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文化和年俗文化」的融合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咕嚕嚕,咕嚕嚕,快快磨豆做豆腐。

黃豆子,磨成漿,擠出豆汁下鍋煮。

加了石膏或鹽滷,豆汁慢慢就凝固。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詩《豆腐》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過去老百姓平時吃不上豆腐,認為豆腐是「好東西」。而到了臘月二十五這天,大家做好豆腐儲備起來,以備正月里食用。「豆腐」與「頭富」諧音,寄予了人們新年要富貴的心愿。因此,臘月二十五做豆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代傳了下來。

俗語云:「不吃劍閣豆腐,枉游天下雄關。」說到豆腐,自是免不了提及「劍閣豆腐宴」。劍閣豆腐,歷史悠久,始於三國,源遠流長。劍閣豆腐是歷史的見證者。相傳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維退守險隘劍門關時,兵疲不能戰,馬乏不能騎,蜀北屏障危在旦夕。當時,當地老百姓家家磨豆腐,以豆腐犒賞士兵,以豆渣喂戰馬。三日之後,姜維僅引五千兵將,大敗鍾會,解劍門危急。自此,劍閣豆腐名揚天下。劍閣豆腐是工藝的集大成者。劍門關鎮的豆腐都是用劍門山區礫岩油沙石土出產的黃豆為原料,用劍門七十一峰的「劍泉水」,經浸豆、磨漿、濾渣、煮漿、點漿、脫水等7道工序完成。同時,劍閣豆腐很講究烹調方法,有炒、炸、焰、燒、煎、蒸、燉和涼拌等80多個品種。

​李白筆下的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而自2017年12月6日伊始,西成高鐵的正式開通,成都至西安,4小時內便可得其通途,而深受其益的劍閣,豆腐宴的氣息,對四面八方食客的誘惑都不再遙遠。

​話說西成高鐵開通那日,各路「豪俠」齊聚劍門關前,一人慨嘆:「昨日仍在大雁塔下斗酒賞月,今晨聽聞『劍門關下有人設宴以食會友』,趕忙動身,卻不曾想午時未到,已至劍門。」眾人紛紛稱是,與身邊友人一同品鑒起劍閣豆腐宴來……

​​這樣一條交通幹線的開通,標誌著陝川兩省一日經濟圈逐步形成,「日觀兵馬俑,夜遊青城山」不再是空談。

​​現今,高鐵正在悄然間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西成高鐵的開通,全面銜接了成渝、成貴鐵路,將成都、綿陽、南充、樂山、重慶、眉山、宜賓、貴州、西安、蘭州等省市的旅遊資源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環線旅遊經濟圈,將極大促進各地經濟發展。未來,全國「八縱八橫」交通脈絡整體打通后,將帶動更多地域經濟的蓬勃發展,帶給旅客更方便、更美好的出行體驗,使得歸途不再遙遠,思念不再漫長。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