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從有到美

唐宋時期,飲茶風氣自貴族、文人之間,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茶成了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個敘述7件生活必須品的句子,足以佐證。不過,台灣雖然也以產茶、飲茶、茶文化著稱,但台灣茶業的發展脈絡卻不是從日常飲品起的頭。台灣茶過去多用於外銷,獲取經濟價值,台灣民眾卻少有機會喝茶,一是因負擔不起,二是因從業者和統治者的目標都瞄準海外。

20世紀30年代茶農採茶

台灣茶葉的栽植大約始於18世紀末,嚴格來說,是漢人移民移植福建茶種的時間點。漢人最初移植的動機,也許和自身喝茶的習慣相關,屏東有名的港口茶的來由就是一例證;另一原因是北部移民發現,在丘陵地僅有種茶比較適宜。不過,要談台灣茶,幾乎都會從1866年英國商人托德(John Todd)大量供給農民福建安溪茶苗,接著於1869年外銷到美國紐約談起。自此以後,台灣茶成為一個產業,而之後的100多年間,它都用於外銷,茶茶葉甚至一直是外銷產值最高的產品,如此情形直到1970年代才有了轉變,外銷量減、內銷量漸增,台灣茶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還有一群愛茶的人建構出台灣特有的茶藝文化,讓茶藝館遍地開花。自此,台灣人的日常生活真正開始與茶連結在了一起。

Advertisements

民國三十七 年(1948年)文山區採茶比賽授獎典禮

緣起 聞名海外的福爾摩沙茶

台灣位處亞熱帶氣候帶,同時為一海島,因此屬溫帶海島型氣候,氣候特徵是溫度高、濕度大、日照足,加上土壤條件,不僅適合茶樹生長,更是能同時產出不發酵茶、半發酵茶、全發酵茶的難得產區。台灣地形複雜,擁有高低落差、多樣土質,加上製法不同,還能變化出各種各類風味的特色茶。

如此優異的栽植條件,讓英國商人約翰·陶德帶去紐約的那一批烏龍茶一鳴驚人,「Formosa Tea」一詞與其代表的優質茶韻、茶香隨之誕生。

外銷的台灣烏龍茶、紅茶海報

在國際市場火熱的最初是台灣烏龍,隨著國外市場、國內政治情勢變化,台灣主力外銷的茶種也隨之更迭,陸續發展出包種花茶、紅茶、炒菁綠茶、蒸菁綠茶以繼續創造外匯。其中的包種花茶與紅茶,皆屬茶改良的例子,如此變動而居的做法,讓台灣茶得以因應時局,持續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除了茶改良外,後來也開始引入機械自動化生產,舉行茶品評會,整個產制技術與體系開始逐漸完備。

Advertisements

1942年台灣資源展覽會

塑型 台灣特有茶文化

1970年代中期,台灣茶產量的80% 仍做出口用途,然而到了1980年代中期,僅剩40%左右,可看出外銷轉內銷的趨勢。由於外銷越來越困難,政府與茶商皆著手拓展內需市場,政府首先於1975年舉辦優良茶比賽,來年還在凍頂地區辦理茶比賽展售會,透過公開標購與報章媒體的報道,逐漸樹立國內喝茶的風氣,也讓凍頂烏龍風靡一時,同時,也使得茶價攀升;1980年,政府廢除「制茶管理規則」以使茶農能自產自銷,試圖建立產、制、銷一元化體系。先不論對這項政策的褒貶不一,但它確實促成了茶農開設茶行,加上原本由外銷轉內銷的茶行,使得茶行的數量可觀,共同為外銷轉內銷推波助瀾。

早期茶園景象

同時間,一群台灣茶人開始建構與推廣台灣茶文化。他們檢視台灣現有的茶文化、中國傳統茶文化、日本茶道文化,型塑出台灣「茶藝」。台灣茶藝的內涵兼具科學與物質、美學與精神兩方面,前者包括茶的產、制、銷的系統科學以及後續的沖泡、品茗方法與茶具等,後者則是前述每個環節背後的精神、文化以及形而上的飲茶經驗。隨著幾個民間茶藝文化組織的成立,培養出了更多懂得這項台灣茶文化的茶人,而茶藝館風起雲湧的成立,也將它向大眾傳播出去,台灣人也從此開始有泡茶聊天的習慣。

台灣茶文化雖然也有一套泡茶、茶席擺設的禮儀,但相較奠基於禪學的日本茶道,卻又更貼近生活層面,使得日本人也經常特別到台灣來習茶,台灣茶文化於是也在國際間建立起名聲。

文/何星瑩

圖/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

《台灣茶:從有到美》選自《藝術商業》5月刊,文章有刪減,購買雜誌請點擊閱讀原文。

《藝術商業》5月刊封面

————————————————————————————————————————————

讓|藝|術|贊|美|生|活

關於我們——這是一頁掌上日報

承接權威專業雜誌《藝術商業》的優良基因

立足藝商獨特的關注視角

用耳目一新的藝術細節裝點您的生活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 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即可訂閱雜誌

展覽推薦|潮流|知識閱讀|藝術視界|藝術人物

專家課堂|藝典圖志|藝術生活|封面故事|視界|藝術機構|市場趨勢

本微信平台刊登文圖所有權歸《藝術商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