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腎病需要控制蛋白質?腎病是不治之症嗎

腎病雖然很常見,但是很多人對腎病的認識都是一知半解,對它的認識還存在不少的誤區。比如說有不少人以為腎病就一定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這是真的嗎?還有哪些誤區我們需要注意?

  腎病就要控制蛋白質嗎?

  原發性腎病,如急慢性腎炎、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等;繼發性腎病,如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等腎病是不需要控制蛋白質入量的,其中像腎病綜合征的病人因為尿中丟失的蛋白量大,存在低蛋白血症,病人的水腫不容易消退,還需要補充蛋白質以提高血漿蛋白水平,以利於水腫的消退。

  需要控制蛋白的是腎功能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蛋白質的入量是越少越好的,因為攝入的蛋白質少,產生的含氮代謝廢物就少,尿毒症的癥狀就輕。但是正常的人體和人體病損的修復都需要蛋白質,蛋白質攝入量太少,不夠正常的生理需要就會形成負氮平衡,使身體虛弱,貧血加重,也並不利於疾病的恢復。所以對於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蛋白質攝入量要兼顧身體的基本需要和腎功能兩方面,找到最佳的平衡點,並不是越少越好。有的醫生為了追求短期的療效,完全禁止病人攝入蛋白質,這對長期的恢復是不利的。

  腎病的誤區知多少?

  誤區一:體檢無需查腎功

  腎臟病的發生並不是突然的,因此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可以早期發現腎臟疾病。

  誤區二:腎虛就是腎病

  很多人將慢性腎病與中醫的腎虛相混淆。中醫的腎與西醫腎臟的概念內涵差別巨大,許多非腎臟疾病也可划入中醫的腎虛範圍,但許多中醫的腎虛患者並沒有慢性腎臟疾病,這可以說是我國公眾對慢性腎病認識的一個誤區。

  誤區三:腎病是不治之症

  腎病不是不治之症。尤其是早期腎病,完全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積極防治相關疾病,就能使病情很好地得到控制。但許多患者發現腎功能下降后就特別害怕,病急亂投醫,結果導致腎功能出現不可挽回的進行性損害。其實,即使得了腎病,經過恰當的治療,腎功能的惡化也是可以避免的,有些患者的腎功能甚至可以逆轉。腎病通常是一輩子的疾病,患者要學會與疾病共存,要避免高血糖、高血壓、感染、高蛋白飲食、亂用藥等危險因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