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春晚的古代,古人的除夕一樣過得快樂而溫馨

沒有春晚的古代,人們如何過除夕?

從1983年始,大部分人的除夕夜都是伴著「春節聯歡晚會」度過的,後來陸續地更多家庭有了電話,又接通了網路,然後手機,QQ 微信朋友圈一一登場,又演變到時下發紅包搶紅包。時代發展,短短几十年,因為科技的進步,除夕之夜,大有天涯共此時的感覺。

那麼,在科技不發達,沒有春晚的古代,人們是怎樣過除夕的呢?

通過讀古詩,我們可以窺見那時人們的幸福和渴望。

1.歡樂的除夕

夕夜,迎新送故之際,舊年翻過,新年到來,這樣的時刻本該是歡樂的,但翻閱古詩,發現古人於這一時刻並沒有多少歡樂的詩歌。非常奇怪,喜慶溫馨的氛圍,卻不免籠罩著淡淡的憂傷。即使有一些歡樂,也總是淡淡的喜悅,或故作痴獃忘懷而得到的樂。

Advertisements

知名的作品里,陸遊《除夜雪》應該算作一首: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除夕之夜,四更天北風捲來一場瑞雪;那雪,兆示著來年的好收成。喝過半盞酒,詩人滿懷興緻,在燈下寫著迎接新年的春聯。可見真正的喜悅和高興,並不是心裡只有自己,而是胸懷天下,能裝得下整個世界,先天下之憂而憂,也自然會先天下之樂而樂。陸遊的淡淡的喜悅,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

范成大的《賣痴獃詞》,寫的是一種超脫世俗憂患的歡樂: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獃召人買。

二物於人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餘;

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

兒雲翁買不須錢,奉賒痴獃千百年。

Advertisements

詩裡面寫的,是宋朝時候吳中的民俗,除夕,小兒們會繞街呼叫賣痴賣獃。為什麼要呼喊呢,是想把痴獃轉移給別人。他的《臘月村田樂府十首序》有解釋:"其九《賣痴獃詞》:分歲罷,小兒繞街呼叫雲:'賣汝痴!賣汝呆!'世傳吳人多呆,故兒輩諱之,欲賈其餘,益可笑。"人們覺得自己傻得夠多,要把多餘的傻氣賣給別人,荒誕的想法,滑稽的行為,確實讓人發笑,這背後卻是一種對人世深刻的思考。

詩中有了一把年紀的老人,反而並不關注所謂的痴獃與聰明。孩子們的天真世故里,既有對未來美好的企盼,也體現出整個人類群體對於生存狀態的思考。淡如水的日子很多,歡樂總是很少,就像365天才能迎來一個節日一樣,以狂歡的形式記住這一天,讓這歡樂的一天,引領無數個庸常無趣的日子,也總是好的。

2. 浪漫的除夕

古代沒有情人節的說法,也不知道後世的會有公曆2月14日的情人節。更不知道公元2018年的情人節會和春節一天不隔。但那個時候,還真有人把辭舊迎新的除夕過成了溫馨浪漫的情人節。

南朝梁的徐君倩的《共內人夜坐守歲》,為我們展現的,就是這樣的情景。

歡多情未及,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

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

如同後世一樣,春節總是熱鬧的。徐君倩的家裡,在除夕之夜,也是熱鬧非凡,充滿歡樂的氣氛。先是一家人飲酒,吃著各色的食物果品,不知不覺舊年最後一個長夜就過去了,可以滅掉蠟燭,迎接新的一天。詩人看了他的妻子,也許說了幾句體己的話兒,說了幾句祝福的話兒。

說了什麼,好像並不重要,所謂的海誓山盟,天長地久生生世世,都莫不如生命里辭舊迎新這樣特定的時刻,一句淡淡的關心溫馨永恆。柴米油鹽,噓寒問暖,才是生命的常態,四季輪迴一次便是一年,生命里新的一年,所有的平淡和驚喜,都在這一刻開啟,關心和愛,都滿滿的,向生命新的一頁進發。

除夕,無論是在古代昏黃的油燈下,還是現代燈火通明亮如白晝的夜晚,所有人的歡樂和期盼,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只要你的內心真正追求快樂,世界便會充滿快樂,屬於別人,也屬於自己。

植根文學文化,專註語文學習,歡迎關註:人生底色看語文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