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住院醫師成長手記(一):尊嚴與造口,選擇哪個?

一個80多歲的老人家在眾多子女的陪伴下前來就診,家屬說老人家一直便秘,最近肚子也疼的厲害,我大致觀察了一下老人家,消瘦的外觀,貧血的表現也很明顯,結合家屬訴說的病史,直覺告訴我,這八成是結直腸的惡性腫瘤。果不其然,直腸指診一下,距離肛門5cm摸到一圈環周腫物,質地硬,腫物上緣無法觸及。

老人家辦住院后,我們安排腸鏡檢查,發現在距離肛門7cm處見環周菜花樣腫物,腸鏡無法通過。

家屬們傾向手術的意願比較強烈。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后,主任與家屬術前做了溝通:結合我們指診及輔助檢查,腫瘤與周圍臟器的界線也不明顯,目前考慮腫瘤比較晚期,如果術中發現腹腔廣泛轉移,或者與周圍臟器粘連明顯,失去界線,我們可能會改變手術方式,選擇做一個姑息性的手術,給病人做一個腸造口,解決目前不全梗阻的情況。當然如果不手術的話,病人梗阻的情況會越來越明顯,最終腸腔完全堵住,最後也需要做腸造口解除梗阻。

Advertisements

病人的兒女們經過討論,決定根據術中情況,盡量爭取做根治性的切除,如果實在是晚期做不了手術了,就直接關腹。因為病人及家屬在就診前,就聽人說做胃腸手術要在肚子上掛一個袋子(腸造口),病人跟家屬都很排斥,寧願放棄也不想這樣生活。

到了病人手術時間,如主任術前所預見的,病人腹腔有廣泛的癌結節,且癌腫已經向四周浸潤,手術已失去意義,主任呼叫病人家屬,選擇了與家屬洽談下一步治療,呼叫家屬后,一位男家屬來到洽談室,主任向家屬解釋了目前的病情,最終這位家屬決定行腸造口。

本來這是一個最合理的手術結局,然而,反轉的事情發生了。

病人安返病房后,病人的兒女們圍到了辦公室質問主任道,為什麼手術時沒有跟家屬商量,就直接給病人做了腸造口?主任真是一臉鬱悶,手術中間不是通過廣播叫你們來洽談室,你們的一個男家屬同意的呀。家屬矢口否認,我們家屬都在外面等候,沒有聽到有人廣播啊。那現在是要把腸造口放回去嗎?家屬默然。最終主任再一次詳細跟病人家屬解釋了現在病人的情況,如果不做造口,最終一定會梗阻加劇,完全腸梗阻,最後還是需要做造口。就這個病情的治療,這個治療方案請哪個地方的專家會診,都是沒有問題的。最終病人家屬做通了病人的工作,恢復良好后出院。

Advertisements

從這件事,我得到的啟示:

術前對手術方式存在爭議的,在術中需要與家屬洽談的,一定要再三確認是否是病人家屬並且簽字確認洽談意見。做到萬無一失,杜絕糾紛隱患。

對病人家屬我覺得可以吸取的經驗就是,當自己的親人在手術時,家屬在外面等候的過程中,不要顧著交談,閑逛,要注意電子屏播放的手術進程,聽清廣播,如比較少的家屬等候,一定要確保留有一人,以備商討等事宜!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