等差,這是一個天理」。儒家說「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有厚薄會有秩序,有秩序社會會結構在一起。

佛家講,無分別心,人和人無分別,人和動物無分別。這樣的境界高,在這個有等差,有秩序的社會上待難,修佛的人出家,不在這個社會上待。

儒家的思想對這個社會的秩序和規則更管用。

王陽明說,「在吾身和親親之間再講厚薄便是不仁」。一邊講厚薄,一邊講同體,這是中庸之道難以把握的地方,這是儒家的思想。

===============================

梁漱溟將論語的精髓歸納為十四個態度:

仁。

樂。

訥言敏行。

看自己。

看當下。

反宗教。

毋意必固我。

非功利。

非刑罰。

禮樂。

孝悌。

不遷怒。

不二過。

天命。

===============================

Advertisements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中提到。《呂氏春秋》有章《上農》,比較農民和商人的生活方式。

認為農民像嬰兒單純樸實,慣於順服長上,比較不自私。他們的物質財產複雜多樣、難於移動。國有難時,農民不會棄置不顧。

商人自私奸詐,計謀多、不順服。他們的財產簡單,易於轉移。國有難時,商人往往自己逃跑、不顧國家。

把農業和商業相比,農業更重要。農民的生活方式比商人高尚。

這是為什麼要以農業為上。

反映出道家和儒家關於社會經濟兩派思想的根源。兩派思想主張像兩極那樣背反,它們像同一個軸的兩極,兩個方面同樣反映農民的思想。

孔子是農耕時代的哲學,是農民的思維方式。

===============================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

易經,玄。有很多解釋,沒定論。寫本書怎麼解釋怎麼有,那還要書幹嗎。

這時的孔子,可以用牛頓信上帝來類比。不好玩。

===============================

歐神,在《經濟學的精髓 #F1160》中提到

我有一個蘋果。

你有一個梨。

請問我財富的上限是什麼。

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梨。

你去問中國人,什麼叫做「HappyEnding」,什麼叫做打通關的完美大結局。

99.99%的中國人,會和你說:

蘋果也是我的,梨也是我的。

統統都擁有。

中國傳統上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有穩定,無效率」。

「有穩定,無正義」。

儒家關心的是穩定,而且每種學科只能追求一個目標。效率和正義並不在考慮範圍。

所以在儒家教育熏陶下的中國學生,第一個反應就是「拿出劍,把他的蘋果也搶過來」。

他們以為這樣才財富最大化。

儒家怎麼就教人搶了呢。這裡面玄機好深。奇怪,為什麼99.99的中國人,會說統統都擁有。

儒家、仁義禮智信,孔融讓梨,我把蘋果讓出去,我的財富是0。對方把梨讓出來,我的財富是2。怎麼是搶,不是讓。

===============================

魯迅批判封建衛道士「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

陳志武從經濟學角度解讀。三綱五常是實現「養子防老」的規則體系。是用來降低人與人之間跨期交易的違約概率。

原因在於,它使個人「不孝」的主觀成本很高。前提是子女都接受並內化了儒家的價值體系。

===============================

于丹繞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說 「修身齊家怡情悅性」。

===============================

孔子是物自體。是認識之外的,又絕對不可認識的存在之物。存在就是被感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