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市場

在許多青年人看來,現代就等同於先進,傳統則是落後的代名詞,不打倒傳統就無法現代化,但現在也有少數藝術家意識到了「中國性」建構的本土價值,也在努力回到自身的語境中,回到文脈、回到傳統。他們將運用不同的素材並加入自己的藝術創造,保持傳統的中國價值和傳統文化氣質,卻以一種當代的方式將其呈現出來。

當下,傳統技藝還有傳承的必要嗎?眾說紛紜,各有各的道理。

就筆者看來,儘管現在也是后工業時代,科技的高速發展,很多原來的傳統技藝被高科技技術所取代,但有一點是無法取代的,那就是傳統技藝所承載的文化內涵。

現在有些人做的所謂傳統技藝的傳承,實際上是變了味的傳承,或者叫「假傳承」。其表現為偷梁換柱,借傳統技藝的殼,核心卻遺失喪盡。如唐卡顏料改用化學染料,漆器所用的漆非天然大漆,也是化學漆;藍印花布等藍染用化學靛藍;織錦絲線也是化學染料染色,完全沒有傳統特色顏色的韻味等等,不一而足。

Advertisements

傳統技藝的傳承要充分施展技藝的完整工藝流程,保持核心技藝的必要原料和工具,即除了有形文化外,造型的構思、材料的選擇、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技藝、製作的過程、成品的用途以及象徵意義等無形文化等都需要延續傳統的做法。

如今,傳統技藝在現代社會中的衰退,已是一種普遍現象和不爭的事實。

另外,傳統工藝在種類、造型、色彩、圖案,特別是原料和工藝技術方面都發生了程度不同的變化。我們稱為「變異」。在農業社會中,傳統工藝以天然原料和手工或原始機械生產為特徵。儘管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但是尚未脫離天然原料、手工生產的基本軌跡。而在現代社會中,這種狀況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其中,變化最明顯的是現代工業的原料和技術被不同程度的採用,導致了傳統工藝的變異。如現代的化學染料基本代替了傳統的藍靛和其他天然染料的生產和染色工藝; 髹漆工藝中則有人用現代的化學漆代替了傳統的土漆。藏族的唐卡,也大量的採用了現代的顏料代替傳統的礦物顏料。如此等等,傳統技藝發生的變異是非常明顯的。

Advertisements

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看,傳統工藝受現代文化的衝擊是不可避免的,傳統工藝文化的衰退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是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必然趨勢。

在現代社會中,有經濟價值的往往也是富於民族特色,特別是藝術特色濃郁的傳統工藝。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的傳統技藝資源的開發,容易造成工藝變異、精品減少和大眾化、模式化的生產趨勢。

傳統技藝並非僅僅具有經濟價值,它同時還具有科技價值、藝術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等。就某一種傳統工藝而言,可能偏重於其中某一種或某幾種價值,但就傳統工藝總體而言,卻具有多種價值。需要用地道的原料、傳統技法製作的。

有人會說,傳統技藝在當今的衰退主要是沒有市場,要麼火化,要麼活化。這句話是有些道理的。自然界的規律就是適者生存,該拋棄的也得讓它死去。但對傳統技藝的項目要做具體分析,對有保留意義或是通過挖掘精華,改變某些屬性,做到活化,也是有很大意義和實用價值的。以我熟悉的染色而言,傳統染色儘管還存在一些需要我們進一步改進的地方,但傳統染色的顏色是目前的化學染色顏色所無法代替的。對於傳統圖案就需要改進了,時代在變化,現在還用幾百年前的圖案可能會不為現代人接受,藍印花布,傳統繡花紋樣等等如是。

有人會說,圖案改變了,那就不是傳統了。此言差矣!這裡有個概念要分清楚,傳統技藝與傳統美術是兩個有聯繫但又是差異很大的門類。傳統美術需要繼承的除了傳統技藝的方法外,還必須是傳統的圖案,技藝是看不見的,圖案是一目了然的,中國的傳統圖案一看就是中國的,離開這個就不倫不類了,這是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顯著符號。技藝可以改進,但圖案必須傳統。

而傳統技藝就有所不同,這個技藝必須遵循傳統方法,而且是系統的完整的傳統方法,包括材料的使用,加工製作的過程等都要完整繼承。其中一個節點缺失都會造成傳統技藝的鏈條斷裂,從而失去傳統技藝的核心。

在現代,傳統技藝的傳承是需要創新的,但這種創新是在不改變傳統技藝核心技術的基礎上,採用改變傳統技藝的表現形式而存在。淺白地說,就是要改變成品的用途,以適應時代消費者的需求,也就是適應市場的需求。

創新是發展傳統織綉及服飾手工藝的重要手段。但這種創新又必須是建立在保護傳統文化基礎之上的,既不能使原生態的織綉及服飾手工藝失去其特色,又不能墨守陳規、止步不前,落後於時代的發展。一方面要保護傳統手工藝的原生態模式, 因為不同民族的文化藝術門類都有著別人不能替代的獨特性和唯一性。如果在創新中不注意保留這種傳統特色,其「創新」的效果往往適得其反,會成為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顯得不倫不類。而保持這種獨特性實際上是今人在追溯自己本土文化的根源, 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傳承應該更加貼近日常百姓的生活。非遺應與跨界藝術相結合,進入當代生活。

傳承,要立足於「原汁原味的技藝保護」,也要研究如何「為當下所用」,更多進入當代人的視野和生活,才能更具活力。

目前的市場是個多元化的市場,傳統技藝在這個市場不是沒有立足的地方,而是大有可為。關鍵是我們怎樣找到契合點。在以前的農耕社會,傳統技藝是日常用品的用武之地,是生活必需品多需要的技藝,而今工業化社會,很多傳統技藝被現代技術取代,不是必須的技藝了,但在很多領域,仍然是有極大的空間,如藝術品市場,收藏品市場都有發展的必要。有些傳統技藝如天然染色,不僅在以上市場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極大的用武之地,如服裝服飾,家紡玩具,紙張漆器等等都不可缺。

我有理由相信,傳統技藝不會退出市場,只會以新的面貌出現。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