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兩大經典古籍:《內經》乾坤大,《傷寒》六經小

《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和《傷寒雜病論》(以下簡稱《傷寒論》)是中醫藥學最重要、

最具有代表性的兩部著作,要繼承和弘揚中醫,首先要認清兩書的主要學術特點和內涵。而由於歷史諸多原因,對兩書的認識並不盡人意,如歷來人們認為張仲景據《內經》撰寫了《傷寒論》。通過考證已證實,《傷寒論》原序中「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證》」23字,不是張仲景所寫,而是後人增入,提示了《傷寒論》與《內經》有理論體系的不同,值得探討。實際理論體系的不同,不僅靠文獻考證,更主要看兩書的主要內容。本文試圖對比研究兩書部分內容,探討其理論體系的不同,供同道共討之。

一、《內經》乾坤大《傷寒》六經小

Advertisements

一般認為《內經》撰成於春秋戰國,章太炎先生認為《素問》作於周末,在始皇並天下前,理由是:「《黃帝內經》之名,本出依託,宋人已知為七國時作,今案《素問·寶命全形論》:故針有懸布天下者五,黔首共餘食(新校正雲:全元起本`餘'作`飽',略從之。)莫之知也。始皇更名民曰`黔首',或有所承,要必晚周常語。《禮記·祭義》: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亦七國人書也。觀飽字之誤為餘,則知本依古文作飽(筆者注:古寫飽字很像餘,見《康熙字典》),故識者知為飽,不識者誤為餘,是知《素問》作周末,在始皇並天下前矣。《靈樞》舊稱《九卷》,亦曰《針經》,亦曰《九靈》。黃以周雲:《素問·針解篇》之所解,其文出於《九卷》,新校正已言之。又方盛衰論言:合五診,調陰陽,已在經脈。經脈即《九卷》之篇目,王注亦言之。則《素問》且出於《九卷》之後者矣。黃說甚確,由今案驗,文義皆非淳古,《靈樞》前乎《素問》亦不遠也。」說明《內經》由《素問》、《靈樞》組成,皆在周末前撰成,後世統稱為《內經》。《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記載於醫經類,為醫經七家之一即《黃帝內經》十八卷,當即《素問》九卷、《靈樞》九卷。《漢書·藝文志》把醫經定義為:「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絡)、骨髓、陰陽、表裡,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現今看到的《內經》,其內容是極其豐富,涉及古代的易學、哲學、巫術(祝由)、陰陽五行、醫學解剖、臟腑經絡、生理病理等諸多理論思想。在醫學,注重於五臟六腑及其經脈經絡的運行,對人體的生理、病理,以八綱、氣血營衛、五行六氣、五臟六腑等理論來闡述,並用《易經》天人合一理論闡述防病治病。臨床識病,通過四診認證,兼

Advertisements

用八綱、五行六氣辨證、臟腑經絡辨證。簡而言之,《內經》的撰成,是出於漢前幾代眾多人的醫學理論文集,其特點是詳於理論、針灸經絡,「所重乃在經脈出入,疾病傳變」,而略於方葯。

《傷寒論》是由張仲景依據《神農本草經》、《湯液經法》於東漢建安中期撰成。《湯液經法》在《漢書·藝文志·方技略》歸類於經方:「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的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其主要內容是,闡述常見的急性(天行)病和慢性病是何方證用何方治療,張仲景撰用並「論廣」這些方證,同時由八綱辨證發展為六經辨證,撰成《傷寒論》。而不再用五臟名稱,更重要的是,闡述病因病機不再用五行六氣、經脈流注,主用八綱辨證,兼用氣血、津液、榮衛、正氣、外邪及原始的臟腑生理概念。

其六經的主旨,不是根據病邪、病因的不同來總結治病規律,而是根據外邪致病後人體反應出的癥狀特點,用八綱辨證分類來總結治療規律。其特點是詳於辨方證,重在據證治病,而略於防病養生。

二、六經概念不同

《內經》的三陰三陽(六經)是經絡臟腑概念,其概念、理論論述散見於《內經》諸多篇中,而比較典型的集中於《素問·熱論》篇,其主要內容是:「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背強(明·李念莪注:太陽為三陽之表,而脈連風府,故傷寒多從太陽始。太陽經脈,從頭項下肩,挾脊抵腰,故其病如此。)。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咽,故腹滿而咽干;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府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顯而易見這裡的三陰三陽是臟腑經絡概念,《內經》的三陽病,可用汗法,《傷寒論》的少陽、陽明禁汗。癥狀描述也有明顯不同,顯與《傷寒論》的六經有著根本的不同。王叔和、成無己以《內經》注《傷寒論》多源於此。章太炎批評王叔和強引《內經》注《傷寒論》「一日一經」傳變之謬亦即指此。

《傷寒論》的六經(三陰三陽),全書並未言及經絡內容,只是由六經提綱來確定,即太陽病的判定即為第1條(《傷寒論》趙開美本序號,以下同):「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用八綱分析之則為病位在表的陽實熱證;陽明病為第180條:「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用八綱分析,即病位在里的陽實熱證;少陽病為第263條:「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即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陽實熱證;少陰病為第281條:「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即病位在表的陰虛寒證;太陰病為第273條:「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即病位在里的陽虛寒證;厥陰病為第326條:「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痛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即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陰寒虛證。這裡可看出,六經病實際是由八綱歸類的證,不是經絡臟腑的概念。

對比研究可見,《內經》的六經是指五臟六腑的六經,三陰三陽也即五臟、六腑概念,而《傷寒論》的六經是八綱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內經》臟腑經絡有表裡(內外)、開闔樞等概念,雖亦有八綱(寒、熱、虛、實、表、里、陰、陽)概念,但無半表半里概念,而《傷寒論》突出了半表半里概念,此見於《傷寒論》第148條:「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把半表半里病位理念加於八綱辨證中,是張仲景的發明,正緣於此,由八綱辨證發展為獨特的六經辨證理論體系。

《傷寒論》與《內經》最主要的不同是運用八綱,且在八綱中加入了半表半里理念,形成了六經辨證理論,即創建了六經辨證理論體系。因此,《傷寒論》但用八綱(六經)辨證,重在治病,而略於預防、養生。通過對比研究可知,兩書的內容、學術特點有著明顯的不同,可證張仲景並沒有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即不是據《內經》撰寫《傷寒論》,而是據《湯液經法》撰成了《傷寒論》。張仲景撰用《湯液經法》的主要方證及八綱,並加入半表半里理念,創建了六經辨證理論,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六經辨證理論體系。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中醫智庫」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