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參與者視角35焦段「與 「旁觀者視角85焦段」

經常有朋友會讓花爹推薦定焦,這個問題其實不太好回答。最常見的焦段:24,35,50,85,135,如果你沒有實際的概念,往往眼花繚亂,不知道從何入手。低於35mm的在拍娃的實際用的並不多,35和50用法差不多接近,135和85成像則更貼近一點。我通常使用35mm掛機,85mm來調劑和補充,或者根據拍攝的場景預先挑選合適的鏡頭。在這裡利用最近的一些片子來盡量闡述一下自己對於這兩個焦段的理解,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參考。

35mm

85mm

首先強調的一個概念,就是焦段其實沒有優劣之分,而且每個人對於焦段的感覺其實是不一樣的,有人偏好35,有人用50用的出彩,有的人酷喜85,135甚至220之類的長焦,不一而足。任何一個焦段或者定焦,其實都是有自己的脾氣和品性,個人建議定焦鏡不宜過多,把手頭的鏡頭用的熟練一些,找到鏡頭最適合自己的距離和偏好,拍出自己喜歡的片子。如果大家有變焦的話,不妨利用lr的統計功能,去看看自己用的最多的焦段,或者把變焦當做定焦來用,固定在某個焦段,來直觀的感受一下,可能會更有的放矢的選取定焦。還有一個方法,多看自己喜歡焦段的片子,比如恐龍川川的35mm(如何給孩子拍一張好看的照片?)和腰果蝦仁的85mm(超級萌噠噠!手舉鐮刀割稻去:李夢魚的秋天)都是兩個焦段的大師級拍娃黨,花爹從他們的片子里獲益良多。

Advertisements

好,言歸正傳,我就在本文班門弄斧,從這兩個焦段的區別講起。

35mm

85mm

首先最明顯的當然是視角的差別:當攝者的位置不變,不同焦段的鏡頭帶來的是不同的視角。35mm畫面能裝更多東西,85mm主體占畫面比例大。下面兩張圖可以清晰看到35視角除了孩子本身以外,地面,和遊樂場周邊的環境囊括的更多,差不多接近人眼的視覺效果,這也是為什麼35焦段被稱為「人文焦段」的原因。而85m的視角,有點類似於35mm視角中裁剪了一部分,把孩子拉近了很多。有朋友會說,那用35來拍攝,裁剪不就可以了?的確從視角上來說,這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即使像素大到可以隨意裁剪,35焦段也還是沒辦法取代85焦段,請各位筒子耐心聽我廢話。

Advertisements

35mm

85mm

除了視角以外,不同焦段的景深和焦外的差別也是很顯而易見的。同樣的拍攝距離和參數下,85的景深(清晰的部分)更淺,焦外(模糊的部分)更糖水。景深三要素,既光圈,物距和焦距。光圈越大,物距越近,焦距越長,景深越淺。前面兩個因素我們暫時不說,下面兩組片子是物距和光圈都相近的,忽略視角的差別,可以很明顯看出85拍攝的片子,景深更淺,焦外化得更開。也就是說,如果物距不變,那麼如果想拍多個主體或者取得更大的景深,85就需要收一下光圈。

35mm

85mm

但是實際拍攝中,不同焦段很少有用相同物距來拍攝的。我們所說的構圖,更多時候說的是視角,而這個是跟個人的偏好息息相關的。比如說花爹個人偏好拍攝時帶一些環境,那麼實際拍攝時往往85mm,需要離被攝主體更遠,也就是物距更大一些,相應的,中長焦帶來的景深其實是更大一些。

舉個例子,比如想拍攝兩個孩子,可能35退開一兩米就可以完成,但是85可能要退開七八米。實際拍攝中,往往35焦段反倒更需要收光圈以獲得更大的景深。尤其當我們用35來拍大頭的時候,往往因為離得過近,光圈開的太大,導致景深太淺,一隻眼睛清晰另外一個眼睛模糊,就是俗稱的大小眼,這種情況就往往需要進一步收小光圈。而85焦段因為往往離的比較遠,相對來說反倒不需要特意的收小光圈。

35mm

85mm

除去以上兩個比較明顯的區別,兩個焦段上在透視上的區別。什麼叫透視?花爹的理解就是近大遠小,以及焦平面虛實對比帶來的空間感。一般來說,85mm的壓縮感更強,就是前後主體感覺離得更近一些,這種差別在借位拍攝的時候特別明顯。

35mm

85mm

當然也有人由此研究出85mm中長焦端人的臉部略平,而35mm焦段人臉會顯得立體,或者還有說相對於85mm,35會顯得人胖一些(當然這個跟鏡頭的畸變也有關係),總之在拍攝孩子的過程中,這個影響基本上是很有限的,這裡也放兩張35和85的對比照,大家看看,反正花爹感覺不出特別的明顯差別。

35mm

85mm

提到透視,不得不額外強調一下畫面感,就我個人經驗而言,35畫面更容易立體化,85畫面更容易平面化。換個角度說,35的拍攝難點在於如何把畫面拍的平面化,85的難點在於如何把畫面拍的立體化。這個理解起來稍微有點費勁,我拿幾張片子說一下。

下面這張片子是35拍攝的,因為有櫃檯的延伸線,畫面很立體,事實上用35來拍這種立體感是很容易的。

但是這種立體感如果處理不好的話,空間透視過於強烈,延伸線很容易喧賓奪主,給畫面造成一些很不協調的感覺。

多主體的時候,這種立體感帶來的景深處理不好,往往會導致某些主體不清晰。比如下面的這張片子,王小花其實是在焦外被虛化了的。但是如果焦點放在王小花身上,前面的孩子不清晰,也不會理想。如果想兩個孩子都相對清晰,那麼光圈要收的很小,在咖啡館這種弱光環境下其實也是很困難的。

怎麼辦?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平面化的來處理構圖,讓兩個孩子所在的平面盡量與機身平行,就好的多了。

事實上這是我在使用35mm中比較喜歡的另外一種拍攝方式,就是盡量弱化35mm焦段帶來的這種空間感,把畫面拍的平面化,也就是說盡量讓背景和主體處於一個平面,而且與相機盡量平行,這樣整個畫面拍出來就好像是一個平面畫,不需要刻意的去收光圈也可以弱化景深的效果。如果上面那張你還不是特別清晰,那麼看看下面這幾張大家大概應該會明白我想表達的意思。當然有筒子會說沒有虛化就跟人眼看到的手機拍到的也沒啥區別,這個,我想在這類作品里,我喜歡的恰恰的就是這種真實吧。

相對於35mm、85mm正好相反,如果不特別注意的話,畫面拍出來就會很平面的感覺。尤其是單主體,並且主體和背景沒有明顯過渡和聯繫的情況下,主體和背景基本上就是完全割裂的,好像是站在背景布前,這種特性在拍攝大頭或者半身特寫的時候很明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純糖水。因為柔美的焦外其實沒有辦法給畫面帶來更多的內容,所以往往對於主體人物的表情和動作要求要相對更高一些,才能夠給畫面注入特別的元素。否則如果只是單純的追求純糖水的快感,往往拍多會覺得拍出來的照片都差不多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拿到長焦以後覺得很容易出片,但是拍多了之後會覺得有點缺憾,很少拿著這個鏡頭去掛機的緣故。

怎麼用85mm把畫面拍的更立體些呢?很簡單,避免用長焦去拍半身,盡量在畫面中帶入更多的參考物,多多採用引導線的構圖,拍出「人在景中」,而不是「人在畫前」的感覺,畫面就立體起來了。當然這需要攝者離開被攝對象更遠,以及更大的施展空間,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很多朋友都說喜歡135,虛化更好,更輕便,但是實際買回家以後發現使用率並不高,這也是由於長焦需要的空間更大,生活中不常見有那麼大的施展空間有關係。畢竟拍孩子,很多時候還是沒辦法離開太遠的。

有了過渡或者引導線,畫面變得更立體,長焦的「空氣切割機」特質會展現出更多的魅力,就好像把主體從環境中拔出來一樣,既表現了環境中的狀態,又通過虛實對比引導觀者的視線集中在你想要的主體之上,產生這種「茫茫人海,眼中唯你」的效果。

回到題目上,我個人的感覺,35mm是一個「參與者視角」,攝者和被攝者往往離得很近,很容易產生現場感,適合平時逛街溜娃隨拍記錄,用起來非常舒服,基本上拿起來就可以拍。而且不用刻意去強調迴避與孩子的互動和眼神交流,反倒是有「眼神交流」的片子往往很出彩。

而85mm是一個「旁觀者視角」,攝者就好像和被攝者處於兩個不同的世界,適合遠遠的看著,靜靜的拍,好像在讀一本書。在室外或者室內的一些有空間展開的場合里,也是非常棒的鏡頭。至於哪一款是你的心頭好,那就見仁見智了。

最後要提一下的是,本文描述的均為全幅的焦段,半幅的等效焦段是鏡頭焦段乘以等效係數1.5或者1.6,比如半幅的18-50對應的就是全幅的24-70。事實上24-70焦段受這個換算係數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如說半幅的24mm等效為全幅的35mm,但是除了視角以外,其實拍起來是很不同的,反倒是70以上的中長焦半幅和全幅差別不大,比如半幅85等效為全幅的135,但是拍出來其實差不太多,只是需要更大的空間而已,這裡就不多探討二者差別了。

下面兩張是半幅的30等效全幅50左右,和半幅的85等效全幅135,基本上拍出來之後的畫面感是差不多的。

那麼,關於35mm和85mm就講到這裡吧,祝你早日挑選到自己喜歡的鏡頭。

公眾號:拍娃黨(id:kidsphotography)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