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留學——高水平運動員留學|如何成為美國大學的體育特長生?

國家健將級運動員,WEsport高水平運動員諮詢師,以學生運動員身份進入到博林格林州立大學。她是如何退役轉型拿到名校offer的經歷呢?

前言

在中國的大學里都存在著體育特長生,他們往往擁有著傲人的體育成績,可是在學習成績上卻不是那麼盡如人意。美國大學也存在著體育生,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對比一下中美體育生的差異。

美國Student Athlete vs 國內體育特長生

  • 專業選擇靈活度差異巨大

  1. 國內大學中的大部分體育特長生在選擇專業上有約束。特長生並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往往局限在體育相關專業或管理學、社會學等。這裡面或許沒有體育生自己喜愛的專業,對於自己喜愛的專業沒有選擇權,完全由學校決定。

  2. 美國的學生運動員在大學里在專業的選擇上非常自由。美國學生運動員可自由選擇中意的專業,並且在選課上和普通學生相比有優先選擇權,為了尊重訓練時間,體育生比普通學生提前一周選課。甚至學生運動員的身份會幫助你去進入一個以你正常學術水平達不到的學院。從而讓學生運動員在大學畢業以後,職業規劃的道路有更多的選擇。

    Advertisements

  • 獎學金或補助有差異

  1. 國內大學體育特長生僅能提供少量訓練比賽補貼。

  2. 美國大學全額體育獎學金會cover掉全部的學費(約100-200萬人民幣),食宿,以及書本的費用,非常可觀。並且學生運動員獲得的獎學金比例很高。

  • 體育熱情此消彼長

  1. 國內學生運動員對體育的熱情往往逐漸消退。國內有很大一部分運動員因長期經歷「填鴨式」的訓練模式+缺少比賽機會而導致對自己從事的體育項目形成負面情緒。運動員對外界接觸少、信息量不發達以至於影響到對體育本身的了解,導致缺乏大賽經驗,賽前壓力大,結果就有可能導致本身天賦極高的運動員提早結束了運動生涯。

  2. 美國學生運動員對體育終生熱情高漲。國外的運動員更多是體教相結合、齊步向前的發展,所以形成了一種學術與體育相互促進的作用,更加利於運動員去感受體育的魅力以及增加對自己的體育項目的熱愛,而又並不影響學術上的發展。國外的賽事很頻繁,提倡以賽代練,讓運動員多去參加比賽,調整對比賽的認識以及累積大賽經驗,拿籃球舉例學生運動員每年約有60-70場比賽。從而更好的去投入下一段訓練中。

    Advertisements

  • 學生運動員的地位在中國和美國的不同

  1. 國內學生運動員地位與其能力不相匹配。在傳統思想中,國內的學生運動員在大學里的形象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代名詞,甚至連部分學生運動員自己都默認從而對學習產生了「自暴自棄「的想法。這種stereo type 對運動員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學校沒有給運動員群體一個很好的學習氛圍對本來文化課底子薄弱的運動員來說就是一個非常不利的環境。國內許多體育生反應,自己是非常想學習的課通常老師就主動放棄他們,固化思維讓老師們認為體育生是不會學習的,所以也不願在他們身上投入大量精力,從而導致體育生的學習成績地下,這種固化思維也越來越深。國內有些大學甚至不需要體育特長生上文化課,只是訓練就可以了。表面上好像撿了大便宜,但這對自己以後的工作生涯無疑是一種虧損對自己更是不負責任的。

  2. 美國學生運動員是校園裡的明星。美國的學生運動員除了運動成績非常優秀之外,他們的學術成績也不弱甚至有些運動員比很多普通學生學習成績還優秀。但是也有一些文化課成績偏低的情況發生,基於這種狀況,NCAA以及美國大學全力幫助學生運動員在文化課上遇到的困難。比如學校會上門尋問你的學習情況並且為你配備一對一的家教去輔導自生有困難的課程、設立學生運動員優先選課權等等。

    在美國大學里的學生運動員是一個令人仰慕、甚至是英雄的形象存在著。體育成績優異的學生運動員會登上校報,讓更多的學生以其作為榜樣,從而更好地融入到校園當中。首先,美國崇尚英雄主義、個人領導能力,而體育恰恰是一種培養領導能力、心態抗擊打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的最佳途徑,尤其體現在團體項目中。而另一方面,無論你的運動成績多麼的突出,學習是一定不會允許被忽視的,因為美國大學認為要先做好一位合格學生后,才有資格去做一名合格的運動員。不難看出為什麼美國大學里的學生運動員如此受歡迎和追捧。調查表明,大學從事體育的人,畢業后比那些不沾體育的同學明顯收入高。特別是企業總裁,從大學體育中獲益甚大。這一點,在中文世界中,大概數我的近著《精英的階梯:美國教育考察》中論述最詳。美國人從事體育不僅是鍛煉身體,而且是培養競爭的才能和領袖素質。一個大學運動隊的隊長到華爾街找工作,優勢不可限量。

國內退役運動員 vs國外退役運動員

  • 國內退役運動員

國內運動員退役之後因職業能力受限,就業範圍局限性較強。國內運動員退役的類型大概分成兩種,一種是在17,18歲左右因個人競技能力有限或傷病困擾后結束運動生涯並以運動技能為跳板考入國內大學,但因文化課底子薄弱,大學一般僅僅設有一些固定的專業去給運動員選擇,比如綜合大學一般會提供管理類,體育院校一般只提供運動訓練類。這樣的設置大大的局限了運動員的選擇範圍,從而導致對學習熱情的減退,以及畢業之後面臨就業局限性的尷尬局面。第二種類型就是運動員在運動生涯中取得了很優秀的成績並且延長了運動壽命,但是大多數運動員在退役后還是面臨著讀書上大學的處境,上了大學之後同樣與上述的情況大體一致,所以國內運動員退役后的職業選擇與規劃一直是一個頗為棘手的問題。

早些年一些成績極為優秀的退役運動員會分配至國企,體育局,俱樂部等單位,從事管理事務與體育技術監督。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機會將會越來越少。國內大學的體育特長生畢業后尋找非體育類型的工作時,人事可能因為看到你是體育特長生,而否認你的學術能力,從而導致你與好工作失之交臂。

  • 國外退役運動員

因體育制度不同,國外的運動員一直以體教結合的路線向前發展也就是說不主張把體育和學術分開來,這樣使得國外的運動員在學業上一直保持著和普通學生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也就是說國外運動員不僅在學校里全面發展體教結合以外,還擁有學生運動員的身份(學生運動員身份在美國文化中受重視,有光環),畢業后就業和找工作都具有很強的競爭性。美國人認為學生運動員比普通學生更優秀,意志力堅定,發展全面,故能力很強。據數據統計,美國現任總統和許多社會名人在大學時期都有校隊體育背景。

Student Athlete 生活、學習以及訓練情況

Student athlete的校園生活基本圍繞著 上課+訓練+比賽, 每個體育項目不同,訓練的時間安排也會不同,但是大體是相同的,在這裡我們以游泳項目為例去介紹一下學生運動員在校期間的時間安排。

  • 訓練+比賽(以游泳項目賽季為例)

  1. 從秋季學期的10月份到來年春季學期的3月初;

  2. 賽季期間,基本上每周都有比賽,偶爾會有間隔,比賽在周五晚上和周六進行,不會耽擱上課;

  3. 每周訓練6天,每天訓練兩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賽季中的時候周五和周六會有比賽,每年的2月末3月初會有全聯盟的總決賽;

  4. 訓練包括專項訓練和體能訓練,分別由不同的教練執教。體能教練會按照項目的不同去布置訓練計劃,也同時會跟專項教練相互溝通每一個隊員的情況。

  • 學習+生活

  1. 早上訓練完就可以開始一天的學習時間,按照選擇的課程表去上課,作為一個全日制的大學生,每學期必須至少完成12個credit hour的課程。作為一名學生運動員,全日制的學習是一項必須的條件;

  2. 學生運動員享有優先選課權,每學期開學前比普通學生(非student athlete)提前一個星期選課,因為每門課都有名額限度而學生運動員都有固定的訓練時間,所以學校給學生運動員這個優先權去選擇不與訓練時間衝突的課程,待他們選課完畢之後才輪到普通學生去選課;

  3. Student athlete, 之所以student放在前,athlete放在後就是作為一個學生運動員,你的GPA不可低過 2.0-2.5(每個學校、項目、隊伍不同,具體的要求也不同)否則將會失去繼續做學生運動員的權力,因為在一個學生沒有完成好他/她的學業的前提之下是沒有資格再去訓練和比賽的;

  4. 如果一個學生運動員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不要擔心,學校會派出針對你所學習的課程去幫你安排相應的家教去輔導,這項福利是學生運動員專享。因為Division 1的學生運動員會花費相當一部分的時間去訓練和比賽並且還要和其他普通學生一起去上課學習,所以大學也會自掏腰包去安排家教和老師去幫助學生運動員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