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和診斷-「半月板損傷「

不小心扭了一下膝蓋,總感覺走路的時候像是被什麼東西卡住了是的,醫生檢查說這是半月板損傷了。很多人都不明白了什麼是半月板損傷呢?

半月板損傷

其實,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是膝關節的最常見疾患,半月板位於脛骨關節面上,有內側和外側半月形狀骨。內側半月板呈「C」形,前角附著於前十字韌帶附著點之前,后角附著於脛骨髁間隆起和后十字韌帶附著點之間,其外緣中部與內側副韌帶緊密相連,外側半月板呈「O」形,其前角附著於前十字韌帶附著點之前,后角附著於內側半月板后角之前,其外緣與外側副韌帶不相連,其活動度較內側半月板為大。

該病可發生於兒童至老年的任何年齡,大多數以20~40歲發病居多,但近些年來,中老年人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那麼,當我們遇到膝蓋不舒服時,該如何通過自查評估和MRI來檢測是否有半月板損傷呢?

Advertisements

常見臨床癥狀:

膝關節局限性疼痛,出現腿打軟、關節絞鎖現象(即卡住感)、膝關節間隙固定的局限性壓痛等為主的現象;大部分患者有膝關節間隙彈響和疼痛、關節疼痛、不能屈膝、膝關節腫脹積液、下蹲困難等;其中,有少數患者在關節間隙可捫及突起(半月板撕裂突出部分),可能有股四頭肌萎縮(做屈髖屈膝的過程中明顯吃力的現象)。

那麼,膝蓋疼怎麼就能證明半月板損傷呢?這裡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三擠」。

1.被測試者俯卧,身體放鬆。測試者讓測試者的單腿被動屈膝,固定足踝和小腿,然後下壓擠壓膝蓋,看膝蓋是否有擠壓疼痛。有就代表大概有半月板損傷,然後進行下一步測試。

2.被動屈膝45度,固定足踝和小腿,下壓,然後做小腿的內旋和外旋,看是否有擠壓疼,有,代表膝蓋后側角有損傷;否,代表沒有后側角擠壓。

Advertisements

3.被測試者被動屈膝120度左右,測試者固定好測試者的足踝和小腿,下壓膝蓋,然後做小腿的內外旋,檢測膝蓋前側角是否有半月板損傷,有擠壓疼痛,代表膝蓋前角有損傷;沒有疼痛,可以判斷沒有損傷。

半月板檢查☆

1.壓痛部位

壓痛的部位一般即為病變的部位,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及確定其損傷部位均有重要意義。檢查時將膝置於半屈曲位,在膝關節內側和外側間隙,沿脛骨髁的上緣(即半月板的邊緣部),用拇指由前往後逐點按壓,在半月板損傷處有固定壓痛。如在按壓的同時,將膝被動屈伸或內外旋轉小腿,疼痛更為顯著,有時還可觸及到異常活動的半月板。

2.麥氏(McMurray)試驗(迴旋擠壓試驗)

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將髖與膝盡量屈曲,然後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內旋,或內收、內旋,或內收、外旋,逐漸伸直。出現疼痛或響聲即為陽性,表明半月板有損傷。

3.強力過伸或過屈試驗

將膝關節強力被動過伸或過屈,如半月板前部損傷,過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後部損傷,過屈可引起疼痛。

4.側壓試驗

膝伸直位,強力被動內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損傷,患側關節間隙處因受擠壓引起疼痛。

5.研磨試驗

病人取俯卧位,膝關節屈曲,檢查者雙手握住踝部將小腿下壓,同時作內外旋活動。損傷的半月板因受擠壓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將小腿向上提,再作內外旋活動,則無疼痛。

6.重力試驗

病人取側卧位,抬起下肢作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患側關節間隙向下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而引起疼痛。反之,患側關節間隙向上時,則無疼痛。

半月板損傷是很常見的運動傷,可是,大部分遭受半月板損傷的患者對該傷病了解甚少,這導致兩種有危害的情況:一種是過於懼怕,心裡壓力大,急病亂投醫,沒能得到適當的治療;一種是過於輕視,認為是簡單扭傷,不接受正規治療,導致後期關節功能的障礙或長期遺留疼痛。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