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紅的節令養生究竟適合誰

摘要:農曆是已成功應用數千年的時空坐標體系。爆紅天下的節令養生,源於農曆,初用於農事,借用於醫學。在以個性化辨證施治和辨人施養為主要特點的整體中醫養生學中,節令僅屬農曆與醫學的工具之一,節令養生既不能掛一漏萬,也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本末倒置,限於碎片化的無限誇大與誤導。

清明過後,萬物復甦,春意盎然,生機萬千。「一年之計在於春」,所有的農事播種皆由此始。大概亦源於此,近年來的健康網文也賦予春季新的含義,叫做最佳養生季,並由此將二十四節氣等節令養生也推上了高大上的健康新高度。

百度搜索結果中有關二十四節氣等節令養生的網頁數以億萬計,日閱讀量更是數以十億萬計。這些網文有文化源頭,有國學經典引文,有臨床表現,有應對的食療方案,飲食宜忌,生活方式、機理分析等等,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內容豐富,不一而足,成就了養生領域應景應季的、數量最大、影響最為深廣的健康「網路爆紅現象」。這些節令養生「雞湯」仔細讀來,整理雷同者多,原創思考者少,廣告標題者多,學術研究者少,偏向宏觀文化概念傳播者多,突出微觀科學驗證能夠應用者少,因此,在實施層面也許缺少了明確的適宜區域,適宜人群,適宜時間,實用價值有限。

Advertisements

隨著中華文化復興,節令養生事實上已上升到健康中國和優秀文化傳承的高度,並作為國家文化和健康標籤,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面對花樣繁多,內容豐富,充斥媒體的節令養生,很有必要追根溯源,釐清概念,正確認識,也許更有利於選擇適宜的節令養生方法,有效傳承優秀的醫學和農曆文化。

1自然差異性

「坐地日行八萬里。」我們始終處在時間空間物質的四維世界里,無時不刻不在運動中,這就造就了自然世界千差萬別的差異性,也構成了人類世界億萬可能的多樣性。節令養生的終極目的,就是順應自然的差異性,藉助大自然的力量,呵護人類的生命健康。這些差異大概至少包括:

天有時差:節令來自農曆,起於天文數學,用於農業和醫學,盛於漢唐元明,傳承應用至今。古時所採用的計時體系為真太陽時,今天亦稱為時區,例如我國跨域五個時區,這與人為規定的世界標準時(格林威治時間)、北京時間並不相同。因此,不同時區的時間是有差別的,節令必然也是有時間差異的。這正如不同區域春耕夏收,秋收冬藏的時間並不相同一樣;這些時區差異是明顯的,也是巨大的,並且被人們廣為熟知的。

Advertisements

地有溫差: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音,東辣西酸,南甜北咸,不僅反映了文化習俗、自然物產、舌尖口味的複雜性,也反映出地域環境的巨大差異性,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最容易感知的就是同一節令,各地完全不同的溫差、濕度和衣著,可見南北春天,乃至二十四節氣降臨的實際時間並不相同,差距明顯。

人有體差:由於遺傳基因、文化傳承、生命ID、家風族規、個人修養,生活習慣等等不同,造成了人體體質的差異,表現為三觀價值、生活方式、心裡修養、健康狀況、壽命長短、行為舉止、生命體驗的大不同。同在一個節令,統一的養生方法並不一定適應有如此之大和如此之多體質差異的族群,個體尤其如此,並非一個高度共性化的生活方式或者是食療方就是節令養生。這既不符合中醫辨證施治的個性化基本邏輯和方法,可能也不符合現代醫學21世紀開始重視和推崇個體化醫療的健康潮流。

2節令局限性

農曆是世界上發明最早、設置最為精確巧妙、優勢最為突出、也是最為基礎和最為重要科學發明之一。它彙集陽曆、陰曆於一身,涵蓋了太陽、月亮、地球(公轉、自轉和陀螺轉動)自身的運動規律及其對於地球的影響。農曆脫胎於東方經典《易經》等眾多經典,最初主要是為農業生產發展而創立的,並劃分了甲子、一紀、年、季、月、日,節氣、時令、氣候、干支等歷算應用單位,以便為農事活動提供科學依據。其中把自然界氣象、物候變化與農事活動緊密聯繫的二十四節氣,在農事安排和日常生活中尤具代表性。

節令具有時區性:源於天文學的農曆,其發明是在長期觀察太陽日月、星辰天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推算而來的,限於封建社會天文歷算長期被皇家所壟斷的原因,以及觀測工具等條件的客觀限制,無論是對於二十四節氣的劃分,還是與之相對應的農事安排,都是以當朝首都所在地的時區為準的。例如素有「天下之中」稱謂的世界名都洛陽,歷史上堪稱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和搖籃。其歷算較為發達,農曆因此亦稱為「夏曆」。復經歷朝歷代積累,洛陽時間傳承至今,依然作為易經等國學應用的基準時間得以廣泛應用,不少情形下,公曆時間尚難以完全替代。

節令具有地域性:農曆首先是根據地球某一特定位置的觀察和計算結果制定的,其次,其應用也必有主要適應性區域,這兩者必然是相輔相成的。已如上述,華夏農曆最初的發明地和長期的應用地,主要在今天的中原地區(中國南北氣候分界帶之中段位置),或者包括黃河流域。中原地區中段氣候分界帶的整體氣候、溫差、降雨量、農作物等與其他區域截然不同。特別是在核心區的南陽、洛陽一代,分界三水,獨佔南北氣候帶中段唯一盆地,稻粟兩宜,船馬並駕。更有「橘生城北則為枳,橘生城南則為橘」,同城同樹而果實不同的自然奇觀,地域特色絕無僅有。農曆的這種區域性既決定了他不可複製的特殊性,同時也因為其「天中」的特殊位置,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適用性。

節令具有專業性:二十四節氣和時令最初主要是作為農事時間工具應用的,並非專為醫學應用而設置。節令的應用也因時間、地域和作物種類而有所區別,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醫學對於節令的借用,一是因為中國科學天算農醫各學科和中國哲學儒釋道醫各分支,所共同尊崇的天地人三才之道;其次是因為農學和醫學都是以生物和生命為服務對象;三是節令在天地人物諸多領域廣泛而有效的基礎性協同應用。在一定意義上,醫學與節令的關係是本與末,枝與節的關係,節令用於養生大概還須依賴於天文歷算在醫學體系中的基礎和專業地位。

3養生道地性

養生亦稱「治未病」,是中醫藥頗具特色、需求巨大,境界最高的精華所在,也是未來較有發展前景的創新和創意醫學領域。其主要特徵是建立在天地人和之道基礎上的個體化「辨人施養」和「辨證施治」。其目的旨在「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食飲有節,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界天人相應,「形神合一」,人類機體的生老病死變化、疾病的發生髮展與時間地域以及個體特質息息相關,因此,同樣也與與二十四節氣關係緊密。《內經》、《易經》中有一整套關於聯通人與自然,達臻天人合一的時空體系和計算方法,能夠較為完整的形成個體化的時空養生方案。例如已有越來越多的現代時間醫學研究表明,不同出生時間的人,其體質稟賦、生存能力、個性特徵,職業偏好、生存壽命等均有明顯不同,可見每個人的後天適應能力存在明顯差異。天文歷算和中醫中也有大量類似的研究和方法,對於不同出生時間的人,其所需要的個體化養生方法包括節令養生在實際應用時均存在有明顯差異。

由此可見,養生與時空緊密相關的至少還有天人相應學說、個體生命ID、成長發育時間規律、日常健康養生方式,此外還有關於食物、起居、精神、行為、音律、運動、手法、針灸、藥物等極其豐富的內容。同源於天地人和自然之道的中國醫學,對於二十四節令的借用是必然的,也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需要將養生納入整體中醫體系中,真正實現天地人三才的系統化協同。

在現代醫藥科學已經明確開始改變「千人一葯,千人一量」主流現狀,全面趨向個體化健康時代的今天,我們更不能忘了中醫藥個體化的原有特色,就像臨床僅僅只會背幾段經典,記幾個方子一樣,只知道依樣畫葫蘆,拼湊一些應景的網文誤導公眾,切忌本末倒置,回歸醫道本源,結合現代多學科知識、多樣化創新創意,開創21世紀的個體化養生新紀元,也許才是節令養生的至簡大道。

作者小傳:吳周強,新世代健康經濟創新研究者,博聞睿見主筆,博睿科技®(brainet®)創始人。專註生命健康,聚焦創新創意!提供精品原創,拒絕糟粕雜繪。歡迎對新健康服務有興趣的朋友關注公眾號:brainetDY

文中圖片均來自百度圖片\部分數據來自百度搜索

版權聲明:本文為博聞睿見原創首發,版權屬博睿科技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本文鏈接;或請事先聯繫[email protected]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