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為什麼要移植而不是直接把種子扔稻田?

這個問題是非農業工作者比較好奇和困惑的一個問題。

在春季,在江南地區,我們經常會看到在水稻田裡,看到農民們很辛苦地在插秧,他們拿著一把把水稻的幼苗,將它們均勻地播種到了水田裡。

那麼他們為什麼不直接把種子種到稻田裡呢?這樣可以方便很多。

水稻原產中國,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就種植水稻,水稻是一年生禾本植物,世界上一半人口都是以水稻的果實大米為生。水稻插秧技術是中國人發明的,在傳說中這是神農氏教導人們掌握的技術。

從古代起,農民們就會選擇一塊秧田,把經過挑選過的飽滿厚實的水稻種子播灑在其中,專門培育水稻幼苗。水稻幼苗植株較小,需要的養分較少,集中育苗,施肥和殺蟲,便於管理,可以提高水稻種子的發芽率和秧苗的品質。當幼苗長到20~25天時,開始進行移植,我們可以將一棵棵優質的秧苗均勻地種植到水稻田裡,植株不好的幼苗則被淘汰。優質的幼苗在稻田裡生長,每一棵都能長成粗壯的水稻成苗,結出飽滿的稻穀,有可以保證的畝產量。

Advertisements

但是如果把一把種子隨意散播到稻田裡,就會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播種的密度不能均勻,有些太密集,有些又太分散,有些秧苗長勢很好,有些秧苗的情況很差。單位面積上的水稻產量無法得到保證,生產效率會非常低下。

所以說到底,水稻的移植種植方法是出於生產效率和經濟利益的考量而產生的先進種植技術。

這是中國用的一種直播水稻的機器

誰說不能直播的,比如美國,就是大規模的撒播。但在亞洲地區很特別,因為兩個原因,一是種植模式,二是地塊小。

現在採用插秧,是因為可以在育秧工廠育秧,移栽到大田的時候,直接返青生長,節省很多時間,獲得更多的積溫。

水稻的產量和品質,包括口感,都和積溫有關。為了獲得更為合適的積溫,種植更多季,也就是提高複種指數,插秧要比撒播合適。

Advertisements

又因為地塊較小,不需要那麼高的效率,撒播產量也不高,後期管理也不方便,出苗率啥的也不好判定,鳥也會吃,大部分家庭也就不選擇撒播了。

但美國,日本和中國的一些地區,開始嘗試直播,就是為了提高效率,在大農場或者比較大的聯合經營體如合作社等,是個不錯的選擇。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