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這三個人關係是怎麼樣的?

晚清時局激蕩,曾左李恩怨糾葛跨越幾十年,又大事頻發,涉及人物關係錯綜複雜,稍微不慎就有可能謬以千里,今天試著回答一下,預計會又臭又長。

一、曾左恩怨

曾國藩是科舉正途出身,左宗棠屢試不第。

左宗棠雖然沒有從科舉出身,不是說明他沒有才能,恰恰相反,他學的卻是經世致用之學。他早年也以諸葛亮自況,自稱「今亮」。他才名遠播,很多官員都傾力結交他。

一代名臣陶澍將其目為奇才,引為忘年之交,甚至結為兒女親家。這裡要介紹一下陶澍,陶澍乃是開創漢臣格局的人。林則徐、賀長齡(此人是左宗棠老師)兄弟、左宗棠、胡林翼、魏源都受過他的栽培或舉薦,可以說,他是經世派向洋務派轉型的關鍵人物,「不有陶澍之提倡,則湖南人才不能蔚起;是國藩之成就,亦賴陶澍之喤引爾」。所謂同光中興,湖南人才鼎盛,皆起於陶澍,甚至曾國藩本人也受陶澍的影響。左宗棠能跟這樣的人結為兒女親家,他的才能可見一斑。

Advertisements

他後來出任湖南巡撫的幕僚,是他的另一個兒女親家郭嵩燾多方懇求,才在太平軍圍攻長沙的危急情勢下出山,為張亮基划策,保住了長沙。這裡插一句閑話,郭嵩燾跟曾國藩也是兒女親家,而左宗棠一度觀察太平軍,曾有過投太平軍的想法。

左宗棠這個幕僚當得硬氣,他這個幕僚,巡撫要聽他的。無論是張亮基還是後來的駱秉章,都對他言聽計從,所以他雖然沒有官身,但卻是實際的湖南巡撫。曾國藩舉薦他當知府,在別人看來可能是破格,但要左宗棠屈尊,恐怕很難。他早年跟賀長齡讀書的時候,賀長齡跟他說過一句話,「幸勿苟且小就,自限其成」,這句話對左宗棠來說確實是至理名言,他當然不會為一個知府自限其成。

而兩人真正交惡,其實正是在這一時期,還不用到太平軍滅亡。曾國藩受命辦理團練,剿滅太平軍,但是當時清廷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很多軍餉都要自籌。被逼無奈,他想了一個十分缺德的辦法,勒捐。這是文雅點的說法,說白了跟土匪綁票無異,誰家有錢,把人綁了來,讓其家人拿錢贖人。而一向讀聖賢書,提倡忠孝仁義的曾國藩來做這個事,也實在是有辱斯文。

Advertisements

曾國藩綁票的人里,最有名的一個人叫陶桄,是名臣陶澍的兒子。聰明的人,可能猜到了,陶桄還是左宗棠的學生兼女婿,也就是說曾國藩把左宗棠姑爺給綁了。當時陶澍已經死了,但是他的聲望猶在,曾國藩此舉不啻於跟整個湖南官紳為敵,在整個湖南官場都引起軒然大波。當時的湖南巡撫駱秉章親自跑過去給陶家說情,曾國藩還是不給面子,硬是讓陶家交了銀子才放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左宗棠本來就不是好脾氣的人,他一怒之下,聯合湖南士紳把曾國藩趕出了長沙。湘軍在長沙呆不下去,只好移駐衡州。這才是二人交惡的開始。後來雖然曾國藩對左宗棠有 舉薦之恩,但是也難平二人嫌隙。多說一句,知乎有個問題是,曾國藩為什麼不擁兵自立,實際上,曾國藩連湖南老家的官紳都得罪了,他拿什麼擁兵自立?

曾國藩自然也知道這一點。多年以後,曾國藩還對人說:左季高(左宗棠字)以我勸陶少雲(陶桄)家捐貲,緩頰未允,以致讎隙。」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謂完美聖人,道德完人,都是後來加給曾國藩的光環,一個道德完人,是不可能做成什麼事的。曾左的恩怨,也不是一個光明磊落,一個自私狹隘可以概括的。

二、曾李情誼

評價曾左,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感覺,認為是在褒左宗棠,貶曾國藩,其實不然,只不過中國曾有過曾國藩熱,對曾國藩有些過譽而已。

其實這三大名臣,各有所長,曾的長處是識人用人,培養人,左的長處是戰略頭腦和軍事才華,李的長處是精通時務,為人幹練,各有擅場。

晚清有四大幕府,陶澍、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入此幕府,甚至比科舉還要攀升得快,尤其是曾國藩的幕府,言傳身教之下,無論是性格還是仕途,對於人的提升是很快的。李鴻章年輕的時候,先是辦團練,但那時候軍事才能很一般,所以打了幾次敗仗。

李鴻章之父跟曾國藩交情匪淺,他們是同年進士。李鴻章初入幕府,曾國藩就對他青眼有加,說他「少荃天資於公牘最相近,所擬奏咨函批,皆有大過人處,將來建樹非凡,或竟青出於藍,亦未可知。」有才的人總是驕傲的,曾國藩幕府有個規矩,早起都要跟幕僚一起吃飯,李鴻章年輕的時候偏偏散漫慵懶得厲害,有次裝病偷懶,曾國藩乾脆就等他開飯,等他來了之後教訓他一頓,拂袖而去。

曾國藩的幕府,還有一個特點,大部分是湖南人,李鴻章一個安徽人難免有些扎眼。有次,將帥們和幕僚一次聊天,說著說著說到各自的家鄉,湖南人當然說自己家鄉好,李鴻章也說些安徽的好處。

這時候,曾國藩帳下名將彭玉麟忽然說了一句:少荃每日晚睡懶起,想必皖地民風若此,無怪合省以負販為業,少有正途。有道是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李鴻章本來就對偷懶這事覺得很沒有面子,更何況,還把偷懶安到所有安徽人民頭上,這就涉及到地域攻擊了,再說彭玉麟雖然是湖南人,但是卻是在安徽生的。

李鴻章當然不幹,正好彭玉麟父親在安徽當過官,他腦子反應很快,立即反唇相譏:雪琴(彭玉麟字)有所不知,安徽民風勤勉,然自令尊執掌數載,竟令做慵懶之態爾。要不說名臣就是名臣,反應就是快,合著安徽的民風都是彭玉麟老爹帶壞的。不過這裡李鴻章犯了一個錯誤,地域攻擊尚可原諒,辱罵別人父親可是要出事的。

彭玉麟日後有三個美名「不要官,不要錢」,第三個叫「不要命」,不要命是不是優點我不知道,但是通常有這樣名聲的人脾氣不會太好。李鴻章如此侮辱他父親,他當然不幹,「遂用老拳」,李鴻章也不含糊,「亦施毒手」,一場撕逼大戰立刻開始了。李鴻章這裡又犯了一個錯誤,彭玉麟雖然又瘦又小,又是讀書人,他李鴻章雖然身材高大,但是彭玉麟是帶兵的,曾經「初習拳腳」,後來又「逐隊殺賊」,也就是說,彭玉麟是練過的。

這場仗,李鴻章應該沒佔到便宜,彭玉麟跟他「相扭撲地」,這兩人被曾國藩稱為,「天下英雄,當數彭玉麟,李鴻章」,日後的兩個大佬就在地上打得滾來滾去,這畫面簡直太美。旁邊這幫大佬包括曾國藩居然就袖手看戲,可以看出來,李鴻章在曾國藩的幕府沒啥人緣,曾國藩對他也是想磨練一下,挫挫他的銳氣。

這事發生后,李鴻章就萌生去意。1860年,曾國藩任兩江總督,移駐祁門,李鴻章與他意見相左,曾國藩一意孤行。後來發生了李元度事件,李元度是最早曾國藩辦團練的時候就跟他的人,後來曾國藩被太平軍打的大敗,兩度想自殺,都是李元度攔住了他。可以說此人是曾國藩的恩人。曾國藩對他也很感恩,保薦他駐守徽州,但是這人是個書生,本就沒有領兵之能,太平軍一來,他又不聽曾國藩的堅壁據守的命令,擅自出戰,丟了徽州。(咦,好熟悉的感覺)

不同於馬謖的是,他兵敗后直接跑到浙江巡撫王有齡處,這人是曾國藩政敵。曾國藩大怒,準備上書彈劾他,讓李鴻章擬稿,李鴻章堅決反對,憤而揚長而去。

李鴻章在外面閑逛了一年,四處碰壁,後來還是回到曾國藩幕府。這裡要說一個人,為李鴻章牽線的是郭嵩燾,當初勸曾國藩出來辦團練的是他,勸左宗棠出山的也是他。

曾國藩跟李鴻章可以說更多的是長輩對晚輩的栽培,後來李鴻章給曾國藩兒子寫信,也說「鴻章從游幾三十年,嘗謂在諸門人中受知最早、最深,亦最親切」

三、左李之爭

如果說曾左之間的矛盾還有些偶然性因素的話,那麼左宗棠與李鴻章之間,簡直是天生的對頭,兩人從性格到到經歷,從洋務方針到防務理念,都有本質的區別。

性格上,左宗棠直爽任勇,李鴻章圓滑世故;

經歷上,左宗棠以軍功顯,李鴻章雖然也有軍功,但是上面說了,他的最大長處就是精通時務,也就是洋務,擅長跟洋人打交道,左宗棠雖然也辦洋務,但是對洋人插手中國事務,一向是深惡痛絕的。

左宗棠辦洋務,是立足於造的,他辦的福州船政局,逐漸的用國人替代洋員,李鴻章則是,非洋人洋匠不可;

至於塞防海防之爭,李鴻章認為,「其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否則只此財力,既備東南萬里之海疆,又備西北萬里之餉運,有不困窮顛蹶者哉?」,而左宗棠則認為「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並重」,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並不代表李鴻章就是賣國賊,而是晚清在財力窘迫的情況下,選擇重點的不同。

左宗棠也說,

今之論海防者,以目前不遑專顧西域,且宜嚴守邊界,不必急圖進取,請以停撤之餉習濟海防;論塞防者,以俄人狡焉思逞,宜以全力注重西征,西北無虞,東南自固。此皆人臣謀國之忠,不以一已之私見自封者也。

兩人的鬥爭一直到左宗棠死才畫上句號。

歷史最大的價值就是可以照亮未來。

《中國歷史的側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類觀察》作者:馮學榮

公眾號搜索:小馬連環 查看各類歷史小說最新連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bocaiyaji

公眾號搜索:每日好書推薦 精彩書摘,新鮮書訊一手掌握!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