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南中國的精神高地

如何才能一本正經地做到「低調的囂張」或者「囂張的低調」,我看得像中山大學學子學習:

中大其實挺無能的,信了孫中山親手辦校時的那句話,「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結果上頭連個人都沒有,學校一下子分成了四五個985、211工程高校,中大、華工、華師、華農、中山醫,這不,連台灣也有個著名的中山大學不是?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憑文理兩個學院存留的中大,還能進前十,也不太丟人是吧?

中大學子在網上如此正話反說,低調得要入地,囂張得要上天。中山大學,進可攻,退可守,可以低調,也可以囂張,低調起來毫無做作的痕迹,囂張起來可以飛揚跋扈,壓得人抬不起頭來。

中山大學,是充滿詩意的精神高地,也是夢開始的輝煌起點。

話說在號稱東方塞納河的珠江南岸,聳立著一座古典而雄偉的牌坊,上書「國立中山大學」,彰顯著宮殿式的大氣,傲立風雨八十餘載,褪盡了浮華與喧囂,孕育了八方學子,承載了八十餘載的光榮與夢想,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中大現有5個校區,分別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南校區樹木蔥籠,綠草如茵;北校區林路蔓蔓,曲徑通幽;東校區芳草鮮美,井然有序;珠海校區依山面海,景色宜人。均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勝境。深圳校區,尚在大興土木階段,建成之後重點用於發展工學、醫學等學科。

與北大學子相比,中大的學生不是最頂尖的先鋒知識分子;和清華學子相比,中大的學生也不是最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久居嶺南的中大似乎缺乏一種野心,但她有著獨具特色的開放兼容、務實不虛的情懷,有著傳統和時尚最完美的結合,一如康樂園中那美麗的永芳堂,古典中隱露著現代的鋒芒,也如挺拔的乙丑進士牌坊,融合了幾百年來的歷史沉澱和傳承的朝氣。中大的價值不在古樸典雅的表面,而在於雋永深遠的內涵。中山大學的每一個角落都沉澱著故事,行走其間就像跌進了時光隧道,你可以觸手可及地親密接觸近現代史中某一章節的邊邊角角。

古老的大學,一般以古老的樹木為標誌,也以古老參天的樹木為自豪。樹之美,在於形,在於勢。中大的樹,就被賦予了這一神韻。古榕樹的長鬍子隨風飄飄,風情萬種;桉樹穿著千層外衣,古樸安詳。高大挺拔的大王椰子、婆娑搖擺的棕櫚各具風騷。許多種藤蔓植物,貼在樹榦與枝子上把根扎入了樹皮的皺紋里,讓人分不清哪裡是樹哪裡是藤。皴裂和腐朽的斷木之間必有一叢黑色的木耳或者彩色的蘑菇,星星點點散落在校園成為了美麗的點綴。除了大道旁的樹是成排的,其他地方的樹木則各自按照生長規律與基本習性生活著,沒有刻意的姿勢,似乎體現著自由的中大精神和沒有太多拘束的嶺南學風。

花對人而言,有養眼、養心、養性之大功。奼紫嫣紅,繁花似錦,可謂養眼;香是花之魂,花香襲人,沁人肺腑,可謂養心;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國,是花就有魂有品,愛花人嚮往美好理想,追求高雅情操,是謂養性。中大的花就是這樣讓人心醉。兩米多高的杜鵑,滿樹都是笑意盈盈的花容,彷彿生命的美麗不需要任何代價。紅得讓人情迷意亂,粉的嬌羞含蓄,紫的妖嬈撩人,白的讓人不敢呼吸生怕驚醒了酣睡的花中仙子。能夠迷倒眾生的羊蹄甲,其演繹方式和杜鵑沒什麼差別,但視覺上的差異可謂各有千秋。她婀娜地依偎在高大挺拔的榕樹、柏樹、相思木之間,風情萬種地享受著四周的殷勤。6~10米的身高遮掩著頭頂的天空,讓美麗的花瀑在整個空間傾瀉。花在枝頭怒放,飄零在空中,猶如隨天而降的細雨滋潤著每個人的心田,散落地上的花總讓人駐足沉思。再加上蝶影蜂音,如此美景給人一種恍然如夢的感覺,不禁感嘆:此景只應天上有,我身在何處?

中大的多數本科專業,要在珠海校區待上兩年,而後回遷南校區,也就是說既可在開闊、幽深、靜謐的珠江南岸暢遊,又可漫步於別具風情的唐家灣畔。

中大的風物和魅力,集中在康樂園校區。暢遊中大康樂園,自行車是必備之物,因為從榕園去圖書館走路的話需要20分鐘,即使去教學樓區也要10分鐘。不喜歡自行車的話,可以坐電瓶車。很多大學的校車都是很擁擠的,在這裡卻不必有這樣的擔心,密集的車次決不會讓人沒有立足之地。建議第一次來中大的觀光客最好還是走路,雖然耗時長一點,卻能贏得一路漂亮的風景和鍛煉身體的機會。漫步在逸仙大道上,絕對是一種享受。心情對,天氣對,季節對,這裡會給你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隱湖隨風翩翩起舞、亭亭玉立的荷花;道旁盡情伸展著枝椏的茁壯榕樹;登樓遠眺,群山與碧湖綠草相擁,藍天碧水共一色,海鷗與旭日齊飛;詩意圖書館,背倚書山一片綠,前招彩虹若海風……

如果說珠海校區的美,美在朝氣蓬勃、湖光山色的話,那麼康樂園校區的美,便美在幽雅嫵媚、綠肥紅瘦,美在瀰漫於空氣中深厚的人文氣息。尤其是綠樹掩映下的近百棟紅色小樓,精雅別緻,古樸凝重,與行走過的年輕學子,構成了康樂園裡一道令人回味的風景線:傳統與現代結合,光榮與夢想同行。

為方便中大碼頭至天字碼頭的水上交通,康樂園內的主要建築均為坐南朝北。標誌性建築物——孫中山銅像也面向北方,寓「北伐」之意;逸仙主軸線就像一支筆從珠江伸出,筆尖在南筆膽在北,寓意從珠江源源不斷吸水,即四海精英匯聚中大。廣場主要由牌坊、中大校徽、中大校訓及中大校史等部分組成。牌坊是廣場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築,為古色古香的中國雙層牌樓,是根據中大古牌坊的風格重建的。校徽以中山大學發源地「大鐘樓」為設計主體,運用中國園林的意境與現代的設計手法,借用園林中的海棠式洞窗與大鐘樓形象組合成「中山」二字圖案,兩邊的樹林由大到小漸成一個深遠的空間,以增強校徽圖形的層次感和空間感,圖案中間巧妙形成一朵紅棉花,點明中山大學的地理位置。圖形與綠色相襯,象徵南國蒼鬱下的康樂園的盎然生機,綠色暗喻生命、發展和永恆。與建校年代「1924」形成的一條縱深大道,意蘊大鐘樓既是中山大學的光輝歷史見證,同時也是激勵全體師生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鬥的時代召喚。

四個大門中,行人最多的應該數東門了,因為從這裡出門無論是公交還是地鐵都很方便,而且進去之後就是一條筆直的綠茵路,旁邊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荷花塘、朝氣蓬勃的熊德龍活動中心、激情四溢的籃球場、美味多多的學五食堂,以及超市和銀行,可謂是一條便利大道。南門不是很氣派,但是她的黃磚綠瓦倒與周圍的環境相得益彰。西門是購物愛好者的天堂之門,因為百佳連鎖超市就在附近,去家樂福的話也需從此經過。這裡還有廣州最著名的兩個品牌書店——學而優書店的總部以及文津閣書店。從西門入校園,則是教師居住區,安靜而整潔。與其他三個大門相比,北門少了些車輛的糟雜,緊挨著珠江,多了些寧靜、空曠和靈氣。古色古香的門梁,總能使人遐想無限,順著潔白大門望去,闖入眼帘的便是浩蕩的珠江了,煙霧籠罩在江面上,對面的景色隱約可見,猶如山東的蓬萊閣讓人嚮往不已。

中山大學的創辦者,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孫中山先生的銅像居於中大最大的草坪之中,四周綠樹環合,給人的感覺是樸素和莊嚴。面對中國的歷史變遷,不知他老人家會有怎樣的感想!清風拂面,綠色無涯,聽鳥鳴似歌,拜望先生,總覺得特別親切自然。先生似乎在注視著來往的學子,寄以無限的厚望。銅像後邊兩桿旗子迎風飄揚:國旗和中大校旗一紅一藍並立,周圍的常青樹被修剪成圓柱狀,成弧形圍繞在周圍,頗像宮殿前的華表把廣場裝點得莊重肅穆。

銅像廣場旁邊,一座牌坊古色古香,昭示著嶺南地方的人傑地靈。近看:上書乙丑牌坊,據悉,該牌坊建於明朝天啟年間,粵人為彰顯梁士濟、李覺斯、羅弈儒、吳元翰、岑之、尹明翼、高魁等七位進士而建。原置於市區內,后因交通日繁,妨礙通暢,上世紀40年代,嶺南大學請遷進士牌坊於康樂園,用以表彰學術,激勵後人。

中軸線上,小禮堂巍然聳立。它原本是由美國克里夫蘭州的華納和史懷士公司的總裁安布雷·史懷士(機床和天文儀器生產商)出資為嶺南學校修建的基督教青年會館。1915年動工,1916年建成。這裡記錄了學子們成長中的憂傷與彷徨、激情與夢想。那典雅的輪廓,成了他們腦海中抹不去的回憶。紅灰的牆,翠藍的瓦,兩側塔樓高聳,南接校訓,北望珠江,與孫中山銅像遙相呼應,在綠樹的環抱中顯得挺拔幽雅、雍容大度。屋內寬敞大氣,富麗堂皇,是現在中大接待外賓、進行大型演講和宣傳的重要場所。當年中山先生在此發表演講,勉勵青年「立志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而今這響亮的訓辭似乎仍響徹在康樂園的上空,激勵、鼓舞和鞭策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大學子。

中軸線兩旁的樹木多是茂盛蔥鬱的榕樹,嶺南路旁的樹則多種多樣,白千層、香樟樹、鳳尾竹交相輝映,嶺南路與中軸線交匯的不遠處,一棟氣勢恢弘的紅樓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格蘭堂,俗稱大鐘樓。她坐北朝南,設計獨特精美。自落成之日起,即為學校行政辦公場所,圖書館原設於二樓東面,后因不敷應用,於1928年遷至馬丁堂,當時學校圖書館的藏書量僅次於北大圖書館和清華圖書館,居全國第三。而今,大鐘樓的二樓已作為中山大學校友總會的辦公處。那準時響起的鐘聲,悠遠、深邃,彷彿合著久遠年代的心跳與脈搏,讓整個校園充滿了寧靜與詩意,不知讓人浮想起多少委婉清麗的往事,生出多少深沉眷念的情懷。

永芳堂是由香港南源永芳集團公司董事長姚美良先生於1990年捐資興建的。從上方俯視,永芳堂由對稱的外方內圓的雙曲面組成,前庭舒展的兩翼象徵開放中的國門,直達三樓正廳的室外60級台階象徵著國家的發展進步。室外台階兩側則置有近代中國18先賢銅像雕塑群,一一看去,孫中山、梁啟超、林則徐、秋瑾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堂前的大草坪更是曬太陽的好去處。

清晨,曾是陳寅恪故居的小樓迎來了南國和煦的陽光,作為國學大師,陳先生博古通今,精通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和梵文,在歷史、宗教、文化學、考古、語言、古典文學、考據學等方面都有卓越之建樹。《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等名著就是在這裡完成的。院子里的一條碎石小路,據載是經當時主政廣東的陶鑄特批,專門為視力不好的陳老修建的,還塗上白漆,以方便他辨識,一時傳為佳話。王起(王季思)、楊榮國、容庚、商承祚等教授都曾在這裡住過。

馬崗頂上,陳序經故居與許崇清故居在默默地守護著大師們留下的學風與精神。午憩時分,馬丁堂在逸仙大道旁聆聽著這個時代的心跳;靜謐的黃昏后,黑石屋在綠叢中愈顯神秘;夜晚,榮光堂溫馨的暖光下,古典的氣息融和了咖啡的香味,廣寒宮的宿舍里,女生們正在暢談如何成為新時代的女性。

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靈魂和故事,每一處建築都有自己的光榮與夢想。她們錯落有致地分佈於校園的大版圖上,訴說著不老的傳說。幾年的中大生活不僅能夠給予你榮耀,更能夠讓你從中汲取她歷經數十年積澱下來的營養。也許,多年以後,回憶起自己的大學生活,會想起小禮堂前高高拋起的學士帽,會想起講台上老師的無私教誨,會想起中山先生銅像的堅毅目光,會想起下渡燒烤攤上擼串的歡聲笑語,會想起曾經的無憂無慮……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