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血液系統和風濕性疾病的照護:類風濕關節炎的概念

案例

張女士,60歲,一名退休教師。25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手腕、掌指、肘關節疼痛、腫脹,時輕時重。近3年,雙手指出現變形,晨起僵硬。現在,雙手腕、掌指、肘關節腫脹,碰到即疼痛,影響自行飲食起居。

概述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種主要侵及周圍關節,以慢性、對稱性、周圍性多關節炎性病變為主要特徵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表現為受累關節腫痛、功能受限,當軟骨和骨質出現炎症破壞時,出現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病情呈反覆發作且持續。

(一)病因

1感染因子

雖然目前尚未證實導致本病的直接感染因子,但臨床及實驗研究資料均表明,某些細菌、支原體、病毒、原蟲等感染與類風濕關節炎關係密切。

Advertisements

2遺傳因素

本病具有一定遺傳傾向。

3其他因素

與代謝障礙、營養不良、受教育水平低下、緊張性職業及不良心理社會因素有關。

(二)臨床表現

1關節表現

該病主要侵犯四肢周圍小關節,尤其手指關節,如腕、掌指和近端指間關節,其次是趾、膝、踝、肘、肩等關節。典型表現為多關節、對稱性損害,且隨病情進展,受累關節增多。

2晨僵

晨僵是觀察類風濕關節炎活動的重要指標之一,95%以上的患者出現晨僵,具有持久性,持續時間大於1小時。

3關節痛與壓痛

關節痛與壓痛是該病最早出現的癥狀,呈持續性、對稱性疼痛,伴有壓痛,時輕時重,部分受累關節皮膚出現褐色色素沉著。

4關節腫脹

關節腫脹因關節腔內積液或關節周圍軟組織炎症引起,多呈對稱性,受累關節多呈梭狀指(圖8-4)。

Advertisements

5關節畸形

關節畸形在病情晚期出現,由於軟骨、骨質結構破壞,造成關節纖維性或骨性強直,關節周圍的肌腱、韌帶損害致使關節脫位,如手指的尺側偏斜及典型 「天鵝頸樣」畸形等 (圖8 - 5); 隨著關節周圍肌肉萎縮、 痙攣, 可加重關節畸形程度。 嚴重者, 關節呈現纖維性或者骨性強直而失去關節功能, 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6功能障礙

功能障礙是指由於關節腫痛、關節結構的破壞引起關節功能障礙。美國風濕病學院根據該病對生活的影響程度,將關節功能障礙分為4級。

Ⅰ級: 關節能自由活動, 能完成平常任務而無妨礙;

Ⅱ級: 關節活動中度受限, 1 個或幾個關節疼痛不適, 但日常生活能夠自理;

Ⅲ級: 關節活動顯著限制, 不能勝任日常工作, 生活自理困難;

Ⅳ級: 大部分或完全失去活動能力, 患者長期卧床或者依賴輪椅, 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7關節外表現

(1) 類風濕結節。類風濕結節是本病較常見的關節外表現,也是類風濕關節炎的特異性皮膚表現,提示病情活動。淺表結節多位於肘關節鷹嘴附近、枕部、足跟腱鞘等部位的皮下,結節質硬、無壓痛,大小不一,成對稱分佈(圖8-6)。

(2)類風濕血管炎。類風濕血管炎主要累及病變組織的動脈,出現在皮膚、肌肉、眼、肺、心、腎、神經等器官組織,表現為甲床或指端的小血管炎,少數發生局部缺血壞死。

(3)其他。部分患者出現乾燥綜合征,可出現口乾、眼乾和腎小管中毒,部分患者可出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三)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血液檢查

血液檢查結果顯示有輕至中度貧血,白細胞及分類多正常,血小板計數增多,活動期時紅細胞沉降率增快,C反應蛋白增高等。

2類風濕因子檢查

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Factor,RF)是一種自身抗體,有IgM型、IgG型、IgA型及IgE型。其中70%的RA患者血清中有IgM型RF,其滴度與本病的活動性和嚴重性成正比。

3關節滑液檢查

關節腔內滑液量增加,超過35mL。

4關節X線檢查

主要以手指和腕關節的X線攝片最有價值,呈現關節周圍軟組織的腫脹陰影,關節端骨質疏鬆(Ⅰ期); 關節間隙因軟骨破壞而變狹窄 (Ⅱ期); 關節面呈蟲噬樣破壞性改變 (Ⅲ期); 晚期可見關節半脫位、 關節破壞后的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Ⅳ期)。

5類風濕結節活檢

其典型的病理改變有助於本病的診斷。

(四)診斷原則

目前診斷類風濕關節炎參照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提出的分類標準:

① 晨僵持續至少1 小時 (≥6 周);

② 有3 個或3 個以上的關節腫 (≥6 周);

③ 腕、 掌指、 近端指間關節腫 (≥6 周);

④ 對稱性關節腫 (≥6 周);

⑤ 有皮下結節;

⑥ 手 X 線片改變 (至少有骨質疏鬆和關節間隙狹窄);

⑦ 類風濕因子陽性 (滴度 > 1 ∶ 20);

上述7項中有4項者即可診為類風濕關節炎。

運營人員: 靳美晨 MZ01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