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 非禪

止觀雙運是佛教對宗教的大反省,也是一番大革命。

外道是心外求法,佛學純在心性上求法,是人文精神的發揚,不落神鬼的迷思。所以佛學稱為內學。

心外求法的附佛外道很多,要特別注意。有人主張轉地水風火輪、訓練大小周天、雙身欲樂、坐至一念不生法……等等,很明顯的心外求法,絕對不是佛學。

有關四禪八定,龍樹的《大智度論》、智者大師的《禪波羅蜜》,講得很多。最近在南傳佛教找到《清凈道論》,有關原始佛教及當時各宗教的禪定都有詳細的記載,是研究印度禪法的寶典。

只有禪定,淺一點的對身心的收攝很有幫助,尤其現代生活緊張,精神壓力大,透過禪坐訓練,可以紓解身心,放鬆精神,集中注意力,值得學習。要是把它當做求道的方法,可得三思。

Advertisements

它漫無邊際,何種境界無法確認。例如虛雲和尚在曼谷一坐九天,驚動泰皇引入皇宮供養。這九天,虛雲是什麼境界?沒有人知道。又如廣欽和尚,年輕時在福州湧泉寺後山一坐數十日,被弘一大師擊磬出定,哄傳天下。到底是在哪一禪天入定?沒有定論。

無色界是四空定,是有意識?沒有意識?大家都說應該是無想。無想就不能出定,像廣欽和尚入定,大家以為死了,要火化了,幸虧弘一大師救他一命,不然不被活活火化嗎?

四禪八定只是一種深淺的定境,與智能無關。

世尊學過這些禪定,知道只有定境沒有智慧,怎麼能夠透視生死涅槃?必須運用智慧來探索心性,探索生命的內涵,了解了,自然解脫;不了解,沒有證悟,疑問永在,不可能心無罣礙。

某法師對數息的進階分為七階非常精密,到了第七階段,數到身心、世界全都不見了,時間與空間都粉碎了,存在與不存在的感受消失了,就是悟境。你可別被嚇住了,這個階段和虛雲與廣欽是同?是別?這個深定一「定」就不能出定了,起哪念出定,是從哪裡升起呢?非得有像弘一那般高僧擊磬,才能出定?出定以後呢?和悟的智慧有什麼關係?不運用智慧的禪定,那是空定,無所事事,所以佛教救偏,要求打坐不離觀,定境幫助智慧,這是戒定慧三無漏學,層層相扣。

Advertisements

因此世尊要我們做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樣在四念處安住而起觀想,定中思慧,慧觀成就正見,才是走向解脫的道路。

觀門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對利根人,一點即破。例如:世尊對憍陳如等五大士講四聖諦,他們即相應而悟;舍利弗、目犍連因為阿舍婆誓講因緣觀即悟。法無定法,不凈觀外尚有凈觀,互補互成,不滯於法。所以大乘佛法又有五門禪(停心觀),把界分別觀改成念佛觀,不是凈土宗的念佛號,是憶念佛、想佛的莊嚴相,念佛的功德、智慧和光明。貪心重用不凈觀、瞋恚心用慈悲觀、愚痴心用因緣觀、我執用念佛觀、蔽心用數息觀為主,其它為輔。法無定法。

教觀與定境結合即是止觀雙運。

只講止不講觀的禪法是共外道法,儘管你打坐到一念不生的殊勝境界,那是共外道法。說什麼一念不生,而能聽法的一念心是開悟,是共外道法,因為沒有智慧支撐,隨意取境,所呈現能聽法的心仍然是意識心,非清凈心。

說到這裡,你會發起疑問:無想天是無想定及四空定,人的意識不能活動,不想了,如何止觀雙運呢?這一想打到了重點。教內遂說:世尊證道時也是住在四禪而開發智慧,世尊是依四禪而進入涅槃。又有人說:是進入四禪及空無邊處之間的定而進入涅槃,不住定禪定,不住在色界定,也不是住在無色界定,而是色界與無色界中間那個境界。這和睹明星而悟無關,不足相信。

再一個疑問生起:每一個人的智慧不同,對教觀的認知與實踐力不同,四禪定又有那麼多的境界,智能與定境的組合就有很多種,證量都不同,哪一個才是菩薩乘呢?

智者大師才又稱為不定止觀,有鈍根凡夫禪、利根外道禪、小乘聲聞禪、緣覺禪與大乘菩薩禪。換句話說,止觀重要的是師父,師父的證量在那裡才能引導弟子證入那種證量,你無法自修,也無法作主。師父的程度與證量你也不知道,因為根本就沒有標準,現代那些說止觀而悟的根本就不可靠,隨他說,東西南北說。

智者大師天台止觀有層次,修行可反證,是一番好意,但他沒有說可以開悟,只講到菩薩定,因為見性有大因緣,不好講。止觀可以發現自己的缺點,激勵心靈的凈化,無論見性不見性都管用,尤其見性后修行,那太棒了,像搭火箭射向太空。談保任,以所見之性(般若)與定境結合,穩穩噹噹,保任會有實績出現。因為見性之後,保任就是最好的教觀,一超直入如來境。

釋繼程法師《六妙門講記》把止觀與禪搭線,才說:

(禪宗)心到了某一定境之後,直接而不經過任何的分析方法,把思考力量帶到絕路去,也就是思考最大的局限,一個莫名其妙的話頭:「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讓你不能分析、不能思考,在這種情況下,思考能力便進入絕路。逼你到絕路去時,接下來就靠各位的因緣了,如果沒有人幫助你,或你的力量不夠的話,你就死在那邊,沖不過去。(頁,132-133)

講的只是參話頭,而且不全對。禪宗的手眼在末法時代才要參話頭。以前是參禪,當下撥雲見日,更早是以心傳心,絕非止觀之運用。

彼非禪宗,一律從文字研究止觀,才會著重在戒定慧的三層次中,以為定后發慧就是開悟,就是禪。但是這個慧是理上之慧,不是見性所得正見、正受。縱然得不凈觀,加深知幻即離,落在何處?定和慧有必然關係嗎?況且佛教的慧是菩提心,發心就是發菩提心、親證菩提心、掌控菩提心,這樣才能解脫自在,故稱為大智慧。不是什麼佛學的智慧,或只是領解的智慧,自以為了解經義的智慧。因為種種錯解,讓他們講究禪觀、禪修、禪坐,說穿了,不懂教觀只在蒲團上息心歇念,捕捉境界;甚至忘掉了自己,空心靜坐,很可怕的。

空心靜坐有兩個可怕的後果:一是被奪舍,變成另外一個人,淺點的被占舍,思想行為被靈界控制,身不由己;二者意識離身體而出遊,這些人前世修神足通,此世遇緣故習發作,神識稍不注意就出遊了,像個空中飛人。幸虧他們大都不具眼通,不然處處難過。

禪宗別出一路,所謂「教外別傳」,因「直指人心」而「見性成佛」,當然沒有撈什子禪觀、禪修,一千七百多則公案呈現大眾面前,請問哪一位經由禪觀、禪修而開悟的?事實為憑,事證歷歷,永嘉大師初學天台止觀后,閱《維摩經》而有入處,經六祖一言點破,何等直截現前,何來止觀是禪修?

止觀非禪。

(澄海先生《身去身來本三昧》之四十四)

(更多內容可關注安祥禪微信公眾號,微信號anxiang-chan)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