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診斷標準調低了!青壯年高血壓人群劇增 你中標了嗎?

圖文無關

武晚傳媒·武漢晚報11月17日訊(記者 田巧萍)正處於青壯年的同胞們,你們還在仗著自己正處於生命的盛年而無所顧忌嗎?一覺醒來,您可能就被診斷為高血壓了!這絕不是聳人聽聞。美國心臟病學會四天前(11月14日)修正的高血壓診斷標準。

過去: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高血壓

現在:收縮壓≥130mmHg和/舒張壓≥80mmHg=高血壓

武漢同濟醫院心內科教授曾和松同時是美國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協會會員。他昨天接受田巧萍導醫採訪時介紹:按照這個新的診斷標準,45歲以下男性被診斷為高血壓的人數將增加2倍,45歲以下女性被診斷為高血壓的人數將增加1倍。所以,青壯年影響最大。

此外,新標準定義血壓120-129/<80 mmHg為血壓升高(老標準叫「高血壓前期」),130-139/80-89 mmHg為1級高血壓。≥140/90 mmHg為2級高血壓。

Advertisements

看看您入選了沒有呢?

人類不能承受血壓升高

曾和松教授告訴田巧萍導醫,人類是不能承受血壓升高的。在全球61個人群(約100萬人,40~89歲)的前瞻性觀察薈萃分析中,診室收縮壓或舒張壓與腦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風險呈連續、獨立、直接的正相關關係。血壓從115/75mmHg到185/115mmHg,收縮壓每升高20mmHg或舒張壓每升高10 mmHg,心、腦血管併發症發生的風險成倍增加。收縮壓每升10mmHg,亞洲人群腦卒中與致死性心肌梗死風險分別增加53%與31%(診室血壓是指就診時醫生量的血壓)。

曾和松教授還介紹,2015年9月,美國心臟協會年會上公布了一項研究結果。該研究結果顯示,對於年齡較大、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且無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將血壓控制在 120 mmHg 以下較 140 mmHg 以下可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強化降壓(<120 mmHg)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較標準降壓(<140 mmHg)組降低25%,心梗、卒中、急性冠脈綜合征、心衰及心血管死亡複合終點發生率降低30%。

Advertisements

44年間,中國高血壓患病率由5.1%上升到17.6%

曾和松教授告訴田巧萍導醫:中國高血壓患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據今年6月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中國在1958-1959 年、1979-1980 年、1991 年和2002 年進行過4 次全國範圍內的高血壓抽樣調查,15 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分別為5.1%、7.7%、13.6% 和17.6%。

2015年6月30 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了《2012 年國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中國18 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5.2%,城市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6.8%,農村為23.5%;城、鄉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均為男性高於女性,並且隨年齡增加而顯著增高。這些都是按老標準診斷的。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測算,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為2.7 億。

只有年齡和家族史不可控

曾和松教授告訴田巧萍導醫,我國人群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主要包括——

高鈉、低鉀膳食:具體說就是鹽吃得太多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規定成人一天的鹽攝入最多6克,但普遍超標。抽樣調查顯示,武漢市民居一天的食鹽攝入量達到了12克。

超重和肥胖:據2015年的一項調查,中國居民肥胖(體重指數≥28.0)率北方地區達35%以上,南方地區27%左右。

過量飲酒: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但在酒桌文化盛行的中國,很少人喝酒時去算算酒精量。

長期精神過度緊張:國民的工作生活壓力比30年前要大得多。

我國人群高血壓發病的其他危險因素,包括年齡、高血壓家族史、缺乏體力活動、吸煙等。

從上述來看,除了年齡和家族史不可改變,其他的因素都是可控的!

新版高血壓標準低了10個汞柱

增加的這一段改善生活方式就是治療

曾和松教授介紹,美國這個高血壓診斷新標準比老標準雖然低了10個毫米汞柱,但並沒有建議達到這個標準就馬上要開始吃降壓藥,130-139/80-89mmHg的高血壓患者強調生活方式改變就是第一線的治療。

他介紹,頒布高血壓新定義的美國醫學專家們指出:更改標準后變成高血壓的民眾當中絕大多數不需要進行醫療,需要服藥的比率並不高;這部分人群通過生活習慣改變,如改善飲食、多運動以及減少壓力等,癥狀就可以緩解。

什麼時候才需要吃降壓藥呢?曾和松教授介紹,中國和美國的高血壓診療指南都建議,如果一個人有冠心病和腦卒中,或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風險≥10%(這個需要專科醫生評估),血壓≥130/80 mmHg時就應考慮應用降壓藥物。如果沒有冠心病和腦卒中,而且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風險<10%,起始用藥的門檻是≥140/90 mmHg。

曾和松教授特彆強調,美國剛剛修正的高血壓診斷新標準,其警示意義大於臨床治療指導的意義,因為老標準將這增加的一段划作高血壓前期,治療手段也是以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為核心。

量血壓應該成為基本的健康技能

曾和松教授告訴田巧萍導醫,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它可導致全身器官如心臟、腦、腎臟、外周血管等相應的病變,這些都稱為高血壓的「靶器官損害」,最終可以引起相應的臨床疾病以及臟器功能衰竭,如可導致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臟主動脈夾層及慢性腎病等主要併發症。

高血壓引起的靶器官損害需要長期的過程,但人群不同、血壓基線不同、合併的危險因素不同,血壓控制水平同,最後導致出現併發症的情況不一樣。學會測量、監控血壓應該成為公民的基本健康技能。

曾和松教授介紹,血壓測量是評估血壓水平、診斷高血壓以及觀察降壓療效的最常見方法。

家庭自測血壓:大多數患者採用的是電子血壓計。不僅可測量長期血壓變異,也可避免白大衣效應(就是有的人一見到醫生血壓就升高),因此家裡備血壓計是很有必要的。家庭自測血壓時可使用經過驗證合格的電子血壓計。測量時,手臂要與心臟平齊,舉高和落低都不太准。

診室血壓測量:就是到醫院找醫生量血壓,讓醫生量血壓這前,要安靜坐15到20分鐘再讓醫生量。

正在服用降壓藥的患者,早上服藥前和晚餐前應至少測量2次血壓,中間間隔1分鐘,然後取平均數得出血壓值。

【編輯 張穎惠】

運營人員: 楊亞茹 MX004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