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中國:七情配伍

人有六欲,葯有七情。本草之間的相遇,亦如人與人之間的接壤,或君臣佐使,或相生相剋。有時,毫無預兆的不期而遇,也會成就一段傳奇。

中藥界所謂的「七情配伍」,又被稱作配伍七情、藥物七情。這種「七情」的說法,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被提及。其序列云:「葯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根莖花實,草石骨肉。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

單行:

所謂單行,是指用單味葯便能發揮預期的治療效果,並不需要其它藥物的輔助。明代陳嘉漠在《本草蒙筌》中說:「有單行者,不與諸葯共劑,而獨能攻補也。」如清金散用一味黃苓治輕度的肺熱咳血。

相須:

相須是指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使用,可以明顯增強其原有療效。《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當用相須相使者良。」《本草經集注》中又加以闡釋:「其相須、相使,不必同類。猶如和羹調食魚、肉、蔥、豉各有所宜,共相宣發也。」石膏與知母配合,有清熱瀉火的功效;大黃和芒硝合用,能明顯增強攻下瀉熱的治療效果。

Advertisements

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藥物主輔配合,輔葯能增強主葯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健脾的茯苓合用,茯苓能增強黃芪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黃芪配大黃,有清熱瀉火的功效。

相畏:

相畏是指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神農本草經》中云:「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中說:「半夏有毒,用之必須生薑,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即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薑減輕或消除,所以說生半夏畏生薑。

相殺:

相殺是相畏的深入,指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羊血殺鉤吻毒,金錢草殺雷公藤毒。

相惡:

相惡在兩葯合用,一種藥物能使另一種藥物的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神農本草經》中將相惡與相反並提,並告誡:「勿用相惡、相反者」。《本草經集注》中亦說:「其主治雖同,而性理不合,更以成患。恐不及不用。」如人蔘惡萊菔子,生薑惡黃芪。相惡只是兩葯的某方面或某幾方面的功效減弱或喪失,而不是二葯的各種功能全部相惡。

Advertisements

相反:

即兩葯合用,能產生或增強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烏頭反貝母。

本草有靈,相遇七情,生出千般變化,萬種意外。讓一直受本草眷顧的我們,也慢慢品味到它們的感情世界。

配圖來自紀錄片【本草中國】

來源:才府 發布者:蕭散人

本文為才府-蕭散人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代代傳承小編

喜歡就訂閱「代代傳承」頭條號吧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