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欽松新體貌山水畫之我見

許欽松,1952年生,廣東澄海人。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98年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跨世紀之星」榮譽稱號,2007年當選當代嶺南文化名人50家。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中國畫學會顧問、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廣州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廣東中國畫學會名譽會長,並擔任2010年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藝術顧問,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藝術指導委員會藝術顧問。

  主要作品有:《潮的失落》、《心花》、《個個都是鐵肩膀》、《誘惑》、《天音》、《南粵春曉》、《嶺雲帶雨》、《高原甘雨》、《甘雨過山》等。曾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銀獎、1992年日本•中國版畫獎勵會金獎、 』91中國西湖美術節銀獎(版畫最高獎)、「第十屆全國版畫展」銅獎、80-90年代中國優秀版畫家魯迅版畫獎、廣東省第四屆魯迅文藝獎一等獎以及廣東美協50年50件經典作品獎等多項大獎。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江蘇美術館、廣州美術館、深圳美術館、原中國版畫家協會、美國駐華大使館、澳大利亞佩斯藝術博物館、日本國際版畫藝術博物館、泰國國王欽賜淡浮院、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等機構收藏。出版有《許欽松》、《許欽松版畫集》、《許欽松山水畫集》、《許欽松自傳體文集》、《當代名家精品—許欽松》、《象外之象—許欽松山水畫集》、《時代意象—許欽松藝術研究》、《年度大家—許欽松》、《中國當代藝術經典名家—許欽松》、《中國當代名家畫集—許欽松》、《此岸•彼岸—許欽松談山水畫藝術》、《榮寶齋當代書畫名家——許欽松山水畫集》等。

許欽松的山水畫以宏偉的氣勢見長,在寫實的形和豐富的色彩中,構建既真實又奇幻的景象,表現大自然博大、雄渾的精神,追求藝術的大美,在當今嶺南畫壇獨樹一幟。

  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有悠久的歷史,有豐厚的遺產可資借鑒,其中有院體山水畫,文人畫體系,近現代中西融合的體貌,包括嶺南畫派老一輩藝術家們的探索成果,等等。許欽松在選擇山水畫創作的方向時,對前人留下來的寶貴遺產和同代人的創造都有所研究、有所借鏡。但他最後確定的信念,是要畫自己心中理想的山水,不舉著前人的拐杖走路。在經歷過一段艱苦摸索的道路之後,形成了富有自己個性的藝術面貌。

  眾所周知,許欽松曾是傑出的版畫家,他的版畫藝術在業界和群眾中享有聲譽。他在版畫領域的探索的成果和經驗,對他之後的山水畫創作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這可以從兩個角度看:首先,各門藝術之間,其創造原理是共通的,尤其同為美術門類的版畫與水墨畫,創作上的許多要求是共同的,畫家們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有助於掌握它種藝術基本要領。其次,從事某一種品類的藝術家,轉而從事它種藝術,會有自己的角度,有可能打破它種藝術家們固定的思維模式,產生某些新鮮的見解和發現某些新的方法,在新的領域中有所作為甚至有革新的創舉。在中外藝術史上,這類事例屢見不鮮。如原來學習油畫的李可染,在轉入水墨畫領域之後,把西畫的寫生觀念、素描造型和光影法創造性地運用在自己的水墨藝術中,與傳統的筆墨和章法相結合,開闢了山水畫的新篇章。當然,李可染少年時期研習過傳統文人畫,有一定的筆墨功底。從版畫創作轉入中國畫山水領域的許欽松,也很早鍾情中國畫,只是在大學讀書期間被分配到版畫系學習,沒有專攻水墨。事實上,在以版畫創作為主的那一段時間裡,他同時創作了不少中國畫作品。

  藝術家對一種新風格的追求,往往基於多種因素。近十多年來,許欽松之所以執著於宏大、雄渾的山水畫風,一方面主要是出於他幾十年來對包括中國畫在內的繪畫創作問題的思考,那就是繪畫作品如何更能有視覺感染力和心靈震撼力,形式語言如何更有現代感?版畫家們重視的語言的力度,如何運用在中國畫的筆墨語言中?傳統中國畫的程式能否有所突破?這些思考歸結起來一句話,就是中國畫如何變,自己畫什麼樣的山水畫。對這種常態的思考注入支撐力量,並驅使他進行實踐探索的,是他的一次偶然的經歷。他說:「使我畫風發生轉變的是一次特殊的震動。那是1996年,我去尼泊爾交流、講學,我乘上直升飛機到了五六千米的高空,在喜瑪拉雅山脈穿行,當時感覺天地太大了,那種強烈的落差,使我第一次感到自然的廣闊和渺遠帶給心靈的衝擊和震蕩。於是我開始考慮用什麼方法表達這種心靈受到的衝擊。」

  畫,可以描寫我們視覺所及的日常景象,也可以描寫我們平時難以見到而在特殊情境中收入眼帘的情景,還可以利用幻覺、錯覺或動用想象的翅膀,表現我們心中期盼的幻境……表達的語言可以是具像、寫實的,表現、抽象的,象徵、寓意的……客觀世界和人們的心靈世界,給藝術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資源,藝術的內容和形式因此永遠不會枯竭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為博大自然景象而受到心靈震撼的許欽松,顯然感到文人畫的平面結構,以線為主要手段的語言,和以黑白為主要色彩的「素凈」的水墨,難以充分表達他內心的激情,決心要尋找新的語言和手段來加以表現。他說「當時心靈受到震撼以後,也開始反思自己掌握的古人山水畫筆墨技法。古人採用……從山腳爬上山頂,沿途記錄下所見的風景,然後用不同的視角連接不同的空間,……現代人的視野、感受及審美眼光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我試圖採用一種焦點透視的方法,直接面對山水,直接表達自然對心靈的震撼,」他選擇了立體的空間結構,採用了輔以線條的塊面造型,大膽運用絢麗的色彩。他的取景是基於他在特殊自然情境的所見、所感,局部語言基本上是寫實的,而整體畫面則根據實景重新組合。遼闊的天際,廣袤的宇宙,高山聳嶺,雲霧繚繞,水流奔騰,樹木蔥鬱,富有生機的紅色、黃色、綠色……這些繪畫語言借用了水彩和油畫的色彩美,在色與墨的有機交融中,追求色調和光感,吸收了版畫的整體感和構成力度;在用線上,他適當運用了現代的平面構成法,在表現動勢時注意動靜結合,在山的起伏和厚重的塊面中,強化視覺藝術的感染力;他在版畫創作中積累的構圖整體感和力度,對他這種體貌山水畫的創作也多有幫助。

  不用說,這些表現方法,對傳統文人畫來說,具有叛逆性。就這一點而言,許欽松創造的新體貌、新風格的山水,與嶺南畫派先驅們有某種精神上的聯繫。作為當代廣東畫家,嶺南畫派先驅們融合中西的革新精神無疑給予了他很大的激勵。不過,他清晰地意識到,今天廣東畫家們面臨的任務,已與他們的前輩有很大的不同。雖然同時堅持中西融合的藝術路線,當代畫家們的文化自覺性和對民族文化精神的理解,己有新的高度。許欽松,在引進西畫造型空間、光、色等因素時,有更加全面的思考,他更加註意如何使這些元素與傳統的筆墨有機地交融,更巧妙、合理地處理寫生與創作的關係,要加關注意境的創造。他重視山水精神氣勢的表達,他作品中豪邁的氣魄既來自於客觀大自然,也來自於他的內心世界。可以這樣說,他的山水畫在技術、技巧的層面,是對傳統文人畫的突破,而在人文精神上又與傳統繪畫一脈相承,並具有時代的氣息。

  許欽松的創新勇氣和膽識應該給予充分肯定,他創造的新體貌的山水畫,不僅給嶺南畫壇增添了活力與生機,同時也對中國畫多元、多樣局面的形成,產生積極的影響。相信許欽松會沿著這個方向繼續邁步前進,相信他的繪畫創作在承繼傳統和語言創新的完美結合上,還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文/邵大箴

資料由北京一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編輯整理。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