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是消化道疾病

幽門痙攣

幽門痙攣是新生兒期常見的嘔吐原因之一,原因不明。主要癥狀為嘔吐,出現時間較肥厚性幽門狹窄早,多在出生後幾天後開始嘔吐,有的在第一次吃奶后即發生嘔吐,也有得到出生后第一周末開始。嘔吐通常為間歇性的,時輕時重,某一天可連續嘔吐幾,有時連續幾天都沒有吐,嘔吐嚴重時,體重下降或增長緩慢。

肥厚性幽門狹窄

肥厚性幽門狹窄是由於幽門的環形肌肥厚,使幽門管腔狹窄,胃與腸道通暢性發生了問題,食物不能順利通過,出現上消化道不全梗阻現象,表現為嘔吐,這就是幽門狹窄,是新生兒期常見的腹部外科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的第3位,僅次於肛門直腸畸形和先天性巨結腸,發病率約0.3-1%。幽門狹窄多是在出生后2-6周出現嘔吐。出生后就有溢乳的寶寶,幽門狹窄很容易被忽視,常被誤認為是生理性溢乳加重了。

典型癥狀

多在出生后2-6周,吃奶后1小時左右嘔吐,奶量較大,並由一般性嘔吐發展到噴射性嘔吐。劇烈時,可以噴出幾尺以外,看起來很嚇人,甚至可由口腔、鼻腔同時噴出。但不管嘔吐多麼嚴重,都只是吐奶液或食物液體,不會吐膽汁和腸內容物。

慢慢的,嘔吐次數減少,但每次嘔吐量卻增多了,將幾次吃的奶幾乎都吐了出來,還有大量的乳凝塊,就像豆腐腦似的,有酸味。寶寶吐得厲害,但並不影響吃,飢餓感明顯。儘管很能吃,但都吐出來,所以尿少、大便不多,還可能出現便秘。腹部包塊不易看到,也不容易看見胃蠕動波。腹部B超可顯示肥大的幽門肌。

早看醫生

生理性溢乳嚴重或有加重跡象時,儘早看醫生。

要監測寶寶體重增長情況,如果增長不理想,就要考慮寶寶吐奶可能不是生理現象,請醫生檢查,協助醫生早期做出診斷。

一旦確診,就要馬上手術治療。等到出現營養不良或脫水時,接受手術就比較困難了。由於嘔吐嚴重,通過餵養難以糾正營養不良狀態,必須通過靜脈輪注營養液。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一旦確診,需立即手術治療。

先天性巨結腸

先天性巨結腸是胎兒期腸細胞發育異常引起的。鋇劑灌腸為診斷先天性巨結腸的方法。

吸收不良綜合征

新生兒吸收不良綜合征是由於小腸的先天性功能缺陷或繼發於某些疾病後,使小腸壁黏膜上皮細胞受到損傷,導致吸收功能障礙,尤其是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障礙,主要表現為腹瀉、生長發育遲緩甚至停止。

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

碳水化合物 吸收不良的診斷

頑固的腹瀉,大便呈水樣,帶有泡沫,同時伴有腹脹;

生長發育受到影響,體重增長緩慢或不增;

給以不信含乳糖、葡萄糖的配方奶可以使癥狀緩解,再重新給含乳糖或葡萄糖的配方奶癥狀再次出現。

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治療

原發性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可改為果糖配方奶餵養,嚴格限制其他化合物的攝入。繼發性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可進行腸道外影響,使腸道休息一段時間。

蛋白質吸收障礙和不耐受

常見類型

牛奶蛋白不耐受:牛奶蛋白不耐受常見表現是水樣便,大便中含少量黏液、血絲或脂肪顆粒,停牛奶后腹瀉停止,再次復喂,癥狀重新出現。多發生於嬰兒期,1歲后減輕或消失。

腸激酶缺乏症:腸激酶缺乏會引起腹瀉和低蛋白性水腫。

診斷方法

主要是根據吃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后是否出現腹瀉癥狀判斷。如懷疑是此病,可給寶寶選擇水解蛋白或植物蛋白(如豆蛋白)的配方奶餵養。

新生兒臍炎

寶寶臍帶根部或周圍發紅,臍窩內有分泌物或出血。如治療不及時,可引發新生兒敗血症。

新生兒臍炎常見原因

冬季出生的新生兒,臍部包裹過嚴,不透氣,引發臍炎;

尿布把臍帶蓋上了,尿液污染臍帶,誘發臍炎;

洗澡時臍帶進水,沒有擦乾消毒,造成臍炎;

臍帶結紮不夠緊,或結紮時臍帶根部留得過長,臍帶脫落延遲,引起臍炎。

家庭預防和護理方法

每天進行臍部處理至少2次,洗澡后一定要進行臍部處理。

準備好碘酒、酒精和消毒棉簽。

第一步:一手拿棉簽沾上碘酒,另一隻手拇指和食指上下分開臍部,棉簽與臍部垂直放在臍部中央,邊轉動棉簽邊向臍周畫圈塗擦,進行兩次。

第二步:以同樣方法,用沾有酒精的棉簽把碘酒脫掉,進行兩次。

第三步:待局部干可把上衣拉下蓋住臍部(注意,不要用紙尿褲或尿不蓋在臍部)。

不要在臍帶上塗龍膽紫。龍膽紫可致臍部表面乾燥,臍窩分泌物不能排出來,最終會化膿,加重臍炎。臨床經驗證明,龍膽紫既不能起到預防臍炎的作用,也不能起到治療臍炎的作用。

如發現臍部紅腫或有分泌物流出,可先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脫碘。消毒時,一定不要只擦臍帶表面,要把臍帶裡面擦乾淨,進行徹底消毒。有的父母不敢這樣做,只擦察表面,這是無效的消毒。

需要帶寶寶看醫生的情形

肚臍周圍明顯紅腫,臍帶脫落處有膿性分泌物,伴有黃疸或黃疸加重,寶寶體溫超過37.5度,需要寶寶看醫生。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